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771发布日期:2018-07-07 10: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

对于锂离子电池,其热稳定性很大程度制约着电池的性能,因此,如何保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稳定性是很重要的。除电池体系外,电池的结构也是影响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在电流通过时,电池结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来自于电池盖板。但是,现在还没有一种技术,其可以有效地检测电池盖板在通过电流后,其上具有的温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有效地检测电池盖板在通过电流后,其上具有的温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可靠地掌握电池盖板的热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其可以有效地检测电池盖板在通过电流后,其上具有的温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可靠地掌握电池盖板的热稳定性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包括电流输出设备和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导电连接;

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安装有一个正极连接片和一个负极连接片;

所述电池盖板上具有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每个所述温度采集点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与同一个温度采集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电流输出设备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正极极片,或者分别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和负极极片。

其中,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具有一个正极引脚和一个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与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电池盖板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通过铆钉焊接有一个正极压板和一个负极压板,所述正极压板与所述正极连接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负极压板与所述负极连接片激光焊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包括第一温度采集点、第二温度采集点和第三温度采集点;

所述第一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负极压板顶部对应的负极连接片上;

所述第二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负极引脚与电池盖板之间的铆钉连接处;

所述第三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负极引脚与所述负极极片的焊接处。

其中,所述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包括第四温度采集点、第五温度采集点和第六温度采集点;

所述第四温度采集可以位于所述正极压板顶部对应的正极连接片上;

所述第五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正极引脚与电池盖板之间的铆钉连接处;

所述第六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正极引脚与所述正极极片的焊接处。

其中,所述温度采集器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电池盖板在通电后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数据。

其中,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采集器和所述电流输出设备相连接,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器,还用于将所采集所述电池盖板在通电后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数据,实时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电流输出设备,还用于将预设时间长度内向所述电池盖板输出预设大小的电流数据情况,实时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温度采集器发来的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以及接收所述电流输出设备发来的预设时间长度内的、向所述电池盖板输出的预设大小的电流数据情况,并实时记录所述温度数据、电流数据以及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外部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其可以有效地检测电池盖板在通过电流后,其上具有的温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可靠地掌握电池盖板的热稳定性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在对电池盖板负极端通电后温升情况进行测试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在设置第二温度采集点,对负极压板与电池盖板之间的铆钉处进行温度采集时的位置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电流输出设备,2为电池盖板,31为正极连接片,32为负极连接片,4为正极极片,5为负极极片,61为第一温度采集点,62为第二温度采集点,63为温度采集点;

21为正极引脚,22为负极引脚,30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包括电流输出设备1和电池盖板2,所述电池盖板2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与正极极片4和负极极片5相导电连接;

所述电池盖板2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安装有一个正极连接片31和一个负极连接片32;

所述电池盖板2上具有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每个所述温度采集点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与同一个温度采集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盖板2在通电后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数据;

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用于在预设时间长度内,向所述电池盖板2输出预设大小的电流;

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通过导线 30)所述正极连接片31和正极极片4(当测试电池盖板的负极端温度随电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或者分别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32和负极极片5 (如图1所示,当测试电池盖板的负极端温度随电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时)。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可以为现有的任意一种可以提供用户所需要电流大小并可调整输出时间的电流输出设备;所述温度采集器可以为现有任意一种可以同时采集多路温度数据信号的温度采集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和温度采集器可以集成在同一台设备中的,例如,可以为美国必测公司(Bitrode Limited)生产的型号为MCV4-300-5的电池检测设备,该电池检测设备具有多个电流输出通道和与之对应的温度采集器,可以并行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极片4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与真实成品电池中的正极极片一样的正极极片,只是没有在正极极片基材(如铝箔)上涂覆正极活性物质,优选为具有与真实成品电池中的正极极片层数相同的铝箔;所述负极极片5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与真实成品电池中的负极极片一样的负极极片,,只是没有在负极极片基材(如铜箔)上涂覆负极活性物质,优选为具有与真实成品电池中的负极极片层数相同的铜箔。

