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载流负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39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新型载流负荷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汇流电控连接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载流负荷板。



背景技术:

能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开发水利发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蓄电池储能等。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电动汽车,来缓解当前面临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用到各种控制箱柜,如电气控制箱柜,电信通讯控制箱柜,电动汽车主控箱等。当前,控制箱柜中各种电性能的载流负荷支路连接多采用汇流电控连接板。现今电气设备及电动汽车中的主汇流电控连接板,多采用的是铜排和胶木压合板结构,这在使用过程中各有不同的避端和风险。

铜排加工简单,便于加工成各种形状,作为单支路连接较为方便的特点。但铜排在综合汇流组合连接回路中就不出色了,在使用工作中,易氧化,占用空间大,受振动后紧定螺丝容易松脱,铜排连接时跨距比较大,受到振动时铜排会产生共振使接点处的固定螺丝松脱,极为危险易产生接触不良,造成打火,轻者局部烧坏,严重时会产生大面积的短路起火损坏设备和财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胶木压合扳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定位固定装配快捷,效率高,装配固定稳定性高。但胶木压合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焠性材料胶合压制而成,安装装配精度工差小,接口处易出现脱离、开裂,会造成断裂,开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加工工艺简单、不易开裂断裂、稳固性好的新型载流负荷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载流负荷板,包括载流负荷板,所述载流负荷板为多个连接铜排放入成型模具中注塑成型,所述连接铜排的孔中固定有胀铆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载流负荷板上、下表面还敷有铜薄印刷线路以及固定有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与铜薄印刷线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流负荷板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支撑固定腿脚,所述支撑固定腿脚与载流负荷板是一体注塑成型的。

进一步的,所述胀铆螺母铆压固定在连接铜排的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载流负荷板表面涂有介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铜排的截面为矩形、圆形、D型或U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铜排依次横向排列、纵向排列或回型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铜排注塑成型,可防止在使用工作中多个铜排安装占用空间大,受振动后紧定螺丝容易松脱;铜排连接跨距比较大且中间存在空隙,受到振动时铜排会产生共振使接点处的固定螺丝松脱。同时,在载流负荷板的上下表面上还可根据需要敷铜薄印刷线路和固定连接插座等各种器件,可以满足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载流负荷板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支撑固定腿脚,更有利于载流负荷板在各控制箱柜中的安装装配。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优化于新结构的连接板,该板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柔韧性好,强度高,不易开裂断裂,稳固性好,抗冲压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集成组合优化而成,密集成度高,体积小,板面薄,重量轻,占用空间小,使用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是目前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载流负荷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载流负荷板;2、连接铜排;3、胀铆螺母;4、连接插座;5、铜薄印刷线路;6、支撑固定腿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载流负荷板,包括载流负荷板1,所述载流负荷板1为多个连接铜排2横向排列、纵向排列或回型排列放入成型模具中注塑成型,所述连接铜排2的孔中通过压机铆压固定有胀铆螺母3,所述载流负荷板1上、下表面还可敷有铜薄印刷线路5以及固定有连接插座4,所述连接插座4与铜薄印刷线路5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制作步骤:本实用新型采用成型模具注塑而成,先把所需的连接铜排2加工成型,再把胀铆螺母3镶嵌在连接铜排2 的孔中,通过压机铆压固定后,放入成型模具(载流负荷板1的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这样载流负荷板1制做成型。在载流负荷板1的上下表面上还可根据需要敷铜薄印刷线路5和固定连接插座4等各种器件。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载流负荷板,包括载流负荷板1,所述载流负荷板1为多个连接铜排2横向排列、纵向排列或回型排列放入成型模具中注塑成型,所述载流负荷板1 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支撑固定腿脚6,所述支撑固定腿脚6与载流负荷板1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所述支撑固定腿脚6更便于载流负荷板1 在各控制箱柜中的安装装配,且可根据各控制箱柜中的结构,将载流负荷板中的多个支撑固定腿脚设置为不同高度。所述连接铜排2 的孔中通过压机铆压固定有胀铆螺母3,所述载流负荷板1上、下表面还可敷有铜薄印刷线路5以及固定有连接插座4,所述连接插座4 与铜薄印刷线路5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制作步骤:

本实施例采用成型模具注塑而成,先把所需的连接铜排2加工成型,再把胀铆螺母3镶嵌在连接铜排2的孔中,通过压机铆压固定后,放入成型模具(载流负荷板1和支撑固定腿脚6的一体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这样载流负荷板1和支撑固定腿脚6一体注塑成型。在载流负荷板1的上下表面上还可根据需要敷铜薄印刷线路5和固定连接插座4等各种器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载流负荷板1表面涂有介电层,用来保持铜薄印刷线路及各层之间的绝缘性。所述连接铜排2的截面为矩形、圆形、D型或U型,根据连接电气设备的不同需要,可选取不同类型的铜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铜排用于连接高压电气设备,所述铜薄印刷线路用于连接低压电气设备,如继电器等,满足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铜排2注塑成型,可防止在使用工作中铜排占用空间大,受振动后紧定螺丝容易松脱;同时,铜排连接跨距比较大且中间存在空隙,受到振动时铜排会产生共振使接点处的固定螺丝松脱。

本实用新型适应于大批量的产业化,效率特别高,成本极低,抗冲压强度高,绝缘性能好,防水防潮湿性能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控制箱柜中的多支回路,如电气控制箱柜,电信通讯控制箱柜,电动汽车主控箱等的各种电性能中的载流负荷支路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集成组合优化而成,密集成度高,体积小,板面薄,重量轻,占用空间小,使用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生产,大大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是目前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载流负荷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