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卸载端机械手导轨上的硅片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742发布日期:2018-07-04 06:2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在卸载端机械手导轨上的硅片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片矫正装置。特别是一种安装在Jona&Redmann卸载端机械手导轨上的硅片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自动化硅片传送设备,如Jona&Redmann,启天科技,先导科技设备在硅片传送上都存在硅片无法完全传送到载体里面,尤其目前硅片的规格变为156.75(±0.25),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进而严重影响设备的产能与半成品硅片的工艺质量。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机械手把抓取的硅片放在轨道上,在硅片传送到载体内部的时候,出现硅片与载体的相对错位,进而不能正常的传送到载体内部,造成设备的报警,最后导致大量的硅片流出设备,从而产生大量的碎片。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本着降本增效的原则,目前我们公司正在逐步取代国外的载体,但是由于国内载体在尺寸上存在规格误差以及目前市面上硅片尺寸的变大,进而机械手在矫正完片子的时候,硅片在传送导轨上难免存在传送误差,就会出现硅片不能进入载体的情形。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机械手设备,在把硅片传入载体花篮的时候都是都存在不同的校正缺陷,例如Jona&Redmann厂家做得自动化下料端是相机校正完硅片,硅片随着传送导轨上的皮带运行,进而对传送导轨和皮带水平要求严格,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这是其一;其二对片子的尺寸和载体要求比较苛刻,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三是进口的载体尽管尺寸比较规范,但是价格比较昂贵,不符合降本增效的理念。启天科技公司的自动化下料设备,尽管在传送硅片上增加了硅片的导向装置,但是是固定的,由于硅片在皮带上传送速度较快,硅片通过固定的导向装置的时候,就会出现磕碰导向装置的情形,给硅片造成缺角,蹦边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安装在Jona&Redmann卸载端机械手导轨上的硅片矫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在卸载端机械手导轨上的硅片矫正装置,包括安装在导轨8上的传送皮带22、安装在传送皮带22下方的第一接近传感器9、安装在导轨8两侧的导向板23、与导向板23连接的气缸12、plc系统。

气缸12的活塞连接导向板23,气缸12的活塞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气缸12的活塞两侧分别有第二接近传感器11和第三接近传感器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卸载端机械手对不同型号载体的适应性,同时也使得机械手对硅片的适应尺寸由原来的156*156(±0.25)扩大到156.75*156.75(±0.25),并且大大降低了硅片在载体处的碎片率,以及大大减少由于在载体卡片造成大量流片的比例,本设计可彻底适应目前市场上的硅片片源,同时也适应了我们公司的不同型号的载体,从而根本解决由于硅片不能进入载体导致设备报警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反洗硅片的数量,提升了电池片的外观也提高了电池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在设备运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4是导向板三视图示意图;

其中,1、PC电脑与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的通讯网线(连接PC的通讯网线),2、连接24V电源,3、GND(接地线或0V线),4、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5、载体花篮,6、硅片,7、硅片矫正装置,8、导轨,9、第一接近传感器(编号532W1),10、活塞,11、第二接近传感器(编号531B1),12、气缸,13、第三接近传感器(编号531B2),14、第一气管(推动气缸收缩),15、第二气管(推动气缸弹出),16、电磁阀,17、左气缸,18、检测左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1),19、检测左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2),22、皮带,23、导向板,24、右气缸,25、检测右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4),26、检测右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3),33、连接螺丝杆,34、气缸与导轨连接的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装置主要由左右两个气缸,导向板以及气缸与导轨连接的固定板三大部分组成。左右两个气缸与固定板是由螺丝固定的,导轨和固定板也是通过螺丝固定,导向板和左右两个气缸的是通过气缸的活塞所连接的连接杆连接的,连接杆的头部是有螺纹的连接杆,可以与导向板进行固定。气缸与导轨连接的固定板上有可以调节高低的螺丝孔位,可以调节气缸的高低位置。

当第一接近传感器(编号532W1)感应到没有硅片时,左气缸和右气缸处于收缩状态。当硅片由导轨的传送皮带到达第一接近的传感器(编号532W1)上面,左气缸和右气缸在通入压缩空气使活塞弹出,运动至指定位置,由于导向板和气缸通过螺丝杆连接,因此导向板也会弹出指定位置,对来料的倾斜硅片进行一次夹紧接触,完成矫正。硅片矫正完成后,导轨上的传送皮带开始将硅片传送至载体内部。第一接近传感器(编号532W1)感觉到没有硅片时,左气缸和右气缸24活塞收缩。带动导向板也收缩至指定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运动。

工作流程是:当载体通过传送皮带进入指定位置后,PC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8号接线端输出信号,控制电磁阀通电阀芯吸合,第一气管(推动气缸收缩)不再通入压缩空气,第二气管(推动气缸弹出)通入压缩空气,推动气缸的活塞到达第二接近传感器(编号531B1),531B1灯亮,检测到活塞到达指定位置后,将灯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4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线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硅片开始传输。

硅片由导轨的传送皮带到达感应硅片的传感器(编号532W1)上面,532W1灯灭,532W1将灯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2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线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由于继电器的线圈13号接线端和532W1的信号线并联在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2号接线端,当PC端输出信号后,继电器的线圈13号接线端通电后,继电器的线圈吸合,继电器的常闭接口1号接线端和4号接线端被电磁铁吸合,接入继电器的常开接口5号接线端和8号接线端,继电器的5号接线端和8号接线端输出24V电压,电磁阀内的电磁铁通电,阀芯被吸合,第一气管(推动气缸收缩)不再通入压缩空气,第二气管(推动气缸弹出)开始通入压缩空气,推动左气缸和右气缸活塞运动至指定位置,导向板也随着左气缸和右气缸开始推进,此时导向板就可以对传送过来的倾斜硅片进行一次矫正,将倾斜硅片矫正。检测左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2)和检测右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4)灯亮,将灯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4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线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由于检测左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2)和检测右气缸弹出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4)的信号线并联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4号接线端上,因此输出同一个信号。

硅片矫正完成后,导轨上的传送皮带开始将硅片传送至载体花篮内部。硅片转送后, 532W1灯亮,532W1将灯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306K2的2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1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然后继电器的线圈13号接线端不通电后,线圈不吸合,开关在弹簧的作用下,又接入常闭接口1号接线端和4号接线端。电磁阀内的电磁铁断电,阀芯在弹簧作用下弹回原来位置,第二气管(推动气缸弹出)不再通入压缩空气,第一气管(推动气缸收缩)开始通入压缩空气,推动左气缸和右气缸活塞收缩运动至指定位置,导向板也随着左气缸和右气缸开始收缩,检测左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1)和检测右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3)灯亮,将灯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3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线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由于检测左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1)和检测右气缸收缩状态的传感器(编号541B3)的信号线并联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3号接线端上,因此输出同一个信号,如此做循环往返运动。

当硅片装满一个载体花篮时,PC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8号接线端输出信号,控制电磁阀阀芯断开,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第二气管(推动气缸弹出)不再通入压缩空气,第一气管(推动气缸收缩)通入压缩空气,推动气缸的活塞到达感应气缸收缩位置的传感器(编号531B2),531B2灯亮,检测到活塞到达指定位置后,将灯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的BECKHOFF通讯模块EL1018(编号306K2)的6号接线端通过连接PC的通讯网线输入PC,PC端处理信号后输出。如此循环往复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