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黄铜扣帽卤素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798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黄铜扣帽卤素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光源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黄铜扣帽卤素灯。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车辆用的卤素灯的技术信息,如CN100538995C(金属卤素灯)、CN101103436A(卤素灯)、CN101142654A(卤素灯)、CN101578685A(卤素白炽灯)、CN203192768U(高性能长寿命卤素汽车灯)、CN102792418B(用于汽车前照灯的卤素灯)、CN101447393B(一种卤素灯及其制作方法)、CN102082066B(一种C级卤素灯)、CN203192765U(一种抗震卤素汽车灯)、CN103413753A(一种带支撑架定位钩的单端卤素灯)、CN203744082U(车用卤素灯)和CN204537986U(用于机动车的卤素灯),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车辆用的卤素灯包括玻壳、扣帽、灯盘和灯头,玻壳与扣帽固定,在玻壳内设有灯丝、钼杆和钼舟并且还填充有碘或溴等的卤素气体,扣帽与灯头固定,灯盘同样与灯头固定。其工作原理是:当灯丝即钨丝发热时,钨原子被蒸发后向玻壳壳壁方向移动,当接近玻壳壳壁时,钨蒸汽被冷却至约800℃左右并和卤原子结合,形成卤化钨,如碘化钨或溴化钨等,卤化钨向玻壳中央继续移动而又被氧化在灯丝上。由于卤化钨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因而其遇热后又重新分解成卤素蒸汽和钨,于是钨又在灯丝上沉积,弥补或称补偿被蒸发的部分,通过这种再生循环,灯丝的使用寿命得以极致地延长(是普通白炽灯的四倍以上)。

由于牌号为430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且导热性能比奥氏体好,而热膨胀系数比奥氏体小,因而已有技术中的车辆用卤素灯的结构体系的前述扣帽普遍使用430不锈钢,即用于卤系汽车灯头H4的金属件。使用430不锈钢的H4灯泡能满足中国国家标准GB15766.1&GB/T15766.2的要求。但是,GB/T15766.2中有关放电灯的玻壳偏移试验要求规定:用18N的力作用在灯泡的光中心高度的位置,力释放后,玻壳的偏移量应小于0.13mm。然而实际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430不锈钢作扣帽,难以满足前述坡壳的偏移量小于0.13mm的偏移要求,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玻壳的偏转程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而藉以保障整体质量的车辆用黄铜扣帽卤素灯。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辆用黄铜扣帽卤素灯,包括玻壳、扣帽、灯盘和灯头,玻壳与扣帽插固,在玻壳内设有灯丝、钼杆和钼舟并且在玻壳内填充有卤素气体,扣帽与灯头固定,灯盘同样与灯头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帽为黄铜扣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黄铜扣帽为镀镍黄铜扣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扣帽采用了镀镍黄铜扣帽,因而在按中国国家标准GB/T15766.2对玻壳进行偏转测试时能确保偏移量小而藉以满足标准要求,保障卤素灯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扣帽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示出了玻壳1、扣帽2、灯盘3和灯头4,玻壳1与扣帽3插固,在玻壳1内设有灯丝11(两根)、钼杆12(三根)和钼舟13并且在玻壳1内填充有卤素气体即卤族元素气体,卤族元素气体如碘或溴,等等,扣帽2与灯头4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扣帽2为黄铜扣帽,并且优选使用镀镍黄铜扣帽。

优选地,在玻壳1的顶部涂覆有不透光涂层14(也称“视觉非透明涂层”)。

请参见图2至图3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扣帽2的中部构成有一玻壳固定座插腔21,在前述玻壳1的下部延伸有一玻壳固定座(图1中未示出),玻壳固定座与玻壳固定座插腔21插嵌固定,并且由构成于玻壳固定座插腔21的腔口处的迫紧脚211迫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