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3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在按键设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按键设计通常只实现了按键底部与锅仔片的接触,按键的底部两端与FPC板之间悬空、无支撑结构,因此,部分按键会出现起翘情况,当用户按压按键的一端时,另一端会翘起。此外,由于现有按键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的问题,导致在装配过程中按键与外壳之间的间隙过大,使得按键可移动空间较大,加之按键底部两端与FPC板呈悬空结构,用户在按压按键时,即使用力较轻也会出现一侧起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其中按键结构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FPC板,按键结构位于FPC板的上方,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导通部件,设置在FPC板上,导通部件与按键底部相连接;弹性部件,设置在FPC板上,弹性部件与按键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设置有FPC板,按键结构位于FPC板的上方,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导通部件和弹性部件。其中,按键的底部中心部位和导通部件相连接,提高按键的使用稳定性,使按键整体受力均匀,按键将用户的施力传递给导通部件实现按键功能。FPC板上还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和按键的底部相连接,避免了按键底部与FPC板之间的悬空,从而防止用户在按压按键的边缘时按键出现翘起,甚至按键翘起并卡在外壳的装配间隙的情况,提高了按键使用过程的流畅性与稳定性;同时,弹性部件对按键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由于弹性部件自身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因此弹性部件可以辅助按键复位,避免按键按压键程的变化,提高按键的使用寿命;此外,当按键未设置弹性部件时,按键表面的各个部位敏感度不同,即,用户按压按键时,当按压按键的中心时,按键较为敏感,仅需要比较小的施力即可实现触发导通部件的连通,而用户在按压边缘时,用户需要较大的施力才能触发导通部件的连通,而设置有弹性部件的按键结构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不同按键部位的敏感度差异,使用户在按压按键的任何部位施力均无巨大差异,提升用户按压按键的质感,增强按键的按压反馈的精确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有效的避免按键的晃动,提高了按键的使用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按压质感,具体地,FPC板为柔性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按键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部件设置在导通部件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部件和弹性部件均与按键的底部相连接,弹性部件设置在导通部件的周侧,对按键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按键周侧边缘与FPC板出现悬空导致的翘起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部件设置有多个,且沿导通部件的周侧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弹性部件均匀分布在导通部件的周侧,可以保证按键结构均匀对称,用户在按键任何部位施力均不会导致按键的翘起,提高按键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部件为泡棉。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部件为泡棉,泡棉具有弹性强、回弹性好、变形小、成本低的优点,优先选作弹性部件的材料,弹性部件也可以为高弹性海绵、橡胶泡棉、发泡棉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泡棉的横截面形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圆形、梯形、多边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棉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梯形或多边形等等,保证泡棉自身具有一定厚度,从而具有足够的弹性,同时保证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提高整体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键与弹性部件为过盈配合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键和弹性部件采用过盈配合的设计方式相连接,进一步地避免按键与弹性部件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防止按键在按压一侧出现起翘现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按键的使用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按键按压质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盈配合连接的过盈量在0.2mm至0.4mm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盈量设计在0.2mm至0.4mm之间,一方面避免过盈量过大导致的按键按压不敏感,用户需要施力较大才能触发导通部件的连通,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另一方面避免过盈量设计过小从而使得弹性部件作用效果不明显,保证弹性部件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通部件为金属弹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部件为接触稳定、导通性强、回弹稳定的金属弹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通部件、弹性部件和FPC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部件、弹性部件以及FPC板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整体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耐用性,方便装配和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按键结构,因此具有上述按键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按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按键结构,12按键,14导通部件,16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1及移动终端。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1,其中按键结构1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FPC板,按键结构1位于FPC板的上方,按键结构1包括:按键12;导通部件14,设置在FPC板上,导通部件14与按键12底部相连接;弹性部件16,设置在FPC板上,弹性部件16与按键12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1,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设置有FPC板,按键结构1设置在FPC板的上方,按键结构1包括按键12、导通部件14和弹性部件16。按键12的底部中心区域和导通部件14相连接,FPC板上还设置有弹性部件16,弹性部件16和按键12的底部两端相连接,两端的弹性部件16对按键12的底部两端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避免了按键12底部两端与FPC板之间的悬空,从而防止用户在按压按键12的一端时按键12的另一端翘起,甚至按键12卡在外壳的装配间隙、不能够正常复位等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了按键12使用过程的流畅性与稳定性;同时,弹性部件16对按键12的底部的两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由于弹性部件16自身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可以辅助按键12复位,避免按键12按压键程的变化,如现有的按键结构1在长期使用后,按键12的键程会缩短,复位性较差,用户按压按键12的反馈力明显减小,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感受,而增加了弹性部件16后,大大提高了按键12的使用寿命。此外,当按键12未设置弹性部件16时,按键12表面的各个部位敏感度不同,例如用户按压按键12时,当按压按键12的中心时,按键12较为敏感,用户仅需要比较小的施力就可以触发导通部件14的连通,而当用户按压按键12的边缘时,用户需要较大的施力才能触发导通部件14的连通,甚至无法触发导通部件14的连通。然而,设置有弹性部件16的按键结构1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不同按键12部位的敏感度差异,使用户在按压按键12的任何部位施力均无巨大差异,即使用户按压按键12边缘也可以得到迅速及时的反馈,提升了用户按压按键12的质感,增强按键12的按压反馈的精确性,具体地,FPC板为柔性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弹性部件16设置在导通部件14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6对称的设置在导通部件14的周侧,与按键12的底部的两端的连接位置也相对分布在导通部件14的两侧,保证按压按键12的任何一端按键12的另一端均不会翘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弹性部件16设置有多个,且沿导通部件14的周侧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6设置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导通部件14的周侧,极大程度上减少按键12的底部与FPC板之间的悬空结构,从而避免悬空状态下按压导致的起翘情况的发生。

具体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6围设在导通部件14的周侧,即,按键12的底部边缘完全和弹性部件16接触连接,与FPC板之间不存在悬空点,完全避免了按压按键12发生的起翘现象,保证按压按键12的任何部位均不会有一端翘起的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弹性部件16为泡棉。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6优先选择弹性强、回弹性好、变形小的材料制作,如高弹性海绵、橡胶泡棉、发泡棉等,同时泡棉属于非金属材质,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对FPC板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泡棉的横截面形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圆形、梯形、多边形。

在该实施例中,泡棉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梯形或多边形等等,一方面保证泡棉自身具有一定厚度,从而具有足够的回弹性,另一方面保证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从而提高整体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按键12与弹性部件16为过盈配合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按键12和弹性部件16采用过盈配合的设计方式相连接,进一步地避免按键12与弹性部件16之间产生间隙,使得按键12底部和弹性部件16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按键12在按压一侧出现起翘现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按键12的使用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按键12按压质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过盈配合连接的过盈量在0.2mm至0.4mm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按键12底部与弹性部件16的过盈量设置在0.2mm至0.4mm之间,当过盈量大于0.4mm时,按键12敏感度较差,用户需要较大的施力才能够触发导通部件14的连通,当过盈量小于0.2mm时,按键12会在按键12时仍会出现细微的晃动,弹性组件的作用不能够完全的得到发挥,因此,合理的过盈量可以提高弹性部件16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通部件14为金属弹片。

在该实施例中,导通部件14为接触稳定、导通性强、回弹稳定的金属弹片,且金属弹片具有较强的耐用性,使用寿命较长,从而降低了相应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通部件14、弹性部件16和FPC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导通部件14、弹性部件16以及FPC板一体成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耐用性,方便装配和生产,简化生产工艺与装配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键结构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键结构1,因此具有上述按键结构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