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656发布日期:2018-06-06 01: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和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均衡电路中,均衡电阻往往发热较大。现在大多数的BMS均衡电阻都是以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在实际应用中,均衡时间较长时,电阻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将影响电阻的寿命,影响BMS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旨在针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提高发热部件的寿命,从而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金属壳体(100)、导热垫片(200)以及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100)内的PCB组件(300),所述PCB组件(300)包括PCB板(320)和设于所述PCB板(320)一表面的发热部件(310),所述导热垫片(200)夹设于所述PCB板(320)设有所述发热部件(310)的一面与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内壁之间、且贴合所述发热部件(310)设置,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外壁对应所述导热垫片(200)的位置凸设有散热筋(120)。可选地,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内壁设有凸台(110),所述导热垫片(200)覆盖设置于所述凸台(110)朝向所述PCB板(320)的一面,所述散热筋(120)凸设于所述凸台(110)背离所述导热垫片(200)的一面。可选地,所述导热垫片(200)朝向所述发热部件(310)表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部件(310)与导热垫片(200)接触面的面积。可选地,所述导热垫片(200)为硅胶垫片。可选地,所述硅胶垫片在所述发热部件(310)与所述金属壳体(100)之间处于被压缩状态。可选地,定义所述硅胶垫片处于所述被压缩状态时的厚度为M,定义所述硅胶垫片未被压缩时的厚度为N,0.2mm≤N-M≤0.5mm。可选地,所述散热筋(120)有多条,所述多条散热筋(120)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散热筋(120)的散热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垫片(200)贴合所述金属壳体(100)的表面的面积。可选地,所述散热筋(120)与所述金属壳体(100)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电池管理系统的PCB组件与金属壳体之间、对应PCB组件中发热部件的位置夹设有导热垫片,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直接传递到与其接触的导热垫片,导热垫片中的热量通过与其接触的金属壳体散发到电池管理系统的外部,可实现针对发热部件进行有效散热,而且由于固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可有效的提高发热部件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发热部件的寿命,从而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实施例PCB组件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实施例中金属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金属壳体110凸台120散热筋200导热垫片300PCB组件310发热部件320PCB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金属壳体100、导热垫片200以及固定于金属壳体100内的PCB组件300,PCB组件300包括PCB板320和设于PCB板320一表面的发热部件310,导热垫片200夹设于PCB板320设有发热部件310的一面与金属壳体100的内壁之间、且贴合发热部件310设置,金属壳体100的外壁对应导热垫片200的位置凸设有散热筋120。在电池管理系统中,PCB组件300包括PCB板320以及固定于PCB板320的电子元件,如芯片、电阻和接插头等。其中,PCB组件300的电子元件中包括均衡电阻等发热量大的发热部件310,发热部件310设在PCB板320的一表面,其中发热部件310可具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发热部件,间隔设置的子发热部件部分热量可通过空气散失。PCB组件300整体固定于金属壳体100的内部,PCB组件300可通过分布于PCB板320边缘的螺钉与金属壳体100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PCB板320设有发热部件310的一面与金属壳体100的内壁由于电气安全的需具有一定的间隙,导热垫片200夹设于该间隙中,导热垫片200的一面与PCB板320发热部件310接触,导热垫片200的另一面与金属壳体100的内壁接触。其中,导热垫片200由同时具有导热和绝缘性能的材料制成,实现导热的同时可保证PCB组件300与金属壳体100之间的电气安全需要。当发热部件310具有多个时,对应每个发热部件310可设有一个导热垫片200。为了便于产品的安装,当多个发热部件310在PCB板320上集中分布,并构成一个发热的区域时,可对应该发热区域设置有一个导热垫片200。当发热区域有若干个时,可对应每个发热区域各设有一个导热垫片200。其中,导热垫片200的大小和形状对应发热部件310或发热部件310形成的发热区域的大小或形状设置。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导热垫片200对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果,导热垫片200朝向发热部件310表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发热部件310与导热垫片200接触面的面积,以保证发热部件310散发的热量能快速的传递通过导热垫片200散失。在金属壳体100的外壁对应导热垫片200的位置凸设有散热筋,散热筋的设置可增大金属壳体100外壁的散热面积,使传递到金属壳体100上的热量可以快速的散失。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管理系统中采用在PCB组件300与金属壳体100之间、对应PCB组件300中发热部件310的位置夹设有导热垫片200,发热部件310发出的热量直接传递到与其接触的导热垫片200,导热垫片200中的热量通过与其接触的金属壳体100散发到电池管理系统的外部,可实现针对发热部件310进行有效散热,而且由于固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可有效的提高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发热部件310的寿命,从而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导热垫片200的厚度对其导热效率会有影响,因而在上述基础上,为了提高导热垫片200对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果,金属壳体100在对应导热垫片200的位置具有凸台110,导热垫片200覆盖设置于凸台110朝向PCB板320的一面,散热筋120凸设于凸台110背离导热垫片200的一面。凸台110朝向PCB板320的端面的大小和形状可适应导热垫片200的大小和形状设置,其中凸台110端面面积的大小可优选的大于或等于导热垫片200贴合所述金属壳体100的表面的面积,保证导热垫片200中热量的快速散失。凸台110可优选的与金属壳体100一体成型,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密封性。凸台110的设置可在PCB组件300与金属壳体100内壁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导热垫片200的厚度,从而提高导热垫片200的散热效率。具体的,上述的导热垫片200可为硅胶垫片,可完成发热部位与散热部位间的热传递,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密封等作用,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及超薄化的设计要求,从而提高导热垫片200对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果。凸台110为金属壳体100的一部分,凸台110背离导热垫片200的一面即为金属壳体100外部,在该面凸设有散热筋120,可增大金属壳体100的散热面积,使传递到凸台110的热量能加快的散发到金属壳体100的外部。其中散热筋120与金属壳体可一体成型,方便安装以及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对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果,散热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因而可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散热筋120。其中,所有散热筋120的散热总面积可优选的大于或等于导热垫片200的面积,保证传递到导热垫片200的热量可通过金属壳体100上的散热筋120快速的散失。优选地,为了提高对发热部件310的散热效果,硅胶垫片在发热部件310与金属壳体100之间处于被压缩状态,发热部件310与金属壳体100同时对硅胶垫片产生正压力,一方面可使硅胶垫片与发热部件310和金属壳体100均能完全接触,保证热量的传递;另一方面,可使硅胶垫片的厚度进一步减小,从而提高硅胶垫片的散热效率。其中,定义硅胶垫片处于被压缩状态时的厚度为M,定义硅胶垫片未被压缩时的厚度为N,当0.2mm≤N-M≤0.5mm时,发热部件310可具有理想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该电池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