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177发布日期:2018-07-04 06: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组工作效率的新型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和锂电池不断发展,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在现有电池箱大小的基础上,最大化电池箱的容量,且能保证锂电池组的工作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组工作效率的新型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新型电池箱,设有箱体,箱体包括箱体主体以及上盖,其特征在于箱体主体的侧壁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箱体底板采用绝缘保温材料制成,箱体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放置电池单元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铺设电加热玻璃,上盖内侧设有保温层以及PTC半导体制冷片,上盖与箱体相扣合时,PTC半导体制冷片与电池单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中还设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控制器、加热电路、制冷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器分别与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加热电路、制冷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与电池单元相连接,加热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加热玻璃相连接,制冷电路的输出端与PTC半导体制冷片相连接,温度检测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两路,其中一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外侧,用于采集电池箱所处环境温度信息,另一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侧,用于采集箱体内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箱体侧壁外部可以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彼此平行设置,相邻的散热鳍片距离2‐4cm。

本实用新型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串口通信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动车管理系统BMS完成通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检测电路能够实时采集电池箱以及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信息,并上传至电动车管理系统BMS,当环境温度过低,控制器控制加热电路通过电热玻璃使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上升至‐20℃以上,以提高锂电池组的工作活性;当环境温度过高,控制器控制PTC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工作,降低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从而避免过热过温造成锂电池单元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具体应用环境,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箱体1、凹陷部2、电加热玻璃3、保温层4、PTC半导体制冷片5、电池单元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池箱,设有箱体1,箱体包括箱体主体以及上盖,其特征在于箱体主体的侧壁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箱体底板采用绝缘保温材料制成,箱体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放置电池单元6的凹陷部2,所述凹陷部铺设电加热玻璃3,上盖内侧设有保温层4以及PTC半导体制冷片5,上盖与箱体相扣合时,PTC半导体制冷片5与电池单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中还设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控制器、加热电路、制冷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器分别与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加热电路、制冷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与电池单元相连接,加热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加热玻璃相连接,制冷电路的输出端与PTC半导体制冷片相连接,温度检测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两路,其中一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外侧,用于采集电池箱所处环境温度信息,另一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侧,用于采集箱体内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箱体侧壁外部可以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彼此平行设置,相邻的散热鳍片距离2‐4cm。

本实用新型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串口通信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动车管理系统BMS完成通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检测电路能够实时采集电池箱以及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信息,并上传至电动车管理系统BMS,当环境温度过低,控制器控制加热电路通过电热玻璃使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上升至‐20℃以上,以提高锂电池组的工作活性;当环境温度过高,控制器控制PTC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工作,降低电池单元所处环境温度,从而避免过热过温造成锂电池单元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具体应用环境,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