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7683发布日期:2018-10-19 19:1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感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结构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将磁能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结构具有一定的电感,电感是线圈内通过交流电流时,线圈产生交变磁通,线圈的磁通量与产生交变该磁通的电流之比。

在设计制造电感结构的过程中,由于铁氧体功率电感原理的限制,在铁氧体中设计电感气隙。当电感结构中的线圈通电时,电感结构中的线圈产生的电感存储于电感结构中,但是由于电感结构中的铁氧体存在电感气隙,存储在电感结构中的电感会通过该电感气隙产生电感漏磁,电感漏磁导致的近场干扰,近场干扰影响了其他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结构,用于将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磁芯中,减少电感漏磁,从而降低电感漏磁导致的近场干扰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感结构,该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线圈,其中,线圈包括线圈主体和线圈引脚,第一磁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凹槽中,线圈主体位于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所形成的空间中,线圈引脚与第一磁芯连接。由第一方面可见,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磁芯中,降低了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之间的电感气隙的面积,从而减少了电感漏磁,降低了电感漏磁的造成的近场干扰的风险。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磁芯为楔形,第一凹槽设置有与第二磁芯相匹配的楔形凹槽,第二磁芯与楔形凹槽的相对面之间存在电感气隙,电感气隙的宽度随着第二磁芯插入楔形凹槽的深度而减小。由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磁芯设置为楔形,通过管控第二磁芯插入第一磁芯的深度来控制电感气隙的宽度,从而可以灵活的控制电感气隙的宽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电感气隙包括第一气隙边缘,线圈引脚的底面与第一气隙边缘所在的平面位于同一平行平面,线圈引脚用于连接印刷线路板pcb,线圈与pcb形成回路。由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将线圈引脚的底面连接pcb板,从而使得pcb与线圈形成回路,可以将从第一电感气隙漏出的电感被束缚在pcb与线圈形成回路中,减少了电感漏磁。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电感气隙还包括第二气隙边缘和第三气隙边缘,线圈引脚包括第一线圈引脚和第二线圈引脚,第二气隙边缘与第一线圈引脚的侧面相对,第三气隙边缘与第二线圈引脚的侧面相对。由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中,第一气隙边缘与第一线圈引脚的侧面相对,使得从第一气隙边缘漏出的电感可以被束缚在在pcb与线圈形成回路中,第二气隙边缘与第二线圈引脚的侧面相对,使得从第二气隙边缘漏出的电感可以被束缚在pcb与线圈形成回路中,减少了电感漏磁。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磁芯设置有第二凹槽,线圈主体容置于第二凹槽中。由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线圈主体容置于第二磁芯的第二凹槽中,提供了多种安装线圈主体的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之间的电感气隙设置有介质,介质用于调整电感气隙的宽度。由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在电感气隙中设置有介质,可以通过该介质调整电感气隙的宽度,从而提高了电感气隙的宽度的精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磁芯中与第二磁芯相对的第一相对面设置有介质和/或第二磁芯中与第一磁芯相对的第二相对面设置有介质。由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在电感气隙设置介质的方式,提升了本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线圈引脚的底面与第二磁芯的底面的朝向相同。由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可见,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线圈引脚时,将线圈引脚的底面与第二磁芯的底面安装在同一方向,提供了多种不同结构的电感结构。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线圈引脚的底面与第二磁芯的底面垂直。由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可见,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线圈引脚时,将线圈引脚的底面与第二磁芯的底面垂直安装,提供了多种不同结构的电感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电感结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中,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磁芯的第一凹槽中,降低了电感气隙的面积,从而减少了电感漏磁,降低了电感漏磁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干扰;另外,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磁芯的第一凹槽中,线圈主体位于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所形成的空间中,即第一磁芯可以灵活的插入或者拔出第二磁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线圈主体安装于第一磁芯中,再将第二磁芯插入第一磁芯中,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灵活设计线圈的形状,扩展了电感结构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芯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芯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一个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芯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芯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结构,用于将第二磁芯容置于第一磁芯中,减少电感漏磁,从而降低电感漏磁导致的近场干扰的风险。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感结构中的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可以是由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101、第二磁芯102和线圈103。

其中,请参考图2,图2为第一磁芯101的一个结构示意图,第一磁芯101设置有第一凹槽1011,第一凹槽1011可容置第二磁芯102;请参考图3,图3为线圈103的一个结构示意图,线圈103包括线圈主体1031和线圈引脚1032;图4为第二磁芯102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磁芯102可容置于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中,线圈主体1031位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所形成的空间中,线圈引脚1032与第一磁芯101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的结构可以是楔形,具体请参考图4,楔形结构的第二磁芯102可容置于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可以是楔形,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磁芯102的结构还可以是它类型的结构,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仅以第二磁芯102为楔形作为例子进行举例说明。

