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0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许多电子产品中都需要使用到电容器,例如电视、手机、计算机等等。电容器的基本结构是在两个互相靠近的金属电极中间隔一绝缘体,通过电容器的对两个金属电极及分别通电进行储存电能。

陶瓷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容器,它通过使用高介电常数的电容器陶瓷(例如钛酸钡一氧化钛)挤压成圆管、圆片或圆盘作为介质,并用烧渗法将银镀在陶瓷上作为电极制成。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陶瓷电容器100中,陶瓷介质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电极12,两根引线13分别用焊锡14焊接在陶瓷介质11上,两个电极12分别与两个引线13连接,但是,陶瓷介质11在焊接引线13后,引线13也会导电,则陶瓷电容器100的安全间距变为陶瓷介质11的厚度,使陶瓷电容器100的安全间距缩小,大大降低陶瓷电容器10的耐电压性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的陶瓷电容器不能满足耐压性能良好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器,能够满足耐压性能良好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介质层、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设于所述介质层的两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引线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方向弯折。

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引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焊接层和所述第二焊接层,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层焊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层焊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

其中,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焊接层和所述第二焊接层;所述第一焊接层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焊接层与第一电极层焊接,并且所述第一焊接层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焊接层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焊接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焊接,并且所述第二焊接层覆盖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焊接层设置有多个第一焊接柱,一所述第一焊接柱插接于一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焊接层设置有多个第二焊接柱,一所述第二焊接柱插接于一所述第二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焊接层设置有多个第一焊接柱,一所述第一焊接柱插接于一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焊接层设置有多个第二焊接柱,一所述第二焊接柱插接于一所述第二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引脚部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不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引脚部位于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不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引脚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引脚部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介质层的形状为圆盘。

其中,所述电容器还包括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包裹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介质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介质层、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设于所述介质层的两侧,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引线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方向弯折。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能够满足耐压性能良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200包括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介质层23、第一引线24、第二引线25第一焊接层26和第二焊接层27。

其中,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设于介质层23的两侧,第一引线24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层21连接,第二引线25的一端与第二电极层22连接;第一引线24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一电极层21的方向弯折,第二引线25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二电极层22的方向弯折。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200通过使第一引线24和第二引线25弯折,能够满足耐压性能良好的需求。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上述第一电极层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第一电极层21的材料可以为银或铜,涂覆在介质层23的一侧。上述第二电极层22与第一电极层21结构相同,涂覆在介质层23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电极层22相对。

上述介质层23的形状为圆盘,介质层23的材料可以为陶瓷,例如钛酸钡一氧化钛,当然,介质层23的材料可以自由选择,根据不同的材料可以制成不同介电常数和不同温度系数的电容器。介质层23的直径大于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的直径,以使电容器200达到规定的安全间距,从而保证电容器的耐压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介质层23的形状还可以为圆管、圆片以及等等,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选择。

上述第一引线24和第二引线25可以为铜或铁制备而成,第一引线24和第二引线25对称设于介质层23的两侧,并且第一引线24通过第一焊接层26与第一电极层21连接,第二引线25通过第二焊接层27与第二电极层22连接。

其中,第一引线24包括第一连接部241、第一弯折部242、第一引脚部243、第一夹角2401和第三夹角2402。第一连接部241、第一弯折部242和第一引脚部24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一弯折部24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一弯折部243形成第一夹角2401,第一弯折部242的另一端与第一引脚部243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242与第一引脚部243形成第三夹角2402。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一电极层26连接。第一夹角2401的范围可以为0°-90°,以使第一弯折部242离第一连接部241的最远点距离第一连接部241的距离为0.2-0.5mm。第三夹角2402的范围可以为0°-90°,第三夹角2402的大小可以根据电容器200实际应用电路板或插板的插孔的距离决定。

其中,第二引线25包括第二连接部251、第二弯折部252、第二引脚部253、第二夹角2501和第四夹角2502。第二连接部251、第二弯折部252和第二引脚部253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251与第二弯折部25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251与第二弯折部253形成第二夹角2501,第二弯折部252的另一端与第二引脚部253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252与第二引脚部253形成第四夹角2502。第二连接部251与第二电极层27连接。第二夹角2501的范围可以为0°-90°,以使第二弯折部252离第二连接部251的最远点距离第二连接部251的距离为0.2-0.5mm。第四夹角2502的范围可以为0°-90°,第四夹角2502的大小可以根据电容器200实际的焊盘插孔的距离决定。

其中,第一引脚部243和第二引脚部25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层22非常薄,第一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层22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则第一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为介质层23的厚度。即,第一引脚部243和第二引脚部25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介质层23的厚度,以使保证电容器200的耐压性。

其中,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一弯折部242位于第一平面(未标示),第一弯折部242和第一引脚部243位于第二平面(未标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不重合;第二连接部251和第二弯折部252位于第三平面(未标示),第二弯折部252和第二引脚部253位于第四平面(未标示),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不重合,以使第一引脚部243与第二引脚部253平行。

上述第一焊接层26和第二焊接层27可以均为焊锡层,第一连接部241通过第一焊接层26焊接于第一电极层21,即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一焊接层26连接,第一焊接层26与第一电极层21连接,使第一连接部241焊接于第一电极层21;第二连接部251通过第二焊接层27焊接于第二电极层22,即第二连接部25与第二焊接层27连接,第二焊接层27与第二电极层22连接,使第二连接部251焊接于第二电极层22。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焊接层26设置有第一凹槽(未标示),第一连接部241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一焊接层26与第一电极层21焊接,并且第一焊接层26覆盖第一连接部241;第二焊接层27设置有第二凹槽(未标示),第二连接部251嵌入第二凹槽内,第二焊接层27与第二电极层22焊接,并且第二焊接层27覆盖第二连接部251。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41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通孔2410,第一焊接层26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焊接柱261,一第一焊接柱261插接于一第一通孔2410内,以使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一焊接层26连接。同样地,第二连接部251可以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510,第二焊接层27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焊接柱271,一第二焊接柱271插接于一第二通孔2510内,以使第二连接部251与第二焊接层27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电容器200还包括树脂层28,树脂层28包裹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和介质层23,并且第一引线24和第二引线25部分露于树脂层28。

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200包括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介质层23、第一引线24、第二引线25第一焊接层26和第二焊接层27,通过使第一引线24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一电极层21的方向弯折,第二引线25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二电极层22的方向弯折,能够保证电容器200的安全间距,以满足耐压性能良好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