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用高阻燃环保耐火型总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107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用高阻燃环保耐火型总线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居世界前列,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策略,国家已启动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国内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另外中国铁路机车装备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对途经沿线各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据了解,中国铁路发展极其不均匀,中西部铁路网络显得十分稀疏,交通落后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造成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铁路建设将持续拉动和激发当前总体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加强中西部地区生产分配、交换环节的流通,从而使得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引起消费持续增加并刺激消费品生产。高速铁路将在未来时间内全面建设,高铁装备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连接用于传输信号的数据线缆用量更大。

随着高铁装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对信号线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线芯向外辐射信号强,导致信号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用高阻燃环保耐火型总线电缆,其利用第一绕包层包覆绞合体,导流层包覆第一绕包层,第一屏蔽层包覆导流层,再由外护层包覆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导电面面向导流层,减弱绞合体内电缆线芯的向外信号辐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用高阻燃环保耐火型总线电缆,其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绞合体、包覆在所述绞合体的外表面的第一绕包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绕包层的外表面的导流层、包覆在所述导流层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和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表面的外护层;所述绞合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缆线芯、包覆在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的第二绕包层、包覆在所述第二绕包层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和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外表面的第三绕包层;所述第一屏蔽层由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的铝箔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导电面面向所述导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缆线芯由内导体及包覆在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的绝缘层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导体由多股镀锡铜铰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的材质采用聚全氟乙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绕包层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屏蔽层由密度达到95%以上镀锡铜制成编织网组成,所述第二屏蔽层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所述第二绕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绕包层以360度编织镀锡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绕包层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所述绞合体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层由3~6股镀锡铜铰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护层的材质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绕包层包覆绞合体,导流层包覆第一绕包层,第一屏蔽层包覆导流层,再由外护层包覆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由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的铝箔组成,第一屏蔽层导电面面向导流层,减弱绞合体内电缆线芯的向外信号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绞合体,11-内导体,12-电缆线芯,13-第二绕包层,14-第二屏蔽层,15-第三绕包层,16-绝缘层,2-第一绕包层,3-导流层,4-第一屏蔽层,5-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用高阻燃环保耐火型总线电缆包括一个以上的绞合体1、包覆在绞合体1的外表面的第一绕包层2、包覆在第一绕包层2的外表面的导流层3、包覆在导流层3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4和包覆在第一屏蔽层4的外表面的外护层5。

绞合体1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缆线芯12、包覆在电缆线芯12的外表面的第二绕包层13、包覆在第二绕包层13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14和包覆在第二屏蔽层13的外表面的第三绕包层15。

第一屏蔽层4由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的铝箔组成,第一屏蔽层4的导电面面向导流层3。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绕包层2包覆绞合体1,导流层3包覆第一绕包层2,第一屏蔽层4包覆导流层3,再由外护层5包覆第一屏蔽层4,第一屏蔽层4由厚度为30微米~80微米的铝箔组成,第一屏蔽层4导电面面向导流层3,减弱绞合体1内电缆线芯12的向外信号辐射。

电缆线芯12由内导体11及包覆在内导体11的外表面的绝缘层16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缆线芯12的一个实施方式,内导体11由多股镀锡铜铰制成,绝缘层16的材质采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16通过物理充氮发泡挤包于内导体11表面,其发泡度达76%,该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小且稳定,具备耐高低温性要求,绝缘层16使用聚全氟乙丙烯材料与不同颜色聚全氟乙丙烯底料色母混合挤包于内导体1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线对,应用不同颜色方便区别,也就是说,绝缘层16以物理充氮发泡度76%的发泡方式挤包包覆于内导体1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绕包层13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绕包层13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电缆线芯12的外表面,起绝缘及紧包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屏蔽层14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屏蔽层14由密度达到95%以上镀锡铜制成编织网组成,第二屏蔽层14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第二绕包层13,起屏蔽作用,使电缆线芯12的电磁作用不向外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三绕包层15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绕包层15以360度编织镀锡铜制成,达到使第二屏蔽层14更好地屏蔽作用,使外界的电磁干扰减弱。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绕包层2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绕包层2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在绞合体1的外表面,使其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导流层3的一种实施方式,导流层3由3~6股镀锡铜铰制而成,有利于线缆与终端设备连接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屏蔽层4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屏蔽层4由厚度为60微米的铝箔组成,其导电面向内,有利于减少绞合体的信号向外辐射。

本实用新型提供外护层5的一种实施方式,外护层5的材质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材料,达到阻燃,防火耐火的目的该陶瓷化聚烯烃材料在350-1600℃有焰、无焰情况下,不熔融,不滴落,不脱落,不会造成二次火灾,经燃烧后能烧成坚硬的陶瓷状壳体,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烧后的陶瓷状铠体越坚硬,残余物为陶瓷无机物,残余量大于80%,陶瓷状铠体能形成蜂窝状陶瓷细微孔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火、隔热、挡水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绞合体1的数量为4个,便于相邻绞合体1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干扰,便于保持信息传输;第一绕包层2同时包覆4个绞合体1的外表面,使4个绞合体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电缆线芯12的数量为2个,且表面颜色不同,使相邻电缆线芯12不会相互影响,也便于区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