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302发布日期:2018-06-12 21:4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粉是制作电池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由多种重金属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得到的。目前,电池粉混合、搅拌和上料的步骤是分别进行的,电池粉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容易吸收较多的水分,导致电池粉变质,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其能够将混合、搅拌和上料的步骤合而为一,效率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包括嘴体、料仓和盖板,所述嘴体和盖板分别设置在料仓的下开口和上开口;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注料驱动源,所述注料驱动源连接有注料杆,所述注料杆的自由端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位于嘴体的出口处,螺旋杆的外径和嘴体的出口处的内径匹配;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搅拌驱动源,所述搅拌驱动源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位于料仓和嘴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中空,其套设在注料杆上,所述搅拌杆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套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料仓和嘴体整体呈漏斗状,所述嘴体的出口端呈圆桶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料位仪,所述料位仪伸入到料仓下部的开口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棒包括第一搅拌棒和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呈“V”字形,其一端设置在搅拌杆上,另一端贴合料仓的内侧;所述第二搅拌棒呈卧倒的“Z”字形,其一端设置在搅拌杆上,另一端贴合嘴体的内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和料仓可拆卸的扣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嘴体的出口处设置有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嘴体、料仓和盖板,将电池粉的原料与外界隔开,使电池粉不容易吸收到空气中的水分,保证了电池粉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杆和嘴体的配合,能够精确的控制电池粉的出料量,使每次出料的电池粉的量基本相同,提高了电池的品质;另外,也减少了电池粉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仓和嘴体内设置搅拌棒,使电池粉的不同成份能够充分的混合,提高了电池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将注料系统和搅拌系统分离,可以随时调整出料速度和搅拌速度的比,以达到在电池粉混合均匀的情况下增加出料速度,确保了品质,同时提高了效率。

5、本实用新型注料杆和搅拌杆同轴设置,使得中心区域为搅拌最为均匀的区域之一,而螺旋杆抓取的电池粉恰为此区域的电池粉,使得出料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0-嘴体,11-套口,12-料仓,13-盖板,130-进料口,131-料位仪,14-注料驱动源,140-注料杆,141-螺旋杆,15-搅拌驱动源,150-搅拌杆,151-第一搅拌棒,152-第二搅拌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粉上料装置,包括嘴体10、料仓12和盖板13。

上述嘴体10呈漏斗状,上部放射状开口方便电池粉进料,下部圆桶状的收缩开口集中出料。嘴体10的出料口设置有套口11,套口11可以根据需注料的容器确定形状,提高通用性。

上述料仓12为倒立的中空圆台,其上部和下部均有开口,下部的开口设置在嘴体10的放射状开口上。

上述盖板13设置在料仓12上部的开口上。盖板13可以和料仓12扣合在一起,以方便更换及检修。盖板13上设置有进料口130和料位仪131。进料口130与料仓12连通,进料口13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以方便不同原料的进料。料位仪131的一端伸入到料仓12下部的开口处,用于探测料位的高度,以控制进料的速度。

上述盖板13上设置有注料驱动源14,注料驱动源14的轴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注料杆140。在注料杆140的自由端同轴设置有螺旋杆141,螺旋杆141的自由端处于嘴体10的出口处,螺旋杆141的外径和嘴体10出口端的内径相匹配,使螺旋杆141可以自由旋转,同时不会使电池粉从缝隙中掉落。注料驱动源14驱动螺旋杆141转动,螺旋杆141驱动电池粉向下出料,螺旋杆141停止转动后,电池粉即停止出料。螺旋杆141提高了注料的精确性,同时可以即时控制出料的起停,使用灵活。

上述盖板13上还设置有搅拌驱动源15,搅拌驱动源15的轴端设置有搅拌杆150,搅拌杆150套设在注料杆140的外面,搅拌杆150和注料杆140相对自由旋转。搅拌杆150外套设有套管132,套管132设置在盖板13上,套管132可以保持搅拌杆150和注料杆140相对旋转时的稳定性。搅拌杆150的自由端设置有搅拌棒,搅拌驱动源15能够驱动搅拌棒旋转。搅拌棒包括第一搅拌棒151和第二搅拌棒152,第一搅拌棒151和第二搅拌棒152以搅拌杆150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搅拌棒使得搅拌更均匀。第一搅拌棒151呈“V”字形,其一端设置在搅拌杆150的自由端,另一端贴合料仓12的内侧,其与电池粉原料的接触面积大,空间分布广,在避开料位仪131的同时,能够搅拌整个料仓12中的电池粉原料,使其可以快速的混合均匀;第二搅拌棒152呈卧倒的“Z”字形,其一端设置在搅拌杆150的自由端,另一端贴合嘴体10的内侧,其在电池粉被螺旋杆141推送前进行最后的搅拌,防止电池粉原料颗粒大小不均造成的沉降。

本实施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由注料驱动源、搅拌驱动源和料位仪等具体的硬件结构组成,部分硬件在运行过程中有软件程序的参与,辅助本机运行的软件程序均为现有可复制的软件程序,不构成本申请的创新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