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断漆的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827发布日期:2018-07-07 09: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断漆的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包线在涂漆时一般采用模具涂漆漆包机进行涂漆,通过喷漆嘴将漆喷入漆包线涂漆模具内,然后将线芯通过漆包线涂漆模具进行涂漆,形成漆包线。但是,现有的模具涂漆漆包机涂漆时容易出现油漆中断的情况,容易产生粒子,进而导致漆膜附着力减小,导致成品质量较差。因此,现有的模具涂漆漆包机存在着易断漆、漆膜附着力较小和成品质量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断漆的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第一涂刷滚筒和第二涂刷滚筒的设置,可以给漆包线涂漆模具上下两侧同时涂抹油漆,不易断漆的同时确保了涂抹均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断漆的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上料滚筒,上料滚筒和支撑架转动连接,上料滚筒的下方设有第一油漆斗,第一油漆斗的后侧设有第一上料管,第一上料管的底端与第一上料泵的出料口连接,第一上料泵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支撑架的右侧顶端设有第一涂刷滚筒,第一涂刷滚筒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一涂刷滚筒的下方设有漆包线涂漆模具,漆包线涂漆模具的下方设有第二涂刷滚筒,第二涂刷滚筒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涂刷滚筒的下方设有第二油漆斗,第二油漆斗的后侧设有第二上料管,第二上料管的底端与第二上料泵的出料口连接,第二上料泵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支撑架的右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盘,皮带盘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涂刷滚筒的前端连接,皮带盘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涂刷滚筒的前端连接,第一涂刷滚筒的前端通过第三皮带与上料滚筒的前端连接,支撑架的前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中设有PLC控制器,PI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第一上料泵和第二上料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油漆斗的前侧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一水位感应器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油漆斗的前侧设有第二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涂抹滚筒和第二涂抹滚筒的外侧均设有吸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漆包线涂漆模具上应设有不少于五组的喷漆孔,且不少于五组的喷漆孔沿漆包线涂漆模具等距离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第一涂刷滚筒和第二涂刷滚筒的设置,可以给漆包线涂漆模具上下两侧同时涂抹油漆,不易断漆的同时确保了涂抹均匀,通过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第一上料泵、第二上料泵、第一上料管和第二上料管以及PLC控制器的设置,可以确保第一油漆斗和第二油漆斗内油漆的数量,确保不会断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水位感应器、2第一油漆斗、3第一皮带、4 PLC控制器、5控制箱、6第二水位感应器、7第三皮带、8第一涂刷滚筒、 9漆包线涂漆模具、10第二涂刷滚筒、11第二油漆斗、12第二皮带、 13支撑架、14电机、15第一上料管、16第二上料管、17第二上料泵、18第一上料泵、19上料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断漆的卧式模具涂漆漆包机,包括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顶端设有上料滚筒 19,上料滚筒19和支撑架13转动连接,上料滚筒19的下方设有第一油漆斗2,第一油漆斗2的后侧设有第一上料管15,第一上料管15 的底端与第一上料泵18的出料口连接,第一上料泵18给第一油漆斗 2上料,第一上料泵18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支撑架13的右侧顶端设有第一涂刷滚筒8,第一涂刷滚筒8与支撑架13转动连接,第一涂刷滚筒8的下方设有漆包线涂漆模具9,漆包线涂漆模具9上应设有不少于五组的喷漆孔,且不少于五组的喷漆孔沿漆包线涂漆模具 9等距离设置,可同时给五根漆包线同时涂漆,漆包线涂漆模具9的下方设有第二涂刷滚筒10,第二涂刷滚筒10与支撑架13转动连接,第二涂刷滚筒10的下方设有第二油漆斗11,第二油漆斗11的后侧设有第二上料管16,第二上料管16的底端与第二上料泵17的出料口连接,第二上料泵17给第二油漆斗11上料,第二上料泵17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支撑架13的右侧设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盘,皮带盘通过第二皮带7与第二涂刷滚筒10的前端连接,皮带盘通过第一皮带12与第一涂刷滚筒8的前端连接,第一涂刷滚筒8的前端通过第三皮带3与上料滚筒19的前端连接,支撑架 13的前侧设有控制箱5,控制箱5中设有PLC控制器4,PIC控制器 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14、第一上料泵18和第二上料泵1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油漆斗2的前侧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1,第一水位感应器1用于感知第一油漆斗2内油漆的数量,第一水位感应器1与PLC控制器4双向电连接,第二油漆斗11的前侧设有第二水位感应器6,第二水位感应器6用于感知第二油漆斗11内油漆的数量,第二水位感应器6与 PLC控制器4双向电连接,第一涂抹滚筒8和第二涂抹滚筒10的外侧均设有吸料层,吸料层为海绵材料制成,可以使涂抹更均匀,PLC 控制器4控制电机14、第一上料泵18、第二上料泵17、第一水位感应器1和第二水位感应器6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在使用时:将进料管放入油漆桶内,连接外部电源,将需要涂漆的漆包线从漆包线涂漆模具9中穿过,使用PLC控制器4控制电机 14、第一上料泵18和第二上料泵17工作,电机14带动第一涂刷滚筒8和第二涂刷滚筒10转动,可以给漆包线涂漆模具9上下两侧同时涂抹油漆,当第一水位感应器1或第二水位感应器6感应到第一油漆斗2或第二油漆斗11内油漆数量不足时,第一上料泵18或第二上料泵17工作给第一油漆斗2或第二油漆斗11内输送油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电机14带动第一涂刷滚筒8和第二涂刷滚筒10转动,可以给漆包线涂漆模具9上下两侧同时涂抹油漆,不易断漆的同时确保了涂抹均匀,通过第一水位感应器 1、第二水位感应器6、第一上料泵18、第二上料泵17、第一上料管 15和第二上料管16以及PLC控制器4的设置,可以确保第一油漆斗 2和第二油漆斗11内油漆的数量,确保不会断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