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6544发布日期:2018-10-02 19:3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价上涨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而电动汽车成为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强国政府确定的战略产业方向。我国也将新能源汽车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购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车补贴等激励措施。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相关配套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电缆由于长时间运行发热严重,而现有充电系统用电缆散热性能差,经常由于过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自体发烫,影响充电效率和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解决了现有充电系统用电缆散热性能差,经常由于过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自体发烫,影响充电效率和电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包带层,所述包带层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缆芯,所述缆芯的内部设有铜导体,所述铜导体与缆芯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包覆有内护套,所述包带层的外部贴覆有导热石墨膜,所述导热石墨膜的外部套设有蓄能材料层,所述蓄能材料层的外环套接有外护套,所述蓄能材料层与外护套之间设有凸起型的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包带层的厚度低于5mm,且包带层为无纺布带。

优选的,所述铜导体由镀锡软铜丝和防弹丝共同绞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导热石墨膜与包带层通过绝缘胶粘接。

优选的,所述缆芯包括两根主线芯、一根接地线芯、两根备用线芯、一根信号线芯以及一根控制线芯。

优选的,所述蓄能材料层采用相变材料PCM材质。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材质,所述内护套采用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所述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通过在包带层的外部粘贴导热石墨膜,能够快速吸收缆芯散发的热量,且此结构,成本低,尺寸小,重量轻,热膨胀系数低,具备较强的尺寸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抵御强酸、强碱、氧化物和盐水及空气湿度的腐蚀,给缆芯提供保护。

(2)蓄能材料层采用相变材料快速吸收导热石墨膜释放的热量,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同时向外缓释热量,有助于保持电缆温度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过冷过热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带层、2-铜导体、3-绝缘层、4-内护套、5-缆芯、6-散热片、7-外护套、8-蓄能材料层、9-导热石墨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包带层1,包带层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缆芯5,缆芯5的内部设有铜导体2,铜导体2与缆芯5之间设有绝缘层3,绝缘层3的厚度在3-5mm之间,绝缘层3的外部包覆有内护套4,绝缘层3与内护套4的厚度均在3-5mm之间,以保证电缆具备较小的体积,包带层1的外部贴覆有导热石墨膜9,导热石墨膜9的外部套设有蓄能材料层8,蓄能材料层8的外环套接有外护套7,蓄能材料层8与外护套7之间设有凸起型的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6与蓄能材料层8为分离结构,散热片6 采用薄片金属材质制成,具备极佳的散热性。

包带层1的厚度低于5mm,使得热量能够快速通过,且包带层1为无纺布带;铜导体2由镀锡软铜丝和防弹丝共同绞合制成,柔软质轻,弯曲度好,经济实用;导热石墨膜9与包带层1 通过绝缘胶粘接;缆芯5包括两根主线芯、一根接地线芯、两根备用线芯、一根信号线芯以及一根控制线芯;蓄能材料层8 采用相变材料PCM材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绝缘层3采用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材质,内护套4采用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外护套7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工作原理:缆芯5由镀锡软铜丝和防弹丝共同绞合组成,电缆柔软质轻,弯曲度好,经济实用,绝缘层3起到初级绝缘的作用,提高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内护套4起到初级耐磨和保护作用,包带层1将多个缆芯5组合在一起,导热石墨膜9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能够快速传导缆芯5释放的热量至蓄能材料层8,蓄能材料层8利用相变材料的物理性能快速吸收热量后缓释热量,达到电缆温度的稳定,外护套7起到耐磨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