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婴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7070发布日期:2018-08-31 23:4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外壳,属于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而插座的存在不仅仅带来便利,还隐藏着巨大隐患。普通室内插座孔暴露在外,对电极的覆盖面积不够大,而且插座位置普遍比较低,容易吸引婴幼儿兴趣,细小手指或者导体的插入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普通的电源保护机制是在电源短路之后发挥作用,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婴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针对婴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是由旋转盘与固定盘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盘与固定盘的相同位置分别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插座孔;所述的旋转盘圆面内侧中心固定连接轴,圆柱侧面阵列三个外孔夹角为120°,每个外孔均有按键滑块与其组成移动副,按键滑块两两距离不得小于13cm;所述的固定盘圆面内侧中心固定扭转弹簧,圆柱侧面阵列三个内孔夹角为120°,每个内孔均有内滑块与其组成移动副,其特征在于:内滑块依靠固定于挡板上的拉压弹簧的弹力产生背离圆心方向的运动趋势,当内孔与外孔同轴共面时,内滑块推动按键滑块背离圆心运动,内滑块一部分伸出固定盘的内孔,伸入旋转盘的外孔,锁住旋转盘与固定盘,此时旋转盘插座孔与固定盘插座孔发生错位,按键滑块受外力可将内滑块推出旋转盘侧壁,自锁解除,旋转盘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固定盘旋转限制在60°以内,此范围内可使旋转盘与固定盘上的插座孔完全重合,若此时失去外力,则旋转盘会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反向旋转直至旋转盘的外孔与固定盘的内孔重合,内滑块外伸,本插座壳自锁,固定盘的插座孔部分完全被旋转盘实体平面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电源短路、触电事故发生前发挥作用,并且不以电力作为触发条件,非工作状态处于自锁,内插座孔 完全被覆盖,有效得阻止了婴幼儿手指或细长导体插入插座,触及电极部分造成危险;本插座外壳的开锁需要三个按键滑块同时按下,婴幼儿单手手指张开距离无法达到按键滑块的距离13cm,即使使用双手也无法达到开锁条件;成年人开锁后将内外插座孔对齐,可插入插头,对于用电并无影响;即使婴幼儿玩弄插头,导致插头脱落,本插座壳的旋转体也会在扭转弹簧作用下迅速反向旋转,遮挡住内插座孔,整个插座壳回归自锁状态,有效阻止婴幼儿对于插座内插孔的进一步接触,保护婴幼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左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左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时的按键滑块(图1中4)与内滑块(图1中5) 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锁时的按键滑块(图1中4)与内滑块(图1中5) 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盘,2-固定盘,3.1-旋转盘(外)插孔,3.2-固定盘(内)插孔,4-按键滑块,5-内滑块,6-拉压弹簧,7-挡板,8-外孔,9-扭转弹簧,10-轴,11-固定端,12-内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针对婴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是由旋转盘与固定盘组成的,其特征在于:

①自锁状态,1-旋转盘的8-外孔与2-固定盘的12-内孔同轴共面,7-挡板对6-拉压弹簧提供背向圆心的支持力并固定连接,5-内滑块在6-拉压弹簧的弹力推动下沿12-内孔方向背离圆心伸出2固定盘,5-内滑块的一部分伸入1-旋转盘的8-外孔,并与4-按键滑块底面接触(如图2所示);三组完全相同的上述结构两两夹角为120°,且三个4-按键滑块最顶端两两距离不得小于13cm,以保证婴幼儿短小的手指无法同时接触三个4-按键滑块,此状态下2-固定盘的3.2-内插孔与1-旋转盘的3.1-外插孔错位,2-固定盘的3.2-内插孔完全被1-旋转盘的圆面平面覆盖,以保证婴幼儿的手指或细小导体不会穿过插座壳,触及电极造成危险;

②开锁启动,需要成人用手指同时按下3个4-按键滑块并转动旋转盘,4-按键滑块将5-内滑块伸入1-旋转盘8-外孔的部分推回2-固定盘的12-内孔(如图3所示),自锁解除,1-旋转盘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2-固定盘限制在60°以内旋转,并可以达到2-固定盘的3.2-内插孔与1-旋转盘的3.1-外插孔完全重合,使得插头可以插入,并对用电器使用不产生影响;

③蓄力状态,(9-扭转弹簧的弹力于开锁过程中储蓄),由11-固定端与10-轴固定连接的9-扭转弹簧处于受力最大的扭转状态,但由于外部插头的阻碍,1-旋转盘并不会反向旋转,但是依旧存在反向旋转的趋势,当婴幼儿玩弄插头致使脱落时,1-旋转盘会迅速反向旋转归位,12-内孔与8-外孔同轴共面,5-内滑块在6-拉压弹簧提供的弹力作用下沿12-内孔方向背离圆心伸出2-固定盘,5-内滑块的一部分伸入1-旋转盘的8-外孔进入自锁状态,有效地阻止婴幼儿对于插座3.2-内插孔的进一步接触,保护婴幼儿安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指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条件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改变、修改、替换、变形等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