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860发布日期:2018-08-14 18:0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具体涉及置于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线圈内侧,提高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的装置,属于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承受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从近年来公布的变压器事故情况分析,抗短路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因为突发短路故障而烧毁,主要表现为矩形线圈幅向严重变形扭曲、轴向散开和引线固定断开。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非常低,仅为S11型变压器的三分之一,年运行成本平均降低30%,空载电流下降近50%,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节能环保型电力产品。但作为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此路的铁心材料非晶合金,其带材厚度仅为0.027mm,因其硬而脆,难以剪切,因此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的铁心均采用矩形截面,相应的高低压线圈也采用矩形结构。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成为当前变压器生产的首要任务。目前采用的抗短路措施主要是在低压线圈内侧放置一只3-4mm厚度的玻璃丝缠绕绝缘筒,这大大提高了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但同时由于环氧筒与低压线圈紧密接触,也导致了线圈温升的提高,增加了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现场运行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具体涉及置于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线圈内侧,提高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有效控制了线圈温度,大大提高了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现场运行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包括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包括顶面、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顶面上设有两条呈“工”字型的撑条A,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有多条呈“工”字型的撑条B,撑条A和撑条B的厚度与低压线圈引出的铜排厚度相同。铜排与铜箔焊接好后,将铜排放置在两根撑条A之间,使铜箔与撑条A紧密接触。这样既可以保证线圈内侧与变压器油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也能对引出铜排进行限位,整体提高线圈的抗短路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上有散热孔,这一结构有利于线圈的散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撑条A与撑条B的形状相同,撑条A和撑条B的侧壁均为圆弧状;圆弧状侧壁对应的角度为90度;撑条A的顶部和底部的宽度相同,均为5mm,撑条B的顶部和底部的宽度相同,均为5mm;两条撑条A之间的距离为50mm,这一结构可以有效固定铜排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为矩形结构,内角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线圈抗短路能力的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显著提高了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现场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2.顶面、3.底面、4.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撑条A、7.撑条B、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如图1所示,提高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的装置包括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1,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1包括顶面2、底面3、第一侧面4和第二侧面5,顶面2上设有两条呈“工”字型的撑条A 6,底面3、第一侧面4和第二侧面5上设有多条呈“工”字型的撑条B 7,撑条A 6和撑条B 7的厚度与低压线圈引出的铜排厚度相同;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1上有散热孔8;环氧玻璃丝缠绕绝缘筒体1为矩形结构,内角为圆弧角。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撑条A 6与撑条B 7的形状相同,撑条A 6和撑条B 7的侧壁均为圆弧状;圆弧状侧壁对应的角度为90度;撑条A 6的顶部和底部的宽度相同,均为5mm,撑条B 7的顶部和底部的宽度相同,均为5mm;两条撑条A 6之间的距离为50mm。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