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627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清静能源的不断涌现,光能、风能发电的不断出现和清洁能源汽车的出现,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重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续性,都采用了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继续对负载供电,在电源恢复正常后能够自动进行反切换,从而满足低压供电系统对电源切换的要求。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设计主要都是使用在交流电源间的切换,且现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转换速度较慢、电气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换速度更快、电气寿命更长的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器、转换装置、触头系统、灭弧室,所述触头系统和灭弧室均设置于基座上,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转轴、第一连杆、动触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转轴端部相固定,所述动触头固定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灭弧室包括两个灭弧室壁,两个灭弧室壁左右相对设置,两个灭弧室壁间设有若干上下层叠设置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的中部均具有对所述动触头端部让位的让位缺口,以使所述灭弧栅片呈U形,所述灭弧室壁均固定于磁铁罩上,所述磁铁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永磁铁,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动触头端部活动,以使所述动触头端部位于灭弧室内,并使所述动触头端部位于磁铁罩左侧的永磁铁与磁铁罩右侧的永磁铁之间。

灭弧室和永磁铁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能将电弧快速拉长,使得转换更为平稳、噪声更小、承载能力更大,且使得本实用新型开关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极性相反的永磁铁,所述磁铁罩上端的左右两侧的永磁铁极性相同,所述磁铁罩下端的左右两侧的永磁铁极性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罩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形成有对所述动触头端部让位的通过槽,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凸起,两个固定凸起之间形成有对所述动触头让位的让位空间,所述固定凸起形成有定位插槽,所述灭弧室壁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插槽相配合的灭弧室壁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凸起均形成有对所述灭弧栅片左端或右端让位的让位槽。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结构更为稳定,装配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定位插槽相通。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开关的装配更为方便,使磁铁罩的制造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插槽开口呈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敞口结构。上述设置便于灭弧栅片与磁铁罩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触头系统具有常用静触头和备用静触头,所述常用静触头的端部、备用静触头的端部均位于所述让位空间内,且常用静触头和备用静触头分别位于所述让位空间的上端或下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为单刀双投式。

作为优选,所述常用静触头和备用静触头均包括静触头本体,所述静触头本体位于所述灭弧室外侧,所述静触头本体的一端弯折以延伸至所述灭弧室内,以使所述常用静触头端部和备用静触头端部位于所述灭弧室的让位空间内。上述设置以使动触头与常用静触头及备用静触头更近,使得本实用新型开关结构更为紧凑,分断接通更为迅速。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凸起侧面凹陷以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永磁铁的放置槽。上述设置便于永磁铁的放置固定,永磁铁可通过多种放置固定在放置槽内,比如紧配压入放置槽,或通过胶水固定在放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内的电磁铁、与电磁铁联动设置的凸轮换向组件、与凸轮换向组件联动设置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上的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与凸轮换向组件联动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与一个弹簧储能机构连接,且第二连杆的中部固定有转动滚轮,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转轴拐臂,所述转轴通过转轴拐臂与第三连杆联动,所述转动滚轮与凸轮换向组件的凸轮接触以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以带动触头系统的转轴旋转。

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体积更小、分断能力更强、性能更为稳定可靠,凸轮换向组件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开关传动更为平稳、使用寿命更长、转换速度更快,且第二连杆上只设置有一个储能机构,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分断能力和分合闸速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开关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并快速将电弧熄灭。

本实用新型具有转换速度更快、电气寿命更长、性能更为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常用静触头和备用静触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器、转换装置、触头系统、灭弧室,触头系统和灭弧室均设置于基座1上,触头系统包括转轴2、第一连杆3、动触头4,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转轴2端部相固定,动触头4固定于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灭弧室包括两个灭弧室壁10,两个灭弧室壁10左右相对设置,两个灭弧室壁10间设有若干上下层叠设置的灭弧栅片11,灭弧栅片11的中部均具有对动触头4端部让位的让位缺口,以使灭弧栅片11呈U形,灭弧室壁10均固定于磁铁罩20上,磁铁罩2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永磁铁21,转轴2转动以带动动触头4端部活动,以使动触头4端部位于灭弧室内,并使动触头4端部位于磁铁罩左侧的永磁铁与磁铁罩右侧的永磁铁之间。其中,磁铁罩2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极性相反的永磁铁21,磁铁罩20上端的左右两侧的永磁铁极性相同,磁铁罩20下端的左右两侧的永磁铁极性相同。其中,层叠的灭弧栅片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一引弧片12。其中,灭弧室外侧设有拦弧栅网7,灭弧室相对位于动触头4与拦弧栅网7之间。

磁铁罩20包括固定板22,固定板22中部形成有对动触头4端部让位的通过槽,固定板22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凸起23,两个固定凸起23之间形成有对动触头4让位的让位空间24,固定凸起23形成有定位插槽25,灭弧室壁10形成有与定位插槽25相配合的灭弧室壁凸起13。固定凸起23均形成有对灭弧栅片11左端或右端让位的让位槽26,让位槽26与定位插槽25相通,定位插槽25开口处呈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敞口结构。其中,固定凸起23侧面凹陷以形成有用于容纳永磁铁21的放置槽27。

触头系统具有常用静触头5和备用静触头6,常用静触头5的端部、备用静触头6的端部均位于让位空间24内,且常用静触头5和备用静触头6分别位于让位空间24的上端或下端。常用静触头5和备用静触头6均包括静触头本体,静触头本体位于灭弧室外侧,静触头本体的一端弯折以延伸至灭弧室内,以使常用静触头端部和备用静触头端部位于灭弧室的让位空间内。

由图1、图2所示,转换装置包括机构架30、设置在机构架30内的电磁铁、与电磁铁联动设置的凸轮换向组件31、与凸轮换向组件31联动设置的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30上的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均与凸轮换向组件31联动设置,第二连杆32与一个弹簧储能机构34连接,且第二连杆32的中部固定有转动滚轮35,转轴2上固定有转轴拐臂36,转轴2通过转轴拐臂36与第三连杆33联动,转动滚轮35与凸轮换向组件31的凸轮接触以带动第三连杆33转动,以带动触头系统的转轴2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转换速度更快、电气寿命更长、性能更为稳定可靠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