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0887发布日期:2019-08-17 02:0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能量存储装置,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主要由电池包壳体、电池组、铜排组成,电池包壳体包裹在电池组的外部,电池组由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而成,铜排将电池组的动力引出到电池包壳体的外部。现有技术中,铜排穿过电池包壳体上的开口以将电池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引出到电池包壳体的外部,为保证电池安全和人员安全,铜排上包覆有绝缘膜。在电池包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振动颠簸,绝缘膜易磨损刮破造成漏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该集成结构能够避免铜排漏电,提高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包括作为电池包外壳的一部分的端板、用于将电池组的两个电极引出到所述电池包外壳外部的铜排,所述端板为绝缘材质,所述铜排注塑封装在所述端板中,所述铜排的电连接部裸露出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部为所述铜排的两个端部,所述铜排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部分嵌入到所述端板中。

可选地,所述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还包括电路保护装置,所述电路保护装置安装在所述端板上,所述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第一铜排的第一端部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第一电极引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铜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电路保护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铜排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电路保护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铜排的第二端部裸露于所述端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三铜排的第一端部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第二电极引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铜排的第二端部裸露于所述端板的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的第一电极引出端为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所述电池组的第二电极引出端为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

可选地,所述端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电路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铜排、所述第二铜排、所述第三铜排和所述电路保护装置均沿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铜排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铜排的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三铜排的第一端部均裸露于所述凹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还包括信息采集器和低压接插件,所述信息采集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低压接插件注塑在所述端板上且从所述端板的外侧面上伸出,所述低压接插件与所述信息采集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板的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覆盖所述凹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有开口。

在本公开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中,通过将铜排注塑封装在端板中,只露出需要电连接的部分,一方面能够省去绝缘膜的使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端板相比于绝缘膜耐磨性更好,从而能够增加安全性;再一方面,将铜排集成在端板上能够有效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电池组、电池包外壳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所述电池组容纳在所述电池包外壳主体内,所述电池包外壳主体与所述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中的端板构成电池包外壳,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及动力连接片,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动力连接片串联或并联。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信息采集器、低压接插件和面板;

图2是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中,铜排和电路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的立体图,其中同时示出了面板;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包中,柔性电路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该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包括端板21和铜排,端板21为绝缘材质且作为电池包壳体的一部分,铜排用于将电池组10的两个电极引出到电池包外壳的外部,铜排注塑封装在端板21中,铜排的电连接部裸露出来。

在本公开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中,通过将铜排注塑封装在端板21中,只露出需要与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和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电连接的部分,一方面能够省去绝缘膜的使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端板21相比于绝缘膜耐磨性更好,从而能够增加安全性;再一方面,将铜排集成在端板21上能够有效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

具体地,铜排的电连接部可以为铜排的两个端部,即,铜排的两个端部裸露出来,两个端部之间的部分嵌入到端板2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还包括电路保护装置25,电路保护装置25安装在端板21上,铜排包括第一铜排22、第二铜排23和第三铜排24,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用于与电池组10的第一电极引出端连接,第一铜排22的第二端部222与电路保护装置25的一端相连,第二铜排23的第一端部231与电路保护装置25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铜排23的第二端部232裸露于端板21的外侧面以与外部连接,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用于与电池组10的第二电极引出端连接,第三铜排24的第二端部242裸露于端板21的外侧面以与外部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铜排22和第二铜排23用于将电池组10的第一电极引出,第三铜排24用于将电池组10的第二电极引出。电路保护装置25设置在第一铜排22和第二铜排23之间,当电池包发生异常时,电路保护装置25可及时熔断以切断电流,保证整个电池包的安全。电路保护装置25为易损耗的部件,为了便于维修更换,电路保护装置25的所有结构可以均裸露在端板21外。这里,端板21的外侧面是指端板21背离电池组10的一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的第一电极引出端为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第二电极引出端为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的第一电极引出端可以为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电池组10的第二电极引出端可以为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

为了避免电路保护装置25熔断过程中电弧等副产物对电池组10的影响,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端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11,电路保护装置25设置在凹槽211内,凹槽211的底面将电路保护装置25与电池组10隔开。

铜排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排布方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铜排22、第二铜排23、第三铜排24以及电路保护装置25均沿凹槽211的侧壁设置,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和第二端部、第二铜排23的第一端部231、以及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均裸露于所述凹槽211的侧壁,以使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和第二端部、第二铜排23的第一端部231、以及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均位于凹槽2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还可以包括信息采集器26和低压接插件27,信息采集器26设置在凹槽211内,低压接插件27注塑在端板21上且从端板21的外侧面上伸出,低压接插件27与信息采集器26电连接,信息采集器26通过低压接插件27与外部的电池管理系统连接。通过将低压接插件27注塑封装在端板21上,能够简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端板21的外侧还设置有面板28,该面板28可拆卸地连接在端板21上并覆盖住凹槽211。具体地,凹槽21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面板28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81,第二安装孔281通过螺钉与第一安装孔213固定在一起。需要对凹槽211内的电路保护装置25、信息采集器26等易损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以将面板28拆下。

需要说明的是,面板28的面积要小于端板21的面积,第二铜排23的第二端部232和第三铜排24的第二端部242未被面板28覆盖。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电池组10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11和动力连接片125,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11之间通过动力连接片125串联或并联,电池组10具有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与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电连接,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与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电连接,或者,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与电池组的正极引出端电连接,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与电池组的负极引出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电池组1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2,动力连接片125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2上,电池组10的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位于柔性电路板12的正极端122和负极端121,柔性电路板12上还形成有连接臂123,连接臂12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包的温度、电压等信号向外传输的连接器124。凹槽211的底面形成有开口212,柔性电路板12的负极端121穿过开口212以与第一铜排22的第一端部221相连,柔性电路板12的正极端122穿过开口212以与第三铜排24的第一端部241相连,连接臂123穿过开口212以使连接器124与信息采集器26相连。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如图5所示,该电池包包括电池组10、电池包外壳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电池组10容纳在电池包外壳主体内,电池包外壳主体与电池动力引出集成结构中的端板21构成电池包外壳,电池组10包括若干单体电池11及动力连接片125,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11之间通过动力连接片125串联或并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外壳主体呈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端板21连接在电池包外壳主体的开口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外壳主体和端板21还可以具有其他适当的形状或结构。

电池包外壳主体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电池包外壳主体可以包括上壳体30和下壳体40,上壳体30的下端和前端开放,下壳体40的上端和前端开放,上壳体30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1,下壳体40的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五安装孔41,第四安装孔31与第五安装孔4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上壳体30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六安装孔32,下壳体40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七安装孔42,端盖21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4,第六安装孔32和第七安装孔42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三安装孔214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