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2357阅读:1787来源:国知局
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线缆,尤其是一种支持PCIe4.0的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与外围设备数据通信多采用无源电线缆互连,随着传输速率不断提高,支持PCIe 3.0线缆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高速传输应用需求。同时,信号在电线缆上传输损耗随着速率的提高和线缆长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严重降低信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以支持长距离传输,并改善传输信号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包括高速柔性线缆、两端接组件及两Oculink连接器;所述的端接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PCB板,PCB板的一侧设有IC芯片,PCB板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和插接端,所述的两端接组件分别设置在高速柔性线缆两端且反向安装,高速柔性线缆与两端接组件的接线端连接;两Oculink连接器分别与两端接组件连接,Oculink连接器的发射信号管脚与PCB板的插接端相连,然后通过高速柔性线缆与另一端IC芯片的输入管脚相连。

其中,所述的IC芯片为支持PCIe 4.0的信号调节芯片。

优选地,所述的高速柔性线缆为扁平线缆。

其中,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扣固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反向锁扣装置,所述的上壳体上设置有弹性塑胶件,所述的PCB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反向锁扣装置安装在上壳体的弹性塑胶件下方并插入PCB板的通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线缆两端加入IC芯片,采用Oculink连接器,支持PCIe4.0高达16GT/s数据传输,可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传输应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两端接组件反向安装,使高速柔性线缆两端功能对称,一端的Oculink连接器将收到的信号通过线缆发送到另一端接组件内部的IC芯片,IC芯片将据信号优化后再通过另一端的Oculink连接器发送出去,能显著补偿高速线缆长距离传输引起的高速信号传输损耗,且两端可以互相传输,提高输出幅度,显著改善传输信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高速柔性线缆,2:端接组件,3:Oculink连接器,4:上壳体,41:弹性塑胶件,5:下壳体,6:PCB板,61:IC芯片,62:接线端,63:插接端,64:通孔,7:反向锁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带Oculink连接器的高速有源线缆,包括高速柔性线缆1、两端接组件2及两Oculink连接器3。本实施例中高速柔性线缆1为扁平线缆。

端接组件2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PCB板6、反向锁扣装置7。PCB板6的一侧设有IC芯片61,PCB板6两端部分别设有接线端62和插接端63。IC芯片61为支持PCIe 4.0的信号调节芯片。壳体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5,上壳体4上设置有弹性塑胶件41,PCB板6上设有通孔64,反向锁扣装置7安装在上壳体4的弹性塑胶件41下方并插入PCB板6的通孔64内,上壳体4与下壳体5卡扣固接。

如图2所示,两端接组件2的接线端62分别设置在高速柔性线缆1两端且反向安装,如图中左侧的PCB板6上的IC芯片61向下,图中右侧的PCB板6上的IC芯片61向上。任一端的Oculink连接器3的发射信号管脚与PCB板6的插接端63相连,然后通过高速柔性线缆1与另一端IC芯片61的输入管脚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通过按压上壳体4上的弹性塑胶件41,从而施加压力给反向锁扣装置7,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实现反向锁扣,将Oculink连接器3安装插入PCB板6的插接端63。高速柔性线缆1直接焊接在两端接组件2的接线端62上。将Oculink连接器3与使用主板匹配。其工作原理为:左侧的Oculink连接器3将收到的信号通过高速柔性线缆1发送到右侧的IC芯片61上,IC芯片61将据信号优化(信号补偿和幅度调整)后通过右侧的Oculink连接器3发送出去;同样,右侧的Oculink连接器3将收到的信号通过高速柔性线缆1发送到左侧的IC芯片61上,IC芯片61将据信号优化后通过左侧的Oculink连接器3发送出去,从而实现两端对称传输功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支持PCIe4.0高达16GT/s的数据传输,且有效改善了信号质量,适宜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