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33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家庭,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中一般利用直接作用在按键弹片上的外力和弹片的反作用力来实现按键的操作,汽车启动开关是由一个启动按钮进行触发,触发时将电信号传输给对应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再控制车身的对应动作。

启动开关属于汽车上重要的安全件,启动开关的设计开发是非常慎重的工作。通常启动开关的按压是由导轨上的凸条与启动开关主体上的滑槽互相配合来完成滑动,目前市面上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形式多样化,格式不一,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因导轨与滑槽相互配合结构分布不合理及设有滑槽的启动开关主体结构强度单薄,抗挤压能力不足,导致导轨与滑槽配合处的运动结构容易受外力影响,造成导轨与滑槽过定位,在极端环境下(如高低温、外力挤压等),导轨卡滞、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能够规避导轨与滑槽过定位、解决极端环境下导轨卡滞及避免汽车功能失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包括:相互滑接且位于该启动开关主体内的滑槽与导轨,该启动开关主体为双环,该启动开关主体的内部两侧对称凹陷两个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连线的中垂线上该启动开关主体的内部一侧凹陷一第二滑槽,该导轨的外圆周面上凸设三个分别与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相滑接的凸条。

两个第一滑槽连线的中垂线上该启动开关主体的内部另一侧还凹陷一第三滑槽,该导轨的外圆周面上还凸设一与该第三滑槽滑接的空心凸柱。

该导轨的外圆周面上所凸设与两个第一滑槽滑接的凸条为实心,该导轨的外圆周面上所凸设与第二滑槽滑接的凸条为空心。

与第二滑槽滑接的凸条宽度小于该空心凸柱的宽度且大于与第一滑槽滑接的凸条宽度。

所述第一滑槽及与第一滑槽滑接的凸条均为上端宽于下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启动开关主体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滑槽及与第一滑槽滑接的凸条的设计结合两个第一滑槽连线的中垂线上的该启动开关主体的一侧设置一第二滑槽及与第二滑槽滑接的凸条的设计,从而形成“T”形的分布方式,滑槽与凸条的有效配合数量为3个,使导轨的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T”形分布方式,是所有运动结构中,最能保护滑动部位不受影响,因此导轨与滑槽配合结构的合理分布,能够防止启动开关过定位,承受更大的外力,而且该启动开关主体采用大套筒向内呈阶梯状缩成小套筒设计,在较大外力挤压作用下,不影响内部滑槽与导轨的运动,更有利于保护内部滑动部位顺畅滑动,解决了极端环境下导轨卡滞及避免汽车功能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启动开关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导轨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启动开关主体

11第一滑槽 12第二滑槽 13第三滑槽

2导轨

21凸条 22凸条 23空心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启动开关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包括:相互滑接且位于该启动开关主体1内的滑槽与导轨2,该启动开关主体1是大套筒向内呈阶梯状缩成小套筒,该启动开关主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凹陷两个第一滑槽11,两个第一滑槽11连线的中垂线上该启动开关主体1的内部一侧凹陷一第二滑槽12,该导轨2的外圆周面上凸设三个分别与第一滑槽11及第二滑槽12相滑接的凸条21,22,从而两个第一滑槽11与第二滑槽12及三个凸条21,22均形成“T”形分布,使导轨2的运动处于平衡状态,“T”形分布方式,是所有运动结构中,最能保护滑动部位不受影响,因此导轨2与滑槽配合结构的合理分布,能够防止启动开关过定位,承受更大的外力,而且该启动开关主体1采用大套筒向内呈阶梯状缩成小套筒设计,在较大外力挤压作用下,不影响内部滑槽的运动,更有利于保护内部滑动部位顺畅滑动,解决了极端环境下导轨卡滞及避免汽车功能失效的问题。

请参阅图2所示,该启动开关主体1的上部所形成小套筒的直径小于该启动开关主体1的下部所形成大套筒的直径,所述小套筒与所述大套筒的连接处内部凹陷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可以用于限定滑槽和滑轨2的设置位置。

为了形成启动开关指示灯的光路,两个第一滑槽11连线的中垂线上的该启动开关主体1的另一侧还内部凹陷一第三滑槽13,该导轨2的外圆周面上还凸设一与该第三滑槽13滑接的空心凸柱23。

请参阅图1和图4,该导轨2的外圆周面上所凸设与两个第一滑槽11滑接的凸条21为实心,该导轨2的外圆周面上所凸设与第二滑槽12滑接的凸条22为空心。而且与第二滑槽12滑接的凸条22宽度小于该空心凸柱23的宽度且大于与第一滑槽11滑接的凸条21宽度。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所述第一滑槽11及与第一滑槽11滑接的凸条21均为上端与下端同宽。由图4和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可知,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滑槽11及与第一滑槽11滑接的凸条21均为上端宽于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