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78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



背景技术:

水晶头网络线是网络通讯领域常用到的设备,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连接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网络连接线的牢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水晶头网络线普遍存在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在汽车等抖动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从而影响网络的顺畅性。究其原因,影响网络连接不牢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水晶头与接口由于弹性卡扣脱离扣眼而松动;(2)网络连接线与水晶头的连接处由于经常受力而发生松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的水晶头网络连接线,解决网络连接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解决了水晶头网络线在网络连接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包括水晶头壳体、设置在水晶头壳体一端的弹性卡扣、以及从水晶头壳体另一端连接进来的网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与水晶头壳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方形挡块,所述方形挡块远离弹性卡扣的一端通过贯穿方形挡块的螺栓与水晶头壳体可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下端与水晶头壳体固定相连,所述螺栓的螺纹上端突出方形挡块的上端并通过第一螺母控制方形挡块的旋转和固定,所述水晶头壳体的进线端设置有一个夹线槽,所述夹线槽的顶端通过一连接块与水晶头壳体进线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线槽前后两侧的固定翼下端开设有连接孔,两连接孔之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母、第三螺母与前后两个连接孔相连。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线槽为半圆形夹线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线槽的内侧为锯齿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线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卡扣外围设置有一层铜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通过在水晶头壳体和弹性卡扣之间设置方形挡块,在水晶头壳体进线端设置夹线槽的方式,既可以防止水晶头与接口由于弹性卡扣脱离扣眼而松动;又可以避免网络连接线与水晶头的连接处由于经常受力而发生松动,大大增强了水晶头网络线连接的牢固性,也提高了其环境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形挡块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夹线槽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中:1-水晶头壳体,2-弹性卡扣,3-网络线,4-方形挡块,5-夹线槽,6-进线端,7-连接块,41-螺栓,42-第一螺母,51-固定翼,52-螺杆,53-第二螺母,54-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式水晶头网络线,包括水晶头壳体1、设置在水晶头壳体1一端的弹性卡扣2、以及从水晶头壳体1另一端连接进来的网络线3,弹性卡扣2与水晶头壳体1之间设置有一个方形挡块4,方形挡块4远离弹性卡扣2的一端通过贯穿方形挡块4的螺栓41与水晶头壳体1可旋转活动连接,螺栓41的下端与水晶头壳体1固定相连,螺栓41的螺纹上端突出方形挡块4的上端并通过第一螺母42控制方形挡块4的旋转和固定,水晶头壳体1的进线端6设置有一个夹线槽5,夹线槽5的顶端通过一连接块7与水晶头壳体进线端6的顶部固定连接,夹线槽5前后两侧的固定翼51下端开设有连接孔(图中未给出),两连接孔之间连接有螺杆52,螺杆52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母53、第三螺母54与前后两个连接孔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水晶头壳体和弹性卡扣之间设置方形挡块,通过方形挡块的旋转移动来控制弹性卡扣的上下活动,在水晶头与接头连接时将方形挡块固定在弹性卡扣的正下方,可以有效防止水晶头与接口由于弹性卡扣脱离扣眼而松动;同时,在水晶头壳体的进线端设置夹线槽,以避免网络连接线与水晶头的连接处由于经常受力而发生松动,从而大大增强了水晶头网络线连接的牢固性,也提高了其环境适应能力。

为更好地达到固定网络线的目的,在本实施例的较优设计方案中,夹线槽5为半圆形夹线槽。

为进一步增强固定网络线的效果,在本实施例的较优设计方案中,夹线槽5的内侧为锯齿状。

为减少夹线槽对网络线的损害,在本实施例的较优设计方案中,夹线槽5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

为加强弹性卡扣的承压能力,增加其使用寿命,弹性卡扣2外围设置有一层铜套。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