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203发布日期:2018-08-07 12:4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注液前电池经过激光焊工序测短路后,电池短路几率约为0.02%,数量极少。注液前每次逐个复测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如短路电池不检测出来对后续的化成工序会造成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包括:点测电极对和批次测量电极对,点测电极对由第一正极短电极和第一负极短电极组成,批次测量电极对由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组成;

第一正极短电极和第二正极长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短路仪的正极端子,第一负极短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短路仪的负极端子。

优选地,连接第一正极短电极、第一负极短电极、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的导线在靠近第一正极短电极、第一负极短电极、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的一端均包覆有绝缘层。

优选地,第一正极短电极和第一负极短电极均通过端部与导线连接。

优选地,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与导线的连接位置均位于中部。

优选地,连接第一正极短电极、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短路仪的正极端子的导线形成Y形结构,连接第一负极短电极、第二负极长电极和短路仪的负极端子的导线形成Y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正极短电极、第二正极长电极、第一负极短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均采用金属条,且第一正极短电极和第一负极短电极的长度相等并小于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首先通过第二正极长电极和第二负极长电极对电池进行批量短路测试,然后在发现短路的批次中,通过第一正极短电极和第一负极短电极精确查找短路的电池。

如此,可以批量检测电池是否合格,对比例极少的不合格批次再逐个进行复测,如此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生产时间的投入,同时也能够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此装置能够快速的检测出占比约为0.02%的短路电池,较之前逐个复测大大提升了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结构图;

图2为批量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液前快速复测短路的装置,包括:点测电极对和批次测量电极对,点测电极对由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一负极短电极2组成,批次测量电极对由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组成。

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二正极长电极3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短路仪的正极端子,第一负极短电极2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短路仪的负极端子。

通过该装置测试短路时,首先通过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对测试平台上的电池进行批量测试。批量测试时,将一个测量批次的电池作为一个整体,第二正极长电极3连接该批次中各电池的正极,第二负极长电极4连接该批次中各电池的负极,具体参照图2。批量测试过程中,如果一个批次中有一个电池短路,则短路仪显示该次测试结果短路;然后,便可通过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一负极短电极2对该批次中各电池进行逐一测量。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第一正极短电极1、第一负极短电极2、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的导线在靠近第一正极短电极1、第一负极短电极2、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的一端均包覆有绝缘层5。具体的,参照图1,绝缘层5包覆导线形成绝缘手柄,方便了对第一正极短电极1、第一负极短电极2、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一负极短电极2均通过端部与导线连接,以便实现点测,防止测试过程中接触其他电池。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与导线的连接位置均位于中部,以便批量测试过程中,保证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与各电池连接的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第一正极短电极1、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短路仪的正极端子的导线形成Y形结构,连接第一负极短电极2、第二负极长电极4和短路仪的负极端子的导线形成Y形结构。即,可理解为,本实施方式实际为,在原短路仪的正极和负极基础上分别分出一根线用于连接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本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测试台上安装电池的盒子选择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具体的,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等于盒子的长度或者宽度,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二正极长电极3的宽度均等于电池正极的宽度,第一负极短电极2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的宽度等于电池负极的宽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极短电极1、第二正极长电极3、第一负极短电极2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均采用金属条,且第一正极短电极1和第一负极短电极2的长度相等并小于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长度相等。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以上装置的工作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将一盒装有76只(19*4)电池的电池至于测试平台上,将连接在短路仪上的第二正极长电极3和第二负极长电极4按照图2方式放置,测量了4次,即完成76只电池的复测,比原有的逐个复测减少了72次,测试结果为都合格,并用原来逐个复测方式进行校核,二次检测结果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