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J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6483发布日期:2018-06-30 16:4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RJ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RJ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进行语音、数据等通信时都需要使用连接器,例如: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电话机和计算机等。现在这些设备在连接时,一般采用的标准RJ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主要由RJ母端和RJ公端相互配合实现连接。

然而现有的RJ连接器的端子有多种设置的方式,它们之间在自动组装时存在无法共享一种胶芯以及共享组装机的情况发生。另外现有的RJ连接器的模组与外壳之间容易产生高压,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共享胶芯以及共享组装机,并有效提高连接器使用寿命,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RJ连接器,其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RJ连接器不能共享胶芯以及共享组装机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的PCB板组件可有效地提高了RJ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RJ连接器,包括有胶芯、多个导电端子、标准模组、PCB板组件、绝缘壳以及金属外壳;该胶芯设置有顶部、底部以及前面三面端子槽,其中顶部以及底部的端子槽为固持作用的端子固持槽,前面端子槽为端子限位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夹持部、连接部、接触部以及焊接部;该夹持部卡固于顶部的端子固持槽内,该夹持部末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夹持部首端向前延伸为连接部,由连接部末端向下以及向后延伸形成接触部;所述标准模组从后方向前装配于胶芯内,该标准模组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PCB板组件包括有PCB板以及PCB板后盖,该PCB板与标准模组的连接端子相接,该PCB板后盖与胶芯连接以将标准模组和PCB板紧固于胶芯后方形成装配整体;所述绝缘壳具有一插接口以及一装配体放置腔;所述装配整体从后方向前装配于装配体放置腔内,且各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和接触部均伸入插接口内形成朝下的RJ接口;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壳外。

一种RJ连接器,包括有胶芯、多个导电端子、标准模组、PCB板组件、绝缘壳以及金属外壳;该胶芯设置有顶部、底部以及前面三面端子槽,其中顶部以及底部端子槽为固持作用的端子固持槽,前面端子槽为端子限位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夹持部、连接部接触部以及焊接部;该夹持部卡固于顶部的端子固持槽以及前面的端子限位槽内,该夹持部末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夹持部首端向前延伸为连接部,由连接部末端向上以及向后延伸形成接触部;所述标准模组从后方向前装配于胶芯内,该标准模组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PCB板组件包括有PCB板以及PCB板后盖,该PCB板与标准模组的连接端子相接,该PCB板后盖与胶芯连接以将标准模组和PCB板紧固于胶芯后方形成装配整体;所述绝缘壳具有一插接口以及一装配体放置腔;所述装配整体从后方向前装配于装配体放置腔内,且各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和接触部均伸入插接口内形成朝上的RJ接口;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壳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芯上表面前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装配体放置腔内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部,该第三卡扣部与胶芯的第一卡扣部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芯后端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扣部,而且两侧面底部凹设有导向槽;所述PCB板后盖上端两侧设置有一卡钩,以及该PCB板后盖下端设置有导向柱;该卡钩与胶芯后端设置的第二卡扣部进行卡扣连接,并且导向柱插入到胶芯的导向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壳外表面底部靠近插接口一端设置有一塑胶卡槽,并且该塑胶卡槽前端两侧分别凸设有一扣合凸点;所述金属外壳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外壳凸部,该外壳凸部前端两侧设置有扣合凹槽;该外壳凸部以及扣合凹槽与绝缘壳的塑胶卡槽以及扣合凸点相装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壳两侧末端凹设有一凹位,所述该金属外壳末端两侧向内翻设有一扣位;该扣位扣于绝缘壳末端的凹位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端子设置于胶芯底部,该输入端子末端均向下延伸,首端向后延伸;该输入端子的末端与电路板导通连接,首端与PCB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壳向左右两端延伸形成多个插接口以及装配体放置腔,由PCB板后盖与胶芯连接以将标准模组和PCB板紧固于胶芯后方形成装配整体有若干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相应的装配体放置腔中,形成多接口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壳底部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电路板扣合的扣合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不同规格的导电端子共享一种胶芯,使得导电端子与胶芯组装时的组装机可以互相共享;为此可提高组装时的工作效率,以及便于生产备料。并且采用标准模组,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待料。另外,设置一PCB板组件有效地解决了标准模组与绝缘壳之间产生的高压,提高了此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胶芯组装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与标准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与PCB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与绝缘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与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多个插接口以及多个装配体放置腔的绝缘壳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胶芯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胶芯 101、第一卡扣部

102、第二卡扣部 103、导向槽

11、端子槽 12、输入端子

20、导电端子 21、夹持部

22、连接部 23、接触部

24、焊接部 30、标准模组

31、连接端子 40、PCB板组件

41、PCB板 411、连接孔

42、PCB板后盖 421、卡钩

422、导向柱 50、绝缘壳

501、塑胶卡槽 502、扣合凸点

503、扣合部 504、凹位

51、插接口 511、LED灯容置腔

52、装配体放置腔 521、第三卡扣部

60、金属外壳 61、扣位

62、外壳凸部 63、扣合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胶芯10、多个导电端子20、标准模组30、PCB板组件40、绝缘壳50以及金属外壳60。

