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212发布日期:2018-08-04 15:0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以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而被广泛使用。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载体,然而传统中充电桩设置模式单一,充电过程中仅仅是依靠充电端头与充电端部插接时的摩擦力保持不动状态,如果不小心碰触到充电端头或是受拉扯充电线的影响匀有可能导致充电端头的脱落,从而造成充电中断现象,另外,传统中,充电端部内的导电片一般设置相对靠外,人为意外接触后容易发生触电的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充电桩体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所述固定座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相配合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中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右的插孔,所述充电插口中位于两个所述插孔之间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中设有端口朝左的螺旋孔,所述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端与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侧内壁中的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朝向所述插孔的端壁中相称设置有与所述插孔通连的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插孔的一端设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的第一斜切面,所述第二滑行块接近所述第一滑行槽的端面内设有传电片,所述插孔远离所述第二滑行槽的端壁内向外延长设置有通连槽,所述通连槽远离所述插孔的端壁中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给电块,所述通连槽中设有封盖装置,所述封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通连槽左侧端壁中且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行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通连槽左侧且与所述第三滑行槽以及所述插孔相互通连设置安置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伸进所述通连槽中的遮板,所述安置槽中通过转轴分别设置有外齿圈伸进所述第三滑行槽中的第一齿形轮以及外齿圈伸进所述插孔中的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一齿形轮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遮板底部的第一齿形条配合连接,所述充电端头左侧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柱,所述插柱中上下贯通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左侧的所述插柱外侧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齿形轮相配合的第二齿形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行槽左右端壁中相称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中滑行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行块固定连接的导块,所述导槽朝向所述第一滑行槽的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导块固定连接的拉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行槽右侧的所述插孔中设有与所述传电片电连的触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插口中位于上侧所述第三滑行槽左侧端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电转机电连的触控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柱左侧端设有第二斜切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切面配合的第三斜切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行块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侧,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斜切面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且与所述第三斜切面抵接,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第一滑行槽的一端完全收缩于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所述遮板右侧端伸进所述通连槽中,从而将所述给电块与外界隔离,进而可防止金属杆件插入插孔中与所述给电块接触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可大大提高充电安全性;

充电使用时,将所述插柱对准所述插孔并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左推动,所述插柱插入到所述插孔中并向左滑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齿形条可驱动所述第二齿形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形轮转动,所述第一齿形轮转动后可驱动所述遮板向左滑动,当所述充电端头左侧端面与所述充电插口右侧端面相抵时,所述锁孔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以及所述通连槽相互通连,与此同时所述遮板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三滑行槽中且所述遮板左侧端与所述触控器接触,所述触控器触发后可控制所述电转机驱动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右滑动时,所述第三斜切面可顶压所述第一斜切面,从而可使所述第二滑行块克服所述拉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二滑行块穿过所述锁孔后插入所述通连槽中,并使所述传电片与所述给电块接触,由于所述插柱在插入所述插孔的过程中可与所述触头接触,由此可使充电端头带电,可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

充电结束后,控制所述电转机反向运行,使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左滑动,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滑行块恢复到初始状态,此后,可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的过程中可驱动所述遮板向右滑动,从而可重新将所述通连槽封堵,由此所述给电块被隔离;

