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7673发布日期:2018-07-13 19:4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具有三相磁路平衡、损耗低和噪音低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和青睐。

中国专利文献CN204117788U公开了一种立体卷铁芯干式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立体卷铁芯以及分别绕在立体卷铁芯上的A、B、C三相低压线圈,A相低压线圈01的首端出线a1、B相低压线圈02的首端出线b1、C相低压线圈03的首端出线c1经引线分别连接到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接线端子c上,x、y、z分别为A、B、C三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引线zy连接尾端出线z与尾端出线y,尾端出线 x经引线连接在引线zy的中点处,该中点处引出O相的接线端子o。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接线端子o分别与A、B、C三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x、y、z的引线结构比较复杂,且由于接线端子o位于接线端子a、b、c的一侧,导致引线结构的整体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引线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引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立体卷铁芯和分别绕在所述立体卷铁芯的低压线圈绕组,所述低压线圈绕组包括A相低压线圈、B相低压线圈、C相低压线圈,还包括:

a相接线端子,通过a相引出线排与A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

b相接线端子,通过b相引出线排与B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

c相接线端子,通过c相引出线排与C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

o相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a相接线端子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引线出排组分别与所述A相低压线圈、所述B相低压线圈、所述C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线出排组包括:

主引线出排,横向设置在所述A相低压线圈和所述C相低压线圈的中部上方;

第一分引线出排,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a相接线端子;

第二分引线出排,设置在所述b相引出线排与所述第一分引线出排之间,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o相接线端子;

第三分引线出排,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b相接线端子;

第四分引线出排,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c相接线端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引线出排通过若干螺栓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引线出排、所述第二分引线出排、所述第三分引线出排和所述第四分引线出排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栓组件有4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接线端子,通过a相引出线排与A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b相接线端子,通过b相引出线排与B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c相接线端子,通过c 相引出线排与C相低压线圈的首端出线连接;o相接线端子,设置在a相接线端子与b相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引线出排组分别与A相低压线圈、B相低压线圈、C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在保证安全电气间隙的情况下,将o相接线端子设置在a相接线端子与b相接线端子之间,再通过引线出排组分别与A相低压线圈、B相低压线圈、C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引线结构占用空间小。

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引线出排组包括:主引线出排,横向设置在A相低压线圈和C相低压线圈的中部上方;第一分引线出排,一端与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a相接线端子;第二分引线出排,设置在b相引出线排与第一分引线出排之间,一端与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o相接线端子;第三分引线出排,一端与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b相接线端子;第四分引线出排,一端与主引线出排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c相接线端子。由于主引线出排分别与第一分引线出排、第二分引线出排、第三分引线出排和第四分引线出排垂直连接,这种引线结构走线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另外,第二分引线出排设置在b相引出线排与第一分引线出排之间,上述引线设置方式缩短了引线出排组的整体长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主引线出排通过若干螺栓组件分别与第一分引线出排、第二分引线出排、第三分引线出排和第四分引线出排固定连接,螺栓组件有4个,使得主引线出排与第一分引线出排、第二分引线出排、第三分引线出排和第四分引线出排的固更加牢固,接触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体卷铁芯干式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部分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电气连接原理图。

附图标记:1、A相低压线圈;11、a相引出线排;2、B相低压线圈;21、b相引出线排;3、C相低压线圈;31、c相引出线排;4、主引线出排; 41、第一分引线出排;42、第二分引线出排;43、第三分引线出排;44、第四分引线出排;45、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如图2-5 所示,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立体卷铁芯和分别绕在所述立体卷铁芯的低压线圈绕组,所述低压线圈绕组包括A相低压线圈1、B相低压线圈2、C相低压线圈3,还包括:a相接线端子,通过a相引出线排11与A相低压线圈1的首端出线连接;b相接线端子,通过b相引出线排21与B相低压线圈2的首端出线连接;c相接线端子,通过c相引出线排31与C相低压线圈3的首端出线连接;o相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a相接线端子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引线出排组分别与所述A相低压线圈1、所述B相低压线圈2、所述C相低压线圈3的尾端出线连接。本实施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在保证安全电气间隙的情况下,将o相接线端子设置在a相接线端子与b相接线端子之间,再通过引线出排组分别与A相低压线圈、B相低压线圈、C相低压线圈的尾端出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引线结构占用空间小。

本实施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所述引线出排组包括:主引线出排4,横向设置在所述A相低压线圈1和所述C相低压线圈 3的中部上方;第一分引线出排41,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4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a相接线端子;第二分引线出排42,设置在所述b相引出线排 21与所述第一分引线出排41之间,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4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o相接线端子;第三分引线出排43,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4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b相接线端子;第四分引线出排44,一端与所述主引线出排4垂直连接,另一端连接c相接线端子。由于主引线出排4分别与第一分引线出排41、第二分引线出排42、第三分引线出排43和第四分引线出排44垂直连接,这种引线结构走线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另外,第二分引线出排42设置在b相引出线排与第一分引线出排41之间,上述引线设置方式缩短了引线出排组的整体长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的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所述主引线出排4 通过若干螺栓组件45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引线出排41、所述第二分引线出排 42、所述第三分引线出排和所述第四分引线出排44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组件45的固定连接方式使得主引线出排4与第一分引线出排41、第二分引线出排42、第三分引线出排43和第四分引线出排44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接触线能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组件45有4个。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