对于本实用新型,当需要测试电池盖板的正极端温度随电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片31和正极极片4,而当需要测试电池盖板的负极端温度随电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32和负极极片5。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池盖板2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具有一个正极引脚21和一个负极引脚22,所述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分别与所述正极极片4和负极极片5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池盖板2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通过铆钉焊接有一个正极压板40和一个负极压板50,所述正极压板40与所述正极连接片31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负极压板50与所述负极连接片32激光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为了测试电池盖板负极端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大小而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所述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包括第一温度采集点61、第二温度采集点62和第三温度采集点63;

参见图1,所述第一温度采集点61位于所述负极压板50顶部对应的负极连接片32上;

一并参见图2,所述第二温度采集点62位于所述负极引脚22与电池盖板2之间的铆钉连接处;

所述第三温度采集点63位于所述负极引脚22与所述负极极片5的焊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为了测试电池盖板正极端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大小而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相应地,所述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转移设置,例如所述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还可以不包括第一温度采集点61、第二温度采集点62和第三温度采集点63,而是包括第四温度采集点、第五温度采集点和第六温度采集点;

同理,所述第四温度采集点、第五温度采集点和第六温度采集点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温度采集点61、第二温度采集点62和第三温度采集点63相应的位置,具体为:

所述第四温度采集可以位于所述正极压板40顶部对应的正极连接片31 上;

所述第五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正极引脚21与电池盖板2之间的铆钉连接处;

所述第六温度采集点位于所述正极引脚21与所述正极极片4的焊接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只需要三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分别单独测试电池的正极端或负极端在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大小而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其中,只需要让这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一温度采集点61、第二温度采集点62和第三温度采集点63上,就可以通过温度采集器,实时测试电池盖板负极端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大小而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而将这三个温度传感器从第一温度采集点61、第二温度采集点62和第三温度采集点63上面取下后(即让电池盖板的负极端闲置),再分别安装在第四温度采集点、第五温度采集点和第六温度采集点上,就可以测试电池盖板正极端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大小而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电池盖板负极端进行温度情况测试时,负极极片5通过导线30与电流输出设备相连接,所述负极极片5与所述导线30具体通过螺栓连接;而当对电池盖板正极端进行温度情况测试时,所述正极极片45与所述导线30与电流输出设备相连接,所述正极极片4与所述导线30具体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度采集器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电池盖板2在通电后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数据。

具体实现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采集器和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相连接,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器,还用于将所采集所述电池盖板2在通电后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数据,实时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还用于将预设时间长度内向所述电池盖板2输出预设大小的电流数据情况,实时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温度采集器发来的每个温度采集点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以及接收所述电流输出设备1发来的预设时间长度内的、向所述电池盖板2输出的预设大小的电流数据情况,并实时记录所述温度数据、电流数据以及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外部显示设备(例如外部显示器)进行显示。

具体实现上,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可以任意一种具有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的设备或者模块,例如为一台工业计算机,也可以为中央信号处理器CPU 或者微控制单元MCU。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尤其是采用温度采集器直接实时、动态地采集电池盖板上各个位置的温度,操作简单,测量数据准确,可为电池结构改进提供必要数据,从而改善成品电池的热稳定性,保证电池安全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本实用新型测试电池盖板上的温度随通电电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应当严格按照真实成品电池的过流测试温升进行,本实用新型上采用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应当与真实成品电池对应的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保持一致,只是没有在正极极片基材(如铝箔)上涂覆正极活性物质,没有在负极极片基材(如铜箔)上涂覆负极活性物质,且焊接参数保持一致。

对于本实用新型,在对电池盖板进行测试时,其应用的测试环境与电池的测试环境应保持相同,从而保证对电池盖板测量数据的真实和有效性,为改善电池结构提供数据与方向,从而进一步改善电池热稳定性。

综合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其通过温度采集器以及多个预设的温度采集点和温度采集点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很好的反映电池盖板上各个位置(尤其是容易发热位置)温度、电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且测试操作简单方便,可操作性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所有带引脚的电池盖板,对这些电池盖板的温度随着通电电流而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可靠地掌握电池盖板的热稳定性能,进而可以让电池厂家进一步优化电池盖板的结构,改善电池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个电池的整体热稳定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盖板通电后温升情况的测试系统,其可以有效地检测电池盖板在通过电流后,其上具有的温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可靠地掌握电池盖板的热稳定性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