对应地,当第二磁芯102的结构为楔形时,第一凹槽1011设置有与第二磁芯102相匹配的楔形滑槽10111;该楔形滑槽10111与楔形的第二磁芯102相匹配,即第二磁芯102可以在楔形滑槽10111中插入或者拔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磁芯102可以完全容置于楔形滑槽10111,也可以部分容置于楔形滑槽10111。当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滑槽10111中时,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形成电感气隙501。请参考图5,图5为电感结构的一个横截面示意图,该横截面示意图包括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之间的电感气隙501,其中,电感气隙501的宽度为r;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滑槽10111时,可以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滑槽10111的深度来控制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地,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滑槽10111越深,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就越小,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滑槽10111越浅,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就越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灵活地管控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

可选地,请参考图6,图6为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该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该介质601可以是玻璃珠胶,还可以是其他介质,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介质601可以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地,在电感气隙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该目标宽度可以是设计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芯101或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在生产中存在公差导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与目标宽度存在误差,本实例中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即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中设置介质来减小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下面以玻璃珠胶作为介质601为例,对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进行说明,具体地,可以在第二磁芯102的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其中第二相对面1021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第一磁芯101的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其中第一相对面1013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和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均涂有玻璃珠胶,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相对面1013为第一磁芯101中与第二磁芯102相对的面;如图4所示,第二相对面1021为第二磁芯102中与第一磁芯101相对的面,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示出一个第二相对面1021,在实际中,第二磁芯102中可以包括多个与第一磁芯101相对的第二相对面1021。

下面对于该电感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7所示,首先将第一磁芯101倒置,使得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朝上。

其次,安装线圈103,具体地,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一凹槽1011的底部,线圈引脚1032与第一磁芯101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线圈主体1031与线圈引脚1032可以是一个整体的结构,线圈主体1031与线圈引脚1032也可以是组合式的结构,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中,以线圈主体1031与线圈引脚1032作为整体结构进行描述。

再次,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滑槽10111中,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线圈主体1031的空间,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的相对面之间存在电感气隙501。

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示意图,图8所示的实施例示意图为图7所述的安装步骤所形成的安装结构图,其中,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电感气隙501,该电感气隙501包括第一气隙边缘5011、第二气隙边缘5012和第三气隙边缘5013,需要说明的是,线圈引脚1032包括第一线圈引脚10321以及第二线圈引脚10322,第一气隙边缘5011为电感气隙501中与底面801朝向相同的边缘,第二气隙边缘5012为电感气隙501中与第一线圈引脚13021相对的边缘,第三气隙边缘5013为电感气隙501中与第二线圈引脚13022相对的边缘。其中,第一气隙边缘5011所在的平面与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位于同一平行面,线圈引脚的底面801与外接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连接,使得线圈与pcb形成回路,从而使得从第一气隙边缘5011漏出的电感被pcb束缚在回路中;第二气隙边缘5012与第一引脚10321的侧面相对,从而使得从第二气隙边缘5012漏出的电感被第一引脚10321的侧面束缚回路在中;第三气隙边缘5013与第二引脚10322的侧面相对,从而使得从第三气隙边缘5013漏出的电感被第二引脚10322的侧面束缚在回路中。因此,从电感气隙漏出的电感被束缚在的线圈与pcb形成回路中,减少了电感的外漏,降低了近场干扰的风险。

本实施中,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面积,减少了电感漏磁;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并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所形成的空间中,可以灵活设计线圈主体1031的形状;线圈引脚的底面801与pcb相连所形成的回路将通过电感气隙501外漏的电感束缚在回路当中,使得从电感气隙501漏出的电感无法外漏至电感结构之外,降低了电感漏磁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干扰。另外,电感气隙设置有介质,通过管控楔形的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请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101、第二磁芯102和线圈103。

其中,请参考图10,图10为第二磁芯102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第二磁芯102的结构为楔形,其中,第二磁芯102包括第二凹槽1022,其中第二凹槽1022用于安装线圈主体1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022的结构与线圈主体1031相匹配。

请参考图11,图11为第一磁芯10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第一磁芯101设置有第一凹槽1011,第一凹槽1011为与第二磁芯102相匹配的楔形凹槽,第一凹槽1011可容置第二磁芯102。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103的结构与前述图3所示的线圈103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中,第一磁芯101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时,与第二磁芯102形成的空间,该空间包括第二凹槽1022,线圈主体1031位于第二凹槽1022中,线圈引脚1032与第一磁芯1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之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之间的形成电感气隙501。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感气隙501可设置介质,该介质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请参考图12,图12为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该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该介质601可以是玻璃珠胶,还可以是其他介质,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介质601可以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地,在电感气隙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该目标宽度可以是设计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芯101或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在生产中存在公差导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与目标宽度存在误差,本实例中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即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中设置介质来减小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下面以玻璃珠胶作为介质601为例,对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进行说明,具体地,可以在第二磁芯102的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也可以在第一磁芯101的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还可以在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和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均涂有玻璃珠胶。

下面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感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的另一安装示意图。

如图13所示,首先放置第二磁芯102,使得第二磁芯102的第二凹槽1022朝上。

其次,安装线圈103,具体地,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二凹槽1022中,其中,第二磁芯102的第一侧面与第一线圈引脚10321相对,第二磁芯102的第二侧面与第二线圈引脚10322相对。

