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35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机械键盘采用机械式开关轴体,因其金属弹簧能确保弹性手感精确,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普通机械键盘采用焊接方式与线路板连接,这意味着使用的线路板得为大尺寸,如此一来制作成本比较高,并且机械弹片来实现导通与断开,存在金属材质氧化、变形等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且每当有导电液体侵蚀键盘后会出现误触发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商家提出薄膜键盘,薄膜键盘导通断开集中在导电膜上,因为导电银浆印刷在导电膜内层,不会与外界直接接触,抗氧化、抗导电液体侵蚀的能力比较强,但由于薄膜键盘采用硅胶来实现按压力、反弹力、行程,对于硅胶的要求比较高,使用寿命会相对较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硅胶会有磨损、变形、发泡等问题,按压力、反弹力无法稳定维持,因为硅胶本身体积的存在,当按压到底部的时候,反弹力会比较增长得过于明显,在按压手感上经常被人抱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其抗氧化、抗导电液体能力强,实用性高,且用户使用手感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制造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包括按键轴、缓冲垫和导电膜,所述按键轴设于缓冲垫上,所述缓冲垫设于导电膜上,所述按键轴包括上盖、与上盖可拆式连接的下盖和可上下移动的轴芯,所述上盖设有有供轴芯上表面露出的开口,所述轴芯包括第一轴芯、第二轴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轴芯安装于第一轴芯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轴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轴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轴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下盖连接,所述第二轴芯的下端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相正对设置,所述下盖设有方便第一触点向第二触点施压的通槽,所述导电膜包括具有良好绝缘性的两基膜、设于两基膜之间的绝缘隔膜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导电点,两导电点分别设于两基膜的内侧,所述绝缘隔膜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两导电点均为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触点设于导电点的正上方,所述轴芯向下移动,所述第一触点挤压第二触点,两导电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弹簧提供下压力,达到指定行程后,由第一弹簧提供第一触点弹力,如此弹力能精准控制,使用手感好;由于弹簧相对于硅胶的耐用度更高,如此本键盘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挤压缓冲垫来使两导电点接触,保证触发的一致性;由于采用轴芯触点挤压三层导电膜来控制信号输入,无需将按键轴焊接在线路板上,如此能减少按键轴之间的间隙,如此使用的线路板的尺寸小,降低制造成本;由于本键盘没有金属引脚,那么就没有金属引脚和金属触点被氧化的风险,因而能完全避免因金属引脚或金属触点被氧化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由于上基膜和下基膜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本键盘的抗氧化和抗导电液体能力更强,实用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芯的下端设有与第二轴芯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轴芯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弹簧适配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于第一容置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一弹簧套于安装柱外,如此能限定第一弹簧的安装位置,组装起来更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芯位于安装槽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弹簧适配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于第二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于下盖的底部,如此能限定第二弹簧的安装位置,组装起来更为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芯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向外伸出的导向柱,所述安装槽两侧壁分别设有导向槽,两导向槽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轴芯通过导向柱插入导向槽中安装于第一轴芯的下端,如此无需通过焊接固定便能将第一轴芯和第二轴芯组装起来,方便维修和更换零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芯的下端还设有第一挡块,所述通槽的侧壁上设有横向向内伸出的第二挡块,所述导向柱处于导向槽最低点,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相对,所述导向柱处于导向槽最高点,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相交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侧壁外设有定位块,所述下盖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所述轴芯通过定位块卡入定位槽内与下盖连接,如此便能快速将轴芯与下盖组装起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