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184发布日期:2018-07-04 06: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热管理技术当中,解决动力电池温度过高和过低的方式是设置液冷管道等零部件进行联动控制对电池降温或者加热,此种方式的控制策略复杂,成本过高、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该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可以使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可以使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表面为电池放置面,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表面,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器配合,不需要单独设置液冷管道以及配套零部件就能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和加热,可以使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可以使维修方便,并且,该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的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

可选地,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流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适于接入车辆的冷却系统。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空气流道。

可选地,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递增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前方。

具体地,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层。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第二导热层均为导热硅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包和上述的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电池包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温度调节装置10;

半导体制冷器1;第一表面11;

散热器2;散热片21;进口22;出口23;空气流道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1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10包括:半导体制冷器1和散热器2,半导体制冷器1的第一表面11为电池放置面,电池放置在半导体制冷器1的第一表面11上,散热器2设置在半导体制冷器1的第二表面,半导体制冷器1用于电池高温时制冷和电池低温时制热,散热器2用于半导体制冷器1的制冷时的散热和制热时的冷量蒸发,需要解释的是,当半导体制冷器1制冷时,散热器2能够把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热量带走,当半导体制冷器1制热时,散热器2能够把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冷量带走。

其中,散热器2内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内可以流动有冷却液,当电池温度过高时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将电池的热量带走,可以对电池起到降温的作用,当电池温度过低时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将电池的热量导出,可以对电池起到升温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电池安全可靠地工作。

另外,该温度调节装置10不需要单独设置液冷管道以及配套零部件进行联动控制,就能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和加热,可以使温度调节装置10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可以使维修方便,并且,该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10的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

由此,通过半导体制冷器1和散热器2配合,不需要单独设置液冷管道以及配套零部件就能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和加热,可以使温度调节装置10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可以使维修方便,并且,该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10的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

可选地,如图1所示,冷却流道具有进口22和出口23,冷却液能够从进口22进入到冷却流道内,冷却液也能够从出口23流出冷却流道,进口22和出口23设置在冷却流道的同一侧,当车辆停车快速充电时,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热量无法利用车辆行驶的风力散发时,可以利用冷却液在冷却流道流动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电池的温度不会过高。

进一步地,进口22和出口23适于接入车辆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能够从进口22流入冷却流道,也能够使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从出口23流出冷却流道,如此设置可以使冷却液循环流动,从而可以源源不断地带走电池的热量,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带走电池的冷量,进而可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散热器2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片21,散热片21具有散热作用,能够把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热量或者冷量散发掉,并且,相邻的散热片21之间形成空气流道24,当车辆行驶时,风能够在空气流道24内流动,从而可以实现利用风力散发掉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热量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1所示,散热片21的高度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递增趋势,散热片2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前方,此散热片21是根据汽车前进方向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散热片21从前往后逐渐加厚,如此设置可以便于散热片21在前后方向上散热均匀,从而可以提升温度调节装置10的工作性能。

具体地,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导热层,然后电池设置在第一导热层上,也就是说,第一导热层设置在第一表面11和电池之间,其中,第一导热层具有导热作用,电池上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导热层导给半导体制冷器1,可以达到降低电池温度的目的,并且当电池温度低时,半导体制冷器1上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导热层导给电池,同时电池上的冷量导给半导体制冷器1,可以达到升高电池温度的目的。

可选地,散热器2和半导体制冷器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层,第二导热层的作用与第一导热层的功能相同,在半导体制冷器1和散热器2之间通过第二导热层能够实现冷量和热量的相互传递,可以达到降低半导体制冷器1温度的目的,也可以达到升高半导体制冷器1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均可以设置为导热硅胶层,导热硅胶层的导热性能好,可以更好地实现热量和冷量的传递,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温度调节装置10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包和上述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10,电池包是多个电池单体的集合体,电池包放置在半导体制冷器1的上方,能够实现对电池包的降温和加热,可以使温度调节装置10的结构更加简单,其中,该温度调节装置10在电池包的外部进行热管理控制,对电池包内部的零部件没有影响,可以保证不会发生液冷泄露以及加热膜加热失控等风险,控制简单只根据温度检测进行开关、不需要其他零部件进行联动控制。

下面根据图1详细了解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10的具体工作原理。

具体地,当车辆行驶时,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由于电池放电导致电池包内温度升高,电池包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内部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以后,正负极正向通电启动外部半导体制冷器1,半导体制冷器1开始工作,半导体制冷器1的冷端开始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冷量通过电池包壳体金属传导入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制冷器1的热端与底部散热器2相接、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力来对散热器2进行散热。

具体地,当车辆充电时:车辆停止行驶,充电过程中由于电池充电导致电池包内温度升高,电池包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内部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以后,正负极正向通电启动半导体制冷器1,半导体制冷器1开始工作,半导体制冷器1的冷端开始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冷量通过电池包壳体金属传导入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制冷器1的热端与底部散热器2相接,车辆的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流入到散热器2内,对散热片21进行强制液冷散热。

具体地,当电池温度过低时,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电池包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内部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以后,正负极反向通电启动半导体制冷器1,半导体制冷器1开始工作,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制冷器1的热端开始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热量通过电池包壳体金属传导入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制冷器1另一冷端与底部散热器2相接,车辆的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流入到散热器2内,对散热片21上的冷量强制导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