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9960发布日期:2018-06-30 13: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接插件普遍包括插针和插座,在使用时,插针插接于插座内,用以传输电流或者信号。电子接插件应用于多种场合,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时,例如机械震动较大的场合使用时,用于外界震动较大,因此插针会很容易脱离插座,因此使用时,需要施加外力,将插针紧固与插座上,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插针和插座上捆扎橡皮筋的方式,该种方式使用十分麻烦,且需要及时开连接时,还需要先解开橡皮筋,使用很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包括安装座、铜座、铜片、导向螺钉、导杆、弹簧、插座和插针,所述铜座固定于安装座上,铜片设于铜座内,导向螺钉螺纹连接在铜片的侧壁上,且导向螺钉的一端滑动设于铜座上;导杆穿设于安装座上,且导杆的底端与铜片固定连接,弹簧套设于导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铜片和安装座上;插座与插针固定连接,插针插接于铜座和铜片之间;

所述插针为矩形状结构,在插针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有弹片;在铜座底边的上端面上以及铜片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限位槽,插针上、下端面的弹片对应置于铜座和铜片的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矩形槽部和第二矩形槽部,第一矩形槽部和第二矩形槽部宽度相等,且两者相贯通,所述第二矩形槽部的深度大于第一矩形槽部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铜座为U形状结构,在铜座的两端边上设有滑槽,导向螺钉置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导杆以及导向螺钉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上喷有绝缘漆。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和弹片一体成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插针在插座内的紧固效果,使用效果好,插接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发明中铜座和铜片在安装座内的三维结构图。

图3为发明中铜座和铜片在安装座内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发明中铜座和铜片上限位槽的结构图。

图5为发明中限位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本发明一种电子接插件结构,包括包括安装座11、铜座12、铜片13、导向螺钉14、导杆15、弹簧16、插座21和插针22,铜座12固定于安装座11上,铜片13设于铜座12内,导向螺钉14螺纹连接在铜片13的侧壁上,且导向螺钉14的一端滑动设于铜座12上。导杆15穿设于安装座11上,且导杆15的底端与铜片13固定连接,弹簧16套设于导杆15上,且弹簧16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铜片13和安装座11上。插座21与插针22固定连接,插针22插接于铜座12和铜片13之间。

本发明中的插针22为矩形状结构,在插针22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有弹片23,插针22和弹片23一体成型。

在铜座12底边的上端面上以及铜片13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限位槽3。该限位槽3包括第一矩形槽部31和第二矩形槽部32,第一矩形槽部31和第二矩形槽部32宽度相等,且两者相贯通,第二矩形槽部32的深度大于第一矩形槽部31的深度。

插针22插接于铜座12和铜片13之间时,插针22沿着第一矩形槽部31进入限位槽3内,此时插针22上的弹片23被压缩,当弹片23置于第二矩形槽部32内时,由于第二矩形槽部32的深度大于第一矩形槽部31的深度,因此弹片23回弹,此时,插针22不能从铜座12和铜片13之间被抽出,只能向上拉动导杆15才能拉出插针22,连接可靠。

本发明中的铜座12为U形状结构,在铜座12的两端边上设有滑槽121,导向螺钉14置于滑槽121内。U形状的铜座12结构,可以保证铜片13稳定在铜座12内运动,防止铜片13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现象。

本发明中安装座11、导杆15以及导向螺钉14均采用塑料制成。

在弹簧16上喷有绝缘漆。

使用时,将插针插接于铜座12和铜片13之间,弹簧16保证插针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紧固性。松开时,只需向上拉动导杆15,然后抽出插针即可,插拔方便,连接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