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向输入带开关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643发布日期:2018-07-11 04: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方向输入带开关电位器。



背景技术:

开关及电位器是常用的调控装置,使用很广。现有产品中,一般一只旋转式电位器只有一个旋动部位(单旋动臂),带动一个刷子与碳片接触,以产生阻值变化。随着电子产品的多样化,特别是游戏机的发展,这种单旋动臂的电位器不太适用于手控输入操作,两旋动臂甚至更多者(多旋动臂)相继问世。现有多旋动臂的电位器,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结构比较复杂,装配不便,费工费时,装配质量难以控制。

其二,塑胶部件之间摩擦大,部件使用空心结构,强度不够而且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例如:轴心与摇臂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摩擦大阻力大,使摇杆不容易复位;轴心部分设置空心结构,结构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方向输入带开关电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方向输入带开关电位器,其包括:壳体组件,外壳与底座扣合而成一腔体结构;回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包括上摇臂、下摇臂、轴心、弹簧和摇杆,轴心顶端穿过上摇臂顶部的弧形槽伸出,轴心底端安装在下摇臂中间孔上并通过轴心底端对称的侧臂穿插在下摇臂的过孔中,而下摇臂通过轴线与所述侧臂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的第一转轴活动安装于底座上,上摇臂位于弧形槽的两端设有活动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转轴;在轴心的侧臂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定位辅助块,该定位辅助块与下摇臂内侧面接触,该定位辅助块的接触面为圆弧面,使定位辅助块与下摇臂内侧面为线接触;侧臂为实心胶体;摇杆的上部插设于轴心之内,并且摇杆与轴心之间设有上述的弹簧;碳片组件,包括第一碳片组件及第二碳片组件,其中第一碳片组件与上摇臂配合由上摇臂带动动作,第二碳片组件与下摇臂配合由下摇臂带动动作;轻触开关,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外壳之外,该轻触开关的顶部按键与下摇臂的轴端部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碳片组件及第二碳片组件均包括胶转片、刷子、碳片、端子和本体,本体将胶转片、刷子、碳片、端子装配后固定在外壳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摇杆的底部为圆弧底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将所述轻触开关压设在底座上,并且固定块设置有一从中部向下部开口的缺口,使下摇臂的轴端部穿插于该缺口并且能够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按压轻触开关的顶部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两个转动臂,操作控制装置控制自如,能灵活地旋动两个电位器,还能方便启动轻触开关;在轴心与下摇臂之间设置为线接触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而保证了性能的稳定性,使联动的摇杆容易复位;轴心的侧臂采用实心结构,代替原来抽胶孔而遗留的空心结构,加强了机械强度;使整体装配便利、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用途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摇臂与轴心的组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座;3、上摇臂;4、下摇臂;5、轴心;6、弹簧;7、摇杆;8、第一碳片组件;9、第二碳片组件;10、固定块;11、轻触开关;31、弧形槽;32、第二转轴;41、中间孔;42、过孔;43、第一转轴;51、侧臂;52、定位辅助块;53、圆弧面;71、圆弧底面;101、缺口;102、卡扣;111、顶部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多方向输入带开关电位器,其包括:壳体组件,外壳1与底座2扣合而成一腔体结构;回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包括上摇臂3、下摇臂4、轴心5、弹簧6和摇杆7,轴心5顶端穿过上摇臂3顶部的弧形槽31伸出,轴心5底端安装在下摇臂4中间孔41上并通过轴心5底端对称的侧臂51穿插在下摇臂4的过孔42中,而下摇臂4通过轴线与所述侧臂51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的第一转轴43活动安装于底座2上,上摇臂3位于弧形槽31的两端设有活动安装在底座2上的第二转轴32;在轴心5的侧臂5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定位辅助块52,该定位辅助块52与下摇臂4内侧面接触,该定位辅助块52的接触面为圆弧面53,使定位辅助块52与下摇臂4内侧面为线接触;侧臂51为实心胶体;摇杆7的上部插设于轴心5之内,并且摇杆7与轴心5之间设有上述的弹簧6;碳片组件,包括第一碳片组件8及第二碳片组件9,其中第一碳片组件8与上摇臂3配合由上摇臂3带动动作,第二碳片组件9与下摇臂4配合由下摇臂4带动动作;轻触开关11,设置在底座2上,位于外壳1之外,该轻触开关11的顶部按键111与下摇臂4的轴端部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碳片组件8及第二碳片组件9均包括胶转片、刷子、碳片、端子和本体,本体将胶转片、刷子、碳片、端子装配后固定在外壳1上。

其中,所述摇杆7的底部为圆弧底面71。摇杆7的底面与底座2的内侧底面关于圆弧活动,有利于摇杆7的动作。

其中,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一固定块10,该固定块10将所述轻触开关11压设在底座2上,并且固定块10设置有一从中部向下部开口的缺口101,使下摇臂4的轴端部穿插于该缺口101并且能够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按压轻触开关11的顶部按键111。在固定块10与外壳1之间的装配面的设置有卡扣102,通过该卡扣102扣装在外壳1上,固定块10从外壳1上侧面的缺口从下朝上安装。安装结构便利,可靠性强。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