其中:所述胶芯10为绝缘材料所制成,该胶芯10设置有顶部、底部以及前面三面端子槽11,其中顶部以及底部的端子槽为固持作用的端子固持槽,前面端子槽为端子限位槽。所述胶芯10后面凹设有一模组容置腔(图中未显示),其用于供标准模组30安装在内。并且该胶芯10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输入端子12,该复数个输入端子12末端均向下延伸,首端向后延伸;通过该输入端子12与电路板导通连接。加之所述胶芯10上表面前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01,以及后端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扣部102,而且两侧面底部凹设有导向槽103。

所述多个导电端子20分别具有一夹持部21、连接部22、接触部23以及焊接部24,该夹持部21、连接部22、接触部23以及焊接部24为一体式成型结构。该夹持部21卡固于顶部的端子固持槽内,该夹持部21末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24,夹持部21首端向前延伸为连接部22,由连接部22末端向下以及向后延伸形成接触部23。该接触部23首端以及末端均与连接部22平行。

所述标准模组30容置于上述胶芯10的模组容置腔内,该标准模组30背面上下两端镶嵌有连接端子31;其采用的标准模组30有利于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以及减少库存待料的作用。

所述PCB板组件40包括有PCB板41以及PCB板后盖42,该PCB板后盖42上端两侧设置有一卡钩421,以及该PCB板后盖42下端设置有导向柱422;当PCB板后盖42与胶芯10连接时通过此卡钩421与胶芯10后端设置的第二卡扣部102进行卡扣连接,并且通过导向柱422插入到胶芯10的导向槽103中使得PCB板后盖42与胶芯10连接更为牢固。所述PCB板41设置有复数个连接孔411,该PCB板41前面与胶芯10和标准模组30后面贴合,多个导电端子20、连接端子31的焊接部24以及输入端子12的首端分别插入到连接孔411中形成装配整体。通过设置的PCB板组件40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模组与外壳之间的高压导致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发生。

所述绝缘壳50前端具有一插接口51以及后端具有一装配体放置腔52,该绝缘壳50外表面底部靠近插接口51一端设置有一塑胶卡槽501,并且该塑胶卡槽501前端两侧分别凸设有一扣合凸点502;以及该绝缘壳50底部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扣合部503,通过设置扣合部503可以使其与电路板连接更为方便、简单。并且该绝缘壳50两侧末端凹设有一凹位504。所述插接口51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LED灯容置腔511,该LED灯容置腔511用于安装LED灯在内。所述装配体放置腔52内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部521,当胶芯10容置于绝缘壳50内时,可以通过此第三卡扣部521与胶芯10上设置的第一卡扣部101进行卡扣固定,PCB板41后盖与胶芯10连接以将标准模组30和PCB板41紧固于胶芯10后方形成装配整体;将装配整体设置于装配体放置腔52内,多个导电端子20伸入到插接口51内形成朝下的RJ接口。并且该屏蔽外壳还可以向左右两端延伸,将屏蔽壳的插接口51以及装配体放置腔52并排设置成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由PCB板41后盖与胶芯10连接以将标准模组30和PCB板41紧固于胶芯10后方形成装配整体有若干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相应的装配体放置腔52中,形成多接口连接器。

所述金属外壳60包覆于绝缘壳50外,该金属外壳60末端两侧向内翻设有一扣位61;而且该金属外壳60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外壳凸部62,该外壳凸部62前端两侧设置有扣合凹槽63;在金属外壳60与绝缘壳50安装时,通过该外壳凸部62以及扣合凹槽63与绝缘壳50的塑胶卡槽501以及扣合凸点502相装配;并且该扣位61直接扣于绝缘壳50末端的凹位504上;采用此种连接方式可加固壳金属外壳60与绝缘壳5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请参照图9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电端子20为另外一种方式设置。

该夹持部21卡固于顶部的端子固持槽以及前面的端子限位槽内,该夹持部21末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24,夹持部21首端向前延伸为连接部22,由连接部22末端向上以及向后延伸形成接触部23;该接触部23首端以及末端均与连接部22平行。将装配整体设置于装配体放置腔52内,多个导电端子20伸入到插接口51内形成朝上的RJ接口。具体而言,向上延伸的多个导电端子20相比于向下延伸的多个导电端子20更接近输入端子12。更为详细地说,通过两种不同规格的多个导电端子20共享一个胶芯10,使得其在自动组装的时候可以共用组装机,便于生产。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如图3,将多个导电端子20的夹持部21卡固于端子槽11内;如图4,然后将标准模组30从后方向前装配于胶芯10的模组容置腔内,如图5,再者将多个导电端子20、输入端子12以及连接端子31插入到PCB板41的连接孔411中,然后用PCB板41后盖与胶芯10连接以将标准模组30和PCB板41紧固于胶芯10后方形成装配体;如图6,将装配体整体从绝缘壳50后方向前装配于装配体放置腔52内,并且各导电端子20的连接部22和接触部23均伸入插接口51内形成RJ接口,如图7,再将金属外壳60包覆于绝缘壳50外即可。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RJ插头插入到插接口51内,RJ插头的端子与本RJ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0导通连接,随之信号通过导电端子20以及PCB板41传输至标准模组30;然后标准模组30再将信号通过PCB板41传输至输入端子12,通过输入端子12传输至电路板。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不同规格的导电端子20共享一种胶芯10,使得导电端子20与胶芯10组装时的组装机可以互相共享;为此可提高组装时的工作效率,以及便于生产备料。并且采用标准模组30,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待料。另外,设置一PCB板41组件40有效地解决了标准模组30与绝缘壳50之间产生的高压,提高了此种RJ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