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29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电芯的整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芯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锂电池的外包装壳一般分为金属外壳和非金属外壳,相比较而言,使用非金属外壳制备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可以显著的降低锂电池的成本,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现有软包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在对软包电芯封装后,由于电池采用卷绕或叠片生产,内部结构的原因会导致电池电芯表面不平整,厚度不均匀,电池易变性等缺陷,通常需要对电芯的外观进行电芯整形,现有的电芯整形工序大多采用人工作业,利用刀模和冲压机对软包装进行切边,然后利用夹具人工对软包装边缘进行预弯边,再通过人工在加热板上对折边进行烫边,使折边成型,但是这种加工方式其受夹具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成型电池外观一致性很差,烫边的过程中施压力度不同,导致电池的性能稳定性波动较大,造成整形后的电芯存在端面的平整度不一致的问题;且人工操作,生产效率极低,整形后电芯的电阻与质量影响到后工序生产的良品率,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使扁电芯变圆,提高电芯的平整度,提高良品率和加工效率的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应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全自动装盘或者电芯入壳前的装盘工序中,包括底座板,

所述底座板上竖直设置有沿横向前后位移的竖立板,底座板上安装有与竖立板配合且便于竖立板前后位移的双导轨,竖立板后侧的底座板上设有推动竖立板沿双导轨前后位移的位移进给气缸;

在竖立板前侧安装有多组并排排列且每组对送给过来的扁电芯同时进行变圆整形的三瓣夹爪和气爪气缸,三瓣夹爪的每瓣夹爪内侧形成与扁电芯外壁配合的圆弧槽,所述三瓣夹爪在气爪气缸驱动下同时张合且在合拢时三个圆弧槽形成一沿电芯的长度方向挤压电芯的圆柱腔;

当多个扁电芯送给到位且与三瓣夹爪的圆柱腔同轴后,气爪气缸控制三瓣夹爪张开,位移进给气缸沿双导轨推动竖立板上多组气爪气缸和三瓣夹爪同时进给,到位后气爪气缸驱动三瓣夹爪闭合夹紧每个扁电芯扁圆后保持1秒钟后张开,位移进给气缸再沿双导轨拉动竖立板上多组气爪气缸和三瓣夹爪同时后退缩回。

优选地,所述气爪气缸顶端设有三个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沿径向上分别滑动的滑块,每个滑块上安装连接有便于连接固定每瓣夹爪的连接座,气爪气缸通过滑块和连接座联动的驱动三瓣夹爪同步开合。

优选地,所述位移进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竖立板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底座板侧端还连接有便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竖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全自动装盘机上的自动装盘联动机构配合来使用,当多个扁电芯送给到位且与三瓣夹爪的圆柱腔同轴后,气爪气缸控制三瓣夹爪张开,位移进给气缸沿双导轨推动竖立板上多组气爪气缸和三瓣夹爪同时进给,三瓣夹爪夹紧每个扁电芯扁圆后保持1秒钟后张开,位移进给气缸再沿双导轨拉动竖立板上多组气爪气缸和三瓣夹爪同时后退缩回;自动使扁电芯变圆,提高电芯的平整度,提高良品率和加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瓣夹爪与气爪气缸的爆炸结构放大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电池自动装盘的整形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全自动装盘或者电芯入壳前的装盘工序中,包括底座板1,在底座板1侧端连接有便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竖底板2;在底座板1上竖直设置有沿横向前后位移的竖立板3,在底座板1上侧安装有与竖立板3配合且便于竖立板3前后位移的双导轨4,竖立板3后侧的底座板1上设有推动竖立板3沿双导轨4前后位移的位移进给气缸5,该位移进给气缸5的活塞杆50连接于竖立板3的后侧。

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竖立板3前侧安装有4组并排排列且每组对送给过来的扁电芯同时进行变圆整形的三瓣夹爪6和气爪气缸7,三瓣夹爪6的每瓣夹爪60内侧形成与扁电芯外壁配合的圆弧槽61,该三瓣夹爪6在气爪气缸驱动下同时张合且在合拢时三个圆弧槽61形成一沿电芯的长度方向挤压电芯的圆柱腔;其中,每个气爪气缸7顶端装配有三个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沿径向上分别滑动的滑块70,每个滑块70上安装连接有便于连接固定每瓣夹爪60的连接座71,气爪气缸7通过三个滑块70和三个连接座71联动的驱动三瓣夹爪6同步开合。

工作时,当四个扁电芯送给到位且与四组三瓣夹爪6的圆柱腔同轴后,每组气爪气缸7分别通过三个滑块70和三个连接座71的联动,驱动三瓣夹爪6同步打开,位移进给气缸5沿双导轨4推动竖立板3上四组气爪气缸7及其上的三瓣夹爪6同时进给,到位后气爪气缸7驱动三瓣夹爪6闭合夹紧每个扁电芯变圆后保持1秒钟后张开,位移进给气缸7再沿双导轨4拉动竖立板3上四组三瓣夹爪6同时后退缩回,以上动作往复循环,就可以不断地对扁电芯进行变圆整形加工。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