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43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和保护装置屏柜二次回路端子的短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使用试验短接线或者固定短接片进行短接。前一种方式虽然可以灵活选择需要短接的端子,但是在现场工作中却容易被误拖拽而从端子上脱落,而导致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后一种方式使用固定成型的短接片或短接装置,不能自由选择需要短接的端子,且市场上主流的短接装置多采用插入短接的方式,在进行拔插过程中易拽掉端子排或接线,存在安全风险。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端子短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以提高短接线的稳定性,同时能选择接线端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其包括接线座、套管和接线轴,接线座由绝缘材料制成,套管和接线轴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接线座上开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套管内嵌固定在通孔内,套管设有内螺纹,接线轴设有外螺纹,接线轴螺纹连接在套管内,接线轴一端为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端子触头,端子触头可伸出至套管和接线座外而与二次端子接触,接线轴另一端为接线端且设有旋转操作部。

使用本实用新型短接器与二次端子进行短接时,接线轴的接线端与短接线连接,然后旋转接线轴使得接线轴的端子触头与二次端子可靠接触;对于其他不需要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接线轴,将其旋转出来即可;而且接线轴与套管螺纹连接,可靠牢固,不会容易被误拖拽而脱落,提高了短接线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为沉头通孔,套管一端设有环形凸出部,套管内嵌在沉头通孔内,所述环形凸出部卡扣在沉头通孔的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8个。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操作部为设在接线轴另一端端面的一字槽或十字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接线轴与套管螺纹连接,可靠牢固,不会容易被误拖拽而脱落,提高了短接线的稳定性;对于其他不需要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接线轴,将其旋转出来即可,可自由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二次端子自选式短接器,其包括接线座10、套管20和接线轴30。

接线座10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套管20和接线轴30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接线座10上开有8个通孔11,所述套管20内嵌固定在通孔11内,套管20设有内螺纹,接线轴30设有外螺纹,接线轴30螺纹连接在套管20内。将套管内嵌在接线座的通孔内,接线座与套管螺纹连接,一方面能使套管与接线座可靠固定,另一方面接线轴与套管同为金属材质,不会互相损伤。

接线轴30一端为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端子触头31,端子触头31可伸出至套管20和接线座10外而与二次端子接触,接线轴30另一端为接线端且设有旋转操作部32。

使用本实用新型短接器与二次端子进行短接时,接线轴的接线端与短接线连接,然后旋转接线轴使得接线轴的端子触头与二次端子可靠接触;对于其他不需要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接线轴,将其旋转出来即可,可自由选择;而且接线轴与套管螺纹连接,可靠牢固,不会容易被误拖拽而脱落,提高了短接线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为沉头通孔,套管20一端设有环形凸出部21,套管20内嵌在沉头通孔内,所述环形凸出部21卡扣在沉头通孔的台阶12上。套管卡扣在通孔能使套管和接线座之间结合得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操作部32为设在接线轴30另一端端面的一字槽。一字槽以方便拧动接线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有接线座、套管和接线轴,并将接线轴与套管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接线轴与套管螺纹连接,可靠牢固,不会容易被误拖拽而脱落,提高了短接线的稳定性;

2、对于其他不需要与二次端子电连接的接线轴,将其旋转出来即可,可自由选择;

3、套管卡扣在通孔能使套管和接线座之间结合得更加牢固。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