所述定位槽设于限位块上,所述上盖设有与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如此便能上盖和下盖快速组装起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临近限位块的侧壁上设有横向向外伸出的卡块,所述上盖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下盖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中可拆式与上盖连接,通过卡扣方式将上盖和下盖组装起来,无需焊接固定,既降低了成本,又方便对键盘进行维修和更换零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导电点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垫为无弹力的硅胶缓冲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上盖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轴芯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轴芯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下盖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6:一种双弹簧机械薄膜复合键盘,包括按键轴、缓冲垫1、导电膜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按键轴设于缓冲垫1上,所述缓冲垫1设于导电膜上,所述缓冲垫1为没有弹力的硅胶缓冲垫。所述按键轴包括上盖2、与上盖2可拆式连接的下盖3和可上下移动的轴芯,所述上盖2设有有供轴芯上表面露出的开口21,所述轴芯包括第一轴芯4、第二轴芯5、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所述第一轴芯4的下端设有与第二轴芯5适配的安装槽41,所述第二轴芯5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弹簧6适配的第一容置槽51,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抵于安装槽41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抵于第一容置槽51的底部,所述安装槽41内设有安装柱42,所述第一弹簧6套于安装柱42外,如此能限定第一弹簧6的安装位置,组装起来更快捷。所述第二轴芯5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向外伸出的导向柱52,所述安装槽41两侧壁分别设有导向槽43,两导向槽43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轴芯5通过导向柱52插入导向槽43中安装于第一轴芯4的下端。所述第一轴芯4位于安装槽41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弹簧7适配的第二容置槽44,所述第二弹簧7的一端抵于第二容置槽44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抵于下盖3的底部。所述第二容置槽44的侧壁外设有定位块45,所述下盖3设有与定位块45适配的定位槽31,所述轴芯通过定位块45卡入定位槽31内与下盖3连接。所述下盖3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32,所述定位槽31设于限位块32上,所述上盖2设有与限位块32适配的限位槽。所述下盖3临近限位块32的侧壁上设有横向向外伸出的卡块33,所述上盖2设有与卡块33适配的卡槽22,所述下盖3通过卡块33卡入卡槽22中可拆式与上盖2连接。所述第二轴芯5的下端设有第一触点53和第一挡块54,所述缓冲垫1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触点11,所述第一触点53和第二触点11相正对设置,所述下盖3设有方便第一触点53向第二触点11施压的通槽34,所述通槽34的侧壁上设有横向向内伸出的第二挡块35。所述导电膜包括具有良好绝缘性的两基膜8、设于两基膜8之间的绝缘隔膜9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导电点81,两导电点81分别设于两基膜8的内侧,所述绝缘隔膜9设有通孔91,所述通孔91与两导电点81均为正对设置,所述导电点81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触点11设于导电点81的正上方。

工作时,对轴芯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第一轴芯4向下移动,所述导向柱52沿着导向槽43向上移动,由于两导向槽43是相对倾斜设置,第二轴芯5相对第一轴芯4向上移动的同时也做旋转运动,当导向柱52到达到导向槽43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挡块54和第二挡块35相交错,如此在第一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触点53便能挤压第二触点11,两导电点81接触,输入信号导通;在撤去外力后,由于第二弹簧7的反弹力作用,所述导向柱52沿着导向槽43向下移动,由于两导向槽43是相对倾斜设置,第二轴芯5相对第一轴芯4向下移动的同时也做旋转运动,当导向柱52到达到导向槽43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挡块54和第二挡块35相对,所述第一触点53不能挤压第二触点11,两导电点81不接触,输入信号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弹簧7提供下压力,达到指定行程后,由第一弹簧6提供第一触点53弹力,如此弹力能精准控制,使用手感好;由于弹簧相对于硅胶的耐用度更高,如此本键盘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挤压缓冲垫1来使两导电点81接触,保证触发的一致性;由于采用轴芯触点挤压三层导电膜来控制信号输入,无需将按键轴焊接在线路板上,如此能减少按键轴之间的间隙,如此使用的线路板的尺寸小,降低制造成本;由于本键盘没有金属引脚,那么就没有金属引脚和金属触点被氧化的风险,因而能完全避免因金属引脚或金属触点被氧化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由于上基膜8和下基膜8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本键盘的抗氧化和抗导电液体能力更强,实用性更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