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727发布日期:2018-08-04 17:31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旁路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供电可靠性也越来越重要。在低压旁路作业中常常遇到低压旁路电缆与普通铜端子低压电缆无法直接对接的情况,增加了旁路作业的局限性,大大延长了连接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低压旁路作业效率的低压电缆转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包括: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用于连接低压旁路电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处;

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处、用于压紧插入到所述第二接口的低压电缆铜端子的压块;

插入所述连接头并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压块做上下移动的螺栓。

其中,所述连接头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面上的连接柱。

其中,所述基座为正方体铜块,所述连接柱为圆柱体铜柱。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自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基座的表面向所述基座凹进而成,具体为一个阶梯状的连接孔,所述第二接口自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向所述连接柱凹进而成,具体为一个三面开口的长方体空腔。

其中,所述连接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一销孔,第一固定销插入所述第一销孔,将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内的所述连接杆压紧锁定。

其中,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第二销孔,第二固定销插入所述第二销孔,将位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的低压电缆铜端子压紧锁定。

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为中空结构,另一端为凸出的铜杆,所述铜杆插入在所述第一接口内。

其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从所述第一螺栓孔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螺栓包括螺帽以及自所述螺帽竖直向下延伸的螺杆,所述螺帽位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螺杆自所述第一螺栓孔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固定圈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压块包括锯齿状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施工现场快速完成两种不同形式的低压电缆的对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旁路作业的范围,对旁路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电缆转接头,包括:

连接头1,所述连接头1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

用于连接低压旁路电缆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12处;

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13处、用于压紧插入到所述第二接口13的低压电缆铜端子6的压块3;

插入所述连接头1并与所述压块3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压块3做上下移动的螺栓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包括基座10和设置在基座10一侧面上的连接柱11。基座10为正方体铜块,连接柱11为圆柱体铜柱,连接柱11的底面与基座10的侧面相接。第一接口12自连接柱11远离基座10的表面向基座10凹进而成,具体为一个阶梯状的连接孔,用于连接连接杆2。第二接口13自基座10远离连接柱11的表面向连接柱11凹进而成,具体为一个三面开口的长方体空腔,用于容纳压块3和低压电缆铜端子6。此外,连接柱11上设有第一销孔(未标号),与第一接口12连通,用于供第一固定销41插入,将位于第一接口12内的连接杆2压紧锁定;基座10上设有第二销孔(未标号),与第二接口13连通,用于供第二固定销42插入,将位于第二接口13内的低压电缆铜端子6压紧锁定。基座10上还设有第一螺栓孔,用于供螺栓5插入与压块3连接。

连接杆2一端为中空结构21,用于连接低压旁路电缆,另一端为凸出的铜杆22,插入在连接头1的第一接口12内,被第一固定销41压紧锁定,由此相当于将低压旁路电缆连接到连接头1上。第一固定销41和第二固定销42均为标准的内六角螺栓。

压块3位于连接头1的第二接口13处,其具体为铜块,其上具有第二螺栓孔,螺栓5从连接头1上的第一螺栓孔插入,并穿过压块3上的第二螺栓孔与压块3固定连接,通过螺栓5的旋转可带动压块3上下移动。螺栓5包括螺帽50以及自螺帽50竖直向下延伸的螺杆51。螺帽50位于连接头1的基座10上方,螺杆51自基座10上的第一螺栓孔插入,并穿过压块3上的第二螺栓孔,通过固定圈52与压块3固定连接。螺栓5是标准的外六角螺栓。

当低压电缆铜端子6插入到连接头1的第二接口13内时,螺栓5带动压块3向下移动抵压住低压电缆铜端子6,将低压电缆铜端子6压紧锁定。进一步地,压块3包括锯齿状的底面30。压块3在本实施例的作用是压紧低压电缆铜端子6,增加低压电缆铜端子6与连接头1的接触面积以加大通流能力。

由于连接杆2的中空结构21连接着低压旁路电缆(未图示),将连接杆2的铜杆22插入连接头1的第一接口12处并压紧锁定,将低压电缆铜端子6插入连接头1的第二接口13处并压紧锁定,即实现了低压旁路电缆与低压电缆铜端子之间的快速插拔式连接。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施工现场快速完成两种不同形式的低压电缆的对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旁路作业的范围,对旁路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