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5374发布日期:2018-08-21 08:1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电池连接器是其内部常用的部件之一,电池连接器用于实现电池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电池连接器固定在壳体和电路板之间后,再打上螺钉以将电池连接器固定在手机中,申请人在组装电池连接器时发现以下缺陷:螺钉极易掉落到电池连接器所在的空间,而由于电池连接器与电池处于同一个空间,掉落的螺钉可能会挤压到电池,使得电池起鼓,漏液,甚至起火爆炸,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包括承载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避空区,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承载板形成环绕所述第一避空区的第一收容区和第二收容区,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勾部、下压部和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和所述第二卡勾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区和所述第二收容区中,所述下压部和所述承载板上对准所述第一避空区的部分形成用于容置电池连接器的空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通过将第一支架固定于承载板上,第二支架卡勾于第一支架上,使得第二支架的下压部能够与承载板形成容置电池连接器的空间,即使得电池连接器能够稳固的固定于承载板上,从而提供了一种固定较佳的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连接器与承载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另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另一种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固定架构的另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再一种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固定架构的另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固定结构增设一种紧固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固定结构增设另一种紧固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电子组件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

该电子设备100包括电池连接器50和电池连接器50的固定结构10,其中,为了便于描述,文中所指的固定结构10为电池连接器50的固定结构10。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2,电池连接器50用以建立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60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具体的,电池连接器50包括相插接的公座51和母座52,母座52焊接于电路板上,实现母座52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公座51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至电池60,如此,当公座51与母座52插接在一起时,则电池60能够为电路板供电,对应的,电路板能够读取电池60的数据。

其中,由于公座51与母座52为插接关系,容易松脱,导致电路板和电池60之间的连接不稳定,故本申请的固定结构10用于保持电池连接器50中的公座51与母座52的紧密插接,提高电池连接器50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3至图8,固定结构10包括承载板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固定于所述承载板1上,所述第一支架2具有第一避空区21,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承载板1形成环绕所述第一避空区21的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所述第二支架3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勾部31、下压部32和第二卡勾部33,所述第一卡勾部31和所述第二卡勾部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区d1和所述第二收容区d2中,所述下压部32和所述承载板1上对准所述第一避空区21的部分形成用于容置电池连接器50的空间。

该固定结构10通过将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上,第二支架3卡勾于第一支架2上,从而使得第二支架3中的下压部32与承载板1之间形成容置电池连接器50的空间,如此,当电池连接器50位于该空间时,则由于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卡勾关系,下压部32会施加压力至电池连接器50上,使得电池连接器50中的公座51和母座52保持紧密的插接。

该固定结构10通过卡勾的方式固定,即避免了通过螺钉的方式固定,提高了安全性,又利于电池连接器50的拆装。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承载板1为电路板。承载板1即作为与第二支架3配合用于固定电池连接器50,还与电池连接器50直接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大致呈长条形,其整体尺寸大于母座52的尺寸,以使得下压部32设置于母座52上时,能够将母座52整个覆盖住,即整个母座52上都受到来自下压部32的下压力,以保证母座52各个部分与公座51之间的紧密插接。卡勾部弯折连接于下压部32上,其中,第一卡勾部31与第二卡勾部33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上,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后,部分贴设于承载板1上,部分与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收容区,该收容区位于避空区的周侧,以便于与后续的第二支架3上的卡勾部配合,以使第二支架3能够固定于第一支架2上,下压部32与焊接部11之间形成容置电池连接器50的空间,其中下压部32给予电池连接器50的母座52的下压力来自卡勾部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扣接。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第一支架2上开设螺钉孔,通过将螺钉穿过第一支架2上的螺钉孔与承载板1固定,实现将第一支架2较佳的固定于承载板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还可以直接焊接于承载板1上。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第一支架2上开设第一避空区21,承载板1上对准第一避空区21的部分即承载板1与电池连接器50的焊接部11,第一避空区21的存在使得电池连接器50的公座51能够直接焊接于承载板1上的焊接部11。

具体的,请参照图3,第一支架2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s1、第二边s2和第三边s3,第一边s1与所述第三边s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s1、第二边s2和第三边s3围接形成的区域为第一避空区21。即第一避空区21大致呈u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避空区21还可以圆形、方形等。

可以理解的,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一边s1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收容区d1;所述第一支架2还具有第二避空区22,所述第二避空区22的边缘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收容区d2,所述第二支架3的第二卡勾部33能够在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中活动以伸入所述第二收容区d2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避空区21的第一边s1与承载板1间隔形成第一收容区d1,以使第一卡勾部31能够伸入第一收容区d1中,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

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为所述承载板1远离所述第一边s1的边缘处开设的类似u形槽形成,第二避空区22具有第四边s4,该第四边s4与所述第一边s1并排设置,且所述第四边s4靠近所述第三边s3,第二避空区22的第四边s4与承载板1间隔形成第二收容区d2,以使得第二卡勾部33能够伸入第二收容区d2中,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

其中,由于第二避空区22的存在,为第一支架2提供的滑动空间,具体的,第二支架3在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时,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分别伸入第一避空区21和第二避空区22,第二卡勾部33朝着靠近第三边s3的方向滑动,即可使第一卡勾部31滑动至第一收容区d1,第二卡勾部33则伸入第二收容区d2,实现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反之,第二支架3需要拆装时,只需要使得第二卡勾部33朝着远离第三边s3的方向滑动,即可使得第一卡勾部31画出第一收容区d1,从而将第二支架3从第一支架2上取下。