由于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电过程中,所述第二滑行块穿过所述锁孔后插入所述通连槽中,由此所述插柱被锁定与所述插孔中,从而可大大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时的稳定性,可防止意外断电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充电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固定座91上的充电桩体9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连接的充电端头40,所述固定座91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92,所述固定座91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40相配合的充电插口10,所述充电插口10中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右的插孔11,所述充电插口10中位于两个所述插孔11之间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行槽12,所述第一滑行槽12中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13,所述第一滑行块13中设有端口朝左的螺旋孔14,所述螺旋孔14中配合安装有螺旋杆141,所述螺旋杆141左侧端与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行槽12左侧内壁中的电转机16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12朝向所述插孔11的端壁中相称设置有与所述插孔11通连的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二滑行块17,所述第二滑行块17远离所述插孔11的一端设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12中的第一斜切面171,所述第二滑行块17接近所述第一滑行槽12的端面内设有传电片18,所述插孔11远离所述第二滑行槽的端壁内向外延长设置有通连槽19,所述通连槽19远离所述插孔11的端壁中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给电块25,所述通连槽19中设有封盖装置,所述封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通连槽19左侧端壁中且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行槽20以及设置于所述通连槽19左侧且与所述第三滑行槽20以及所述插孔11相互通连设置安置槽22,所述第三滑行槽20中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伸进所述通连槽19中的遮板21,所述安置槽22中通过转轴分别设置有外齿圈伸进所述第三滑行槽20中的第一齿形轮23以及外齿圈伸进所述插孔11中的第二齿形轮24,所述第一齿形轮23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遮板21底部的第一齿形条配合连接,所述充电端头40左侧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插孔11相配合的插柱41,所述插柱41中上下贯通设置有锁孔42,所述锁孔42左侧的所述插柱41外侧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齿形轮24相配合的第二齿形条43。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行槽左右端壁中相称设置有导槽27,所述导槽27中滑行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行块17固定连接的导块28,所述导槽28朝向所述第一滑行槽12的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导块28固定连接的拉簧29,所述拉簧29用于将所述第二滑行块17朝向所述第一滑行槽12拉伸,从而可使所述第一斜切面171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12中,并可使所述传电片18缩入所述第二滑行槽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行槽右侧的所述插孔11中设有与所述传电片18电连的触头110,从而可与所述插柱41接触并可使所述充电端头40带电。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充电插口10中位于上侧所述第三滑行槽20左侧端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电转机16电连的触控器26,所述触控器26用以控制所述电转机16开启。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柱41左侧端设有第二斜切面410,从而方便插入所述插孔11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行块13左侧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切面171配合的第三斜切面131。

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10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行块13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12左侧,在所述拉簧29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斜切面171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12中且与所述第三斜切面131抵接,所述第二滑行块17远离所述第一滑行槽12的一端完全收缩于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所述遮板21右侧端伸进所述通连槽19中,从而将所述给电块25与外界隔离。

充电使用时,将所述插柱31对准所述插孔11并将所述充电端头40向左推动,所述插柱31插入到所述插孔11中并向左滑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齿形条43可驱动所述第二齿形轮24以及所述第一齿形轮23转动,所述第一齿形轮23转动后可驱动所述遮板21向左滑动,当所述充电端头40左侧端面与所述充电插口10右侧端面相抵时,所述锁孔42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以及所述通连槽19相互通连,与此同时所述遮板21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三滑行槽20中且所述遮板21左侧端与所述触控器26接触,所述触控器26触发后可控制所述电转机16驱动所述第一滑行块13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行块13向右滑动时,所述第三斜切面131可顶压所述第一斜切面171,从而可使所述第二滑行块17克服所述拉簧29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二滑行块17穿过所述锁孔42后插入所述通连槽19中,并使所述传电片18与所述给电块25接触,由于所述插柱31在插入所述插孔11的过程中可与所述触头110接触,由此可使充电端头40带电,可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

充电结束后,控制所述电转机16反向运行,使所述第一滑行块13向左滑动,在所述拉簧29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滑行块恢复到初始状态,此后,可将所述充电端头40向右拔出,所述充电端头40向右拔出的过程中可驱动所述遮板21向右滑动,从而可重新将所述通连槽19封堵,由此所述给电块25被隔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行块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左侧,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斜切面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且与所述第三斜切面抵接,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第一滑行槽的一端完全收缩于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所述遮板右侧端伸进所述通连槽中,从而将所述给电块与外界隔离,进而可防止金属杆件插入插孔中与所述给电块接触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可大大提高充电安全性;

充电使用时,将所述插柱对准所述插孔并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左推动,所述插柱插入到所述插孔中并向左滑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齿形条可驱动所述第二齿形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形轮转动,所述第一齿形轮转动后可驱动所述遮板向左滑动,当所述充电端头左侧端面与所述充电插口右侧端面相抵时,所述锁孔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以及所述通连槽相互通连,与此同时所述遮板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三滑行槽中且所述遮板左侧端与所述触控器接触,所述触控器触发后可控制所述电转机驱动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右滑动,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右滑动时,所述第三斜切面可顶压所述第一斜切面,从而可使所述第二滑行块克服所述拉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二滑行块穿过所述锁孔后插入所述通连槽中,并使所述传电片与所述给电块接触,由于所述插柱在插入所述插孔的过程中可与所述触头接触,由此可使充电端头带电,可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

充电结束后,控制所述电转机反向运行,使所述第一滑行块向左滑动,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滑行块恢复到初始状态,此后,可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的过程中可驱动所述遮板向右滑动,从而可重新将所述通连槽封堵,由此所述给电块被隔离;

由于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电过程中,所述第二滑行块穿过所述锁孔后插入所述通连槽中,由此所述插柱被锁定与所述插孔中,从而可大大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时的稳定性,可防止意外断电现象的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