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排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036发布日期:2018-08-17 22:2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排传输线,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防翘曲的软排传输线。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并且均朝小体积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软排线与连接器互配也就被视为传输信号最实用的连接装置之一,目前很多软排线在与连接器互配时,因导体与热融胶膜的粘合力问题,软排线在插入连接器时因导体受力,导体很容易脱离热融胶膜,脱离的导体搭接到相邻导体上时造成短路,使信号无法传输,并且导体容易产生翘曲。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排传输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排传输线,包括多根导体,所述导体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体的上侧设有上绝缘膜,下侧设有下绝缘膜;所述导体的端部露出上绝缘膜之外,且所述导体的端部露出的位置设有绝缘膜块,所述下绝缘膜对应绝缘膜块位置设有加强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结构相同,均由热熔胶层和绝缘材料层层叠构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体的端部的两侧设有卡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降低在使用时导体翘起不良;产品轻薄,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且连接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示意图。

图4多个软排传输线未分割开之前的俯视示意图。

图5多个软排传输线未分割开之前的剖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未设卡点)。

以上附图中,1、导体;2、上绝缘膜;3、下绝缘膜;4、绝缘膜块;5、加强板;6、卡点;7、热熔胶层;8、绝缘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6所示,一种软排传输线,包括多根导体1,所述导体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体的上侧设有上绝缘膜2,下侧设有下绝缘膜3;所述导体的端部露出上绝缘膜之外,且所述导体的端部露出的位置设有绝缘膜块4,所述下绝缘膜对应绝缘膜块位置设有加强板5。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结构相同,均由热熔胶层7和绝缘材料层8层叠构成。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导体的端部的两侧设有卡点6。

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传输线,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信号传输,软排线传输线通过专用压合设备制作完成。

所述软排线传输线通过压合机器使导体、上绝缘膜、下绝缘膜、加强板在热压轮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

导体外露部位通过模具对热融胶膜冲切后形成绝缘膜块4,其结构同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

加强板通过压合设备与下绝缘膜结合在一起。在压合时设计模具使压合出的产品导体头部有预留热融薄膜,两边有预留冲型宽度。

压合完成后再通过治具对导体切断。保留导体前端预留热融胶膜覆盖和两端的止腿卡点。

绝缘膜块4覆盖在导体前端,当导体插入连接器时,起到保护导体的作用。不会因导体受到连接器的阻力而翻转。

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均由热熔胶层7和绝缘材料层8层叠构成,热熔胶层在加热后起固定导体作用。

冲卡点前的产品,如需要增加卡点,再通过模具完成。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