所述第一卡勾部31包括第一段31a和第二段31b,所述第一段31a弯折连接于所述下压部32的边缘上,所述第二段31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1a上,且所述第二段31b的端部朝着远离所述第二卡勾部33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区d1中;所述第二卡勾部33包括第三段33a和第四段33b,所述第三段33a弯折连接于所述下压部32的边缘上,所述第四段33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三段33a上,所述第四段33b与所述第二段31b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四段33b位于所述第二收容区d2中。

即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皆成l形,在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后,所述第二段31b伸入第一收容区d1,所述第四段33b伸入第二收容区d2。

上述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的形成通过滑动第二支架3即可实现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安装便利。

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6,所述第一支架2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避空区21两侧的第二避空区22和第三避空区23,所述第二避空区22的边缘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收容区d2,所述第二支架3的第二卡勾部33能够在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中活动以伸入所述第二收容区d2中,所述第一支架2围接形成所述第三避空区23的部分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设置形成第一收容区d1。

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为所述承载板1远离所述第一边s1的边缘处开设的类似u形槽形成,第二避空区22具有第四边s4,该第四边s4与所述第一边s1并排设置,且所述第四边s4靠近所述第三边s3,第二避空区22的第四边s4与承载板1间隔形成第二收容区d2,以使得第二卡勾部33能够伸入第二收容区d2中,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

所述第三避空区23为所述承载板1靠近所述第一边s1的部分镂空形成,第三避空区23具有第五边s5,该第五边s5与第一边s1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五边s5靠近所述第一边s1。第三避空区23的第五边s5与承载板1间隔形成第一收容区d1,以使得第一卡勾部31能够伸入第一收容区d1中,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

即第二支架3的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分别横跨第一避空区21与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扣接。

所述第一卡勾部31包括第一段31a和第二段31b,所述第一段31a弯折连接于所述下压部32的边缘上,所述第二段31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1a上,且所述第二段31b的端部朝着远离所述第二卡勾部33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区d1中;所述第二卡勾部33包括第三段33a和第四段33b,所述第三段33a弯折连接于所述下压部32的边缘上,所述第四段33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三段33a上,所述第四段33b与所述第二段31b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四段33b位于所述第二收容区d2中。

即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皆成l形,在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相扣接后,所述第二段31b伸入第一收容区d1,所述第四段33b伸入第二收容区d2。

上述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的形成通过滑动第二支架3即可实现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安装便利。

再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8,所述第一边s1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收容区d1,所述第二边s2与所述承载板1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收容区d2。

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皆利用第一避空区21与承载板1的位置关系形成。

所述第一卡勾部31与所述第二卡勾部3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勾部31包括第一段31a和第二段31b,所述第一段31a弯折连接于所述下压部32的边缘上,所述第二段31b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1a上,且所述第二段31b的端部朝着远离所述第二卡勾部33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区d1中。

即整个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形成的截面形状类似“几”形。在需要将第二支架3扣接于第一支架2上时,只需要挤压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使二者相互靠近,以伸入第一避空区21中,接着松开对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的挤压,使得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分别深入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中。

上述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的结构形成完全利用了第一避空区21与承载板1的位置关系形成,进一步优化了结构。

所述电子设备100通过将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上,第二支架3卡勾于第一支架2上,使得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能够与承载板1形成容置电池连接器50的空间,即使得电池连接器50能够稳固的固定于承载板1上,从而提供了一种固定较佳的固定结构10。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9至图10,所述电池连接器50的固定结构10还包括紧固件4,所述紧固件4位于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中,且所述紧固件4抵接于所述第二卡勾部33。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设置紧固件4于第二避空区22中,进一步保证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0还具有中框70,中框70设置于承载板1的边缘上,且中框70封闭第二避空区22的开口,使得第二避空区22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以使近紧固件4能够嵌设于其中。

紧固件4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述紧固件4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紧固件4塞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第二避空区22中。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为块状。紧固件4嵌设于第二避空区22中,即紧固件4抵接于第二支架3围接形成第二避空区22的边缘和中框70上,给予第二卡勾部33和第一卡勾部31始终沿着第四边s4至第一边s1的方向的力,进一步保证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0,紧固件4的材质为硅胶,在保证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之外,紧固件4还可以将第二支架3上的热量传递至中框70上,起到散热的作用。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4包括压板41和凸设于所述压板41上的凸起42,所述压板41压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上,所述凸起42位于所述第二避空区22中。

本实施例中,压板41的尺寸略大于下压部32的尺寸,以使压板41设置于下压部32上时,压板41能够完全将下压部32覆盖住,对第二支架3起到进一步的遮盖的作用。凸起42嵌设于第二避空区22中,即凸起42抵接于第二支架3围接形成第二避空区22的边缘和中框70上,给予第二卡勾部33和第一卡勾部31始终沿着第四边s4至第一边s1的方向的力,进一步保证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

该紧固件4的结构既利用了凸起42来保证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的扣接,还利用了凸起42嵌设于第二避空区22中的力,使得压板41进一步提高下压力至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上,进一步保证电池连接器50的紧密插接。

电子设备100开始装配时,首先需要将电池连接器50的公座51焊接于焊接部11上,接着将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上,紧接着将电连接有电池60的母座52插接于公座51上;再将第二支架3的第一卡勾部31和第二卡勾部33分别扣接于第一收容区d1和第二收容区d2中,以使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提供下压力至母座52上,保证母座52与公座51之间的紧密插接;最后将紧固件4嵌设于第二避空区22中。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连接器50的固定结构10和电子设备100通过将第一支架2固定于承载板1上,第二支架3卡勾于第一支架2上,使得第二支架3的下压部32能够与承载板1形成容置电池连接器50的空间,即使得电池连接器50能够稳固的固定于承载板1上,从而提供了一种固定较佳的固定结构10。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