再次,将安装有线圈103的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中,其中,第二磁芯102与第一凹槽1011相匹配,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的相对面之间存在电感气隙501,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一磁芯10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线圈引脚1032用于连接pcb,pcb与线圈103形成回路。

本实施中,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面积,减少了电感漏磁,降低了电感漏磁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干扰;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中,并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所形成的空间中,可以灵活设计线圈103的形状;另外,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通过管控楔形的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深度调整电感气隙511的宽度r,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4所示,该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101、第二磁芯102和线圈103。

其中,第一磁芯10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前述图2、第二磁芯10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前述图3,线圈103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前述图4,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中,线圈主体1031位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所形成的空间中,线圈引脚1032与第一磁芯101连接,其中,第一线圈引脚10321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侧面相对,第二线圈引脚10322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另一侧面相对,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二磁芯102的底面的朝向相反,如图14中,第二磁芯102的底面朝上,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朝下,即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二磁芯102的底面的朝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之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之间的形成电感气隙501。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感气隙501可设置介质,该介质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请参考图15,图15为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该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该介质601可以是玻璃珠胶,还可以是其他介质,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介质601可以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地,在电感气隙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该目标宽度可以是设计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芯101或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在生产中存在公差导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与目标宽度存在误差,本实例中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即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中设置介质来减小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下面以玻璃珠胶作为介质601为例,对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进行说明,具体地,可以在第二磁芯102的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也可以在第一磁芯101的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还可以在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和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均涂有玻璃珠胶。

下面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感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6,图1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的另一安装示意图。

如图16所示,首先将第一磁芯101倒置,使得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朝上。

其次,安装线圈103,具体地,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一凹槽1011的底部,第一线圈引脚10321以及第二线圈引脚10322分别与第一磁芯101相连接,其中,第一线圈引脚10321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侧面相对,第二线圈引脚10322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另一侧面相对,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二磁芯102的底面的朝向相反。

再次,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滑槽10111中,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线圈主体1031的空间,第二磁芯102的底面与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的朝向相反,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的相对面之间存在电感气隙501。

本实施中,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面积,减少了电感漏磁,降低了电感漏磁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干扰;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中,并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所形成的空间中,可以灵活设计线圈主体1031的形状;另外,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通过管控楔形的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7所示,该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101、第二磁芯102和线圈103。

其中,第一磁芯101的结构与前述图2所示的结构类似、第二磁芯10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前述图3,线圈103的结构与前述图4所示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中,楔形的第二磁芯102与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相匹配,线圈主体1031位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所形成的空间中,线圈引脚1032与第一磁芯101连接,其中,第一线圈引脚10321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侧面相对,第二线圈引脚10322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另一侧面相对,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二磁芯102的底面的垂直,例如图17所示,第二磁芯102的底面向左,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朝下,即第二磁芯102的底面与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102容置于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之后,第一磁芯101与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之间的形成电感气隙501。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感气隙501可设置介质,该介质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请参考图18,图18为电感结构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该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该介质601可以是玻璃珠胶,还可以是其他介质,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介质601可以用于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具体地,在电感气隙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该目标宽度可以是设计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芯101或第二磁芯102的相对面在生产中存在公差导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与目标宽度存在误差,本实例中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设置介质601,并通过管控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使得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达到目标宽度。即可以通过在电感气隙501中设置介质来减小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下面以玻璃珠胶作为介质601为例,对电感结构的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进行说明,具体地,可以在第二磁芯102的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也可以在第一磁芯101的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还可以在第二相对面1021涂上玻璃珠胶和第一相对面1013涂有玻璃珠胶均涂有玻璃珠胶。

下面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感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9,图1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结构的另一安装示意图。

如图19所示,首先放置第一磁芯101,使得第一磁芯101的第一凹槽1011向左。

其次,安装线圈103,具体地,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一凹槽1011的底部,第一线圈引脚10321以及第二线圈引脚1032分别与第一磁芯101相连接,其中,第一线圈引脚10321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侧面相对,第二线圈引脚10322的侧面与第一磁芯101的另一侧面相对,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与第二磁芯102的底面的垂直。

再次,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磁芯101的楔形滑槽10111中,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线圈主体1031的空间,第二磁芯102的底面与线圈引脚1032的底面801垂直,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的相对面之间存在电感气隙501。

本实施中,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面积,减少了电感漏磁,降低了电感漏磁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干扰;将第二磁芯102插入第一凹槽1011的楔形凹槽10111中,并将线圈主体1031安装于第二磁芯102与第一磁芯101所形成的空间中,可以灵活设计线圈主体1031的形状;另外,电感气隙501设置有介质601,通过管控楔形的第二磁芯102插入楔形凹槽10111的深度调整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降低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误差,提升了电感气隙501的宽度r的精度。

上面从电感结构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电子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开关电源,也可以是电源供应器或计算机,还可以是其他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图1、图8、图9、图14或图17分别对应电感结构。该电感结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考上述图1、图8、图9、图14或图17分别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