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耐高压的小型高频变压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843发布日期:2018-08-14 18:0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组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耐高压的小型高频变压器骨架。



背景技术:

骨架,又名变压器骨架,或变压器线架,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变压器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使用,对应的主体也必不可少,所以骨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高频变压器是作为开关电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进行能量储存和传输的重要部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依靠其高频化的特点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电器设备、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力检测设备电源和控制设备电源之中,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源系统的小型化、高频化和大功率化已成为一个永恒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目前的高频变压器骨架体积大,成本高,而且骨架都是一体成型,但由于传统的骨架主体结构过大,缺少层次的丰富性,不利于骨架放置时的平衡与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耐高压的小型高频变压器骨架,其能有效解决了变压器骨架放置时不稳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耐高压的小型高频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上挡板以及下挡板,所述骨架上端设置有上挡板以及下端设置有下挡板,该骨架中空并上下贯穿上挡板以及下挡板形成铁芯槽,并且骨架左右两端设置有凸肋;所述上挡板包括有一定位座和第一针脚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上挡板左端,该定位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第一针脚座设置于上挡板右端,该第一针脚座镶嵌有第一针脚;所述下挡板包括有固定座和第二针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下挡板左端,该固定座设有固定部;该第二针脚座设置于下挡板右端,该第二针脚座镶嵌有第二针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针脚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各第一针脚向右伸出,并且每一第一针脚一侧凹设有第一绕线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并且该固定部凹设有一U型固定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针脚为前后间隔设置的四个,各第二针脚向下伸出,并且每两第二针脚间均设置有第二绕线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左端分别设置的定位座和固定座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变压器骨架放置不平稳、不稳固的问题,并且装配时无需使用螺丝等紧固件,易于拆装,组装效率高;加之该骨架两端设置的凸肋在增加强度的同时亦能延长芯线绕线距离。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A-A方向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骨架 11、铁芯槽

12、凸肋 20、上挡板

21、定位座 211、定位部

22、第一针脚座 221、第一针脚

222、第一绕线槽 30、下挡板

31、固定座 311、固定部

312、固定槽 32、第二针脚座

321、第二针脚 322、第二绕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骨架10、上挡板20以及下挡板30。

其中:所述骨架10上端设置有上挡板20与之相应的下端设置有下挡板30,该骨架10中空并且上下贯穿于上挡板20和下挡板30形成铁芯槽11,该铁芯槽11用于安装铁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0呈圆形状,并且该骨架10左右两端设置有凸肋12;在骨架10两端设置凸肋12一方面可以增加骨架10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绕线时延长芯线的绕线距离。

所述上挡板20包括有一定位座21和第一针脚座22,该定位座21设置于上挡板20左端,该第一针脚22座设置于上挡板20右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21凸设有定位部211,该定位部211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该定位部211在装配过程中能有效地起到横向定位作用。所述第一针脚座22设置有第一针脚221,该第一针脚221为前后设置的两个,各第一针脚221向右伸出,并且每一第一针脚221一侧凹设有第一绕线槽222。

所述下挡板30包括有固定座31和第二针脚座32,该固定座31设置于下挡30板左端,该第二针脚座32设置于下挡板30右端,所述固定座31设置有固定部311,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311为前后设置的两个,并且该固定部311凹设有一呈U型固定槽312;该固定槽312的开口处尺寸小于固定槽312内部尺寸,装配时可以通过该开口卡入到固定槽312内;采用这种结构,在装配时无需螺丝等紧固件固定,易于拆装,组装效率高;加之呈U型的固定槽312的开口该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回弹性,便于装配时实现过盈配合,并且不会破坏原有的结构。所述第二针脚座32设置有第二针脚3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针脚321为前后设置的四个,各第二针脚321向下伸出,并且每相邻两第二针脚321间凹设有第二绕线槽3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脚座22和第二针脚座32分别设置的第一绕线槽222和第二绕线槽322,具体而言,采用这种设计使得绕线可以沉入绕线槽中,防止露出表面的芯线对绕组的自动化绕线造成干挠,使骨架10的绕线容量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上挡板20和下挡板30左端分别设置的定位座21和固定座31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变压器骨架放置不平稳、不稳固的问题,并且装配时无需使用螺丝等紧固件,易于拆装,组装效率高;加之该骨架10两端设置的凸肋12在增加强度的同时亦能延长芯线绕线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