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结合显示屏的旋钮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2939发布日期:2018-09-29 02:40阅读:18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载多媒体的旋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结合显示屏的旋钮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内部电子产品都通过旋钮或者按键操作,但是随着大尺寸显示屏在汽车内部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内饰造型对旋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由于在触摸显示屏幕上难以实现旋钮或者按键这样的传统结构的物理手感,并且在屏幕上实现其功能无法盲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无法完全使用显示屏触摸取代传统的旋钮或者按键结构。

传统的旋钮本身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且旋钮中心一般还配有按键,一般是整体装配在面板上或pcba上,表面的盖板需整体漏空处理,这将会占用非常大的空间,而在大尺寸显示屏上,因为显示屏幕的限制,不便于为旋钮开孔。因此常规结构,一般需要避开显示屏位置,无法布置得离显示屏显示区域特别近,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旋钮组件与按键组件所需的空间大大减少,能够运用与许多显示屏近距离配合以及通过较少的机械料实现旋钮与按键的配合,大大减少成本的新型的结合显示屏的旋钮按键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结合显示屏的旋钮按键结构,包括显示面板、圆筒状旋钮支架以及套在所述旋钮支架外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上,旋钮支架底端设有穿过显示面板的定位结构;所述旋钮支架内设有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压部、圆环状按压支架和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固定安装在旋钮支架内,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面和与按压面连接的按压块,所述按压支架上设有套住轻触开关的开关槽和与按压块配合的按压槽;

所述按压槽为倒直角梯型结构,所述按压块下压时的下压力作用在按压槽的斜面上,使按压支架发生旋转运动,开关槽的一面挤压轻触开关,实现开关导通。

优选的,所述按压部还包括与按压面连接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支架上设有与按压柱相配合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槽的侧面接触,另一端与按压柱接触,当下压力消失时,复位弹簧复位,从而按压支架复位,进而整个按键组件复位。

优选的,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内设有传动齿轮和与传动齿轮配合的滚珠单元。

优选的,所述滚珠单元包括滚珠、弹簧和滚珠支架,所述滚珠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滚珠和弹簧抵接,并通过金属片将滚珠和弹簧压制在安装槽内,所述滚珠与传动齿轮咬合,传动齿轮与滚珠相配合,当转动旋钮时,滚珠受到传动齿轮的轮齿挤压,向外或向内运动,弹簧受到的压力变大或变小,弹簧对滚珠支架的力变大或变小,从而产生手感,这样将手感结构横放,大大减小了旋钮空间。

优选的,所述旋钮内还设有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所述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上间隔设置有遮挡块;所述显示面板背面设有光电检测开关,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呈u型,光电检测开关的触发位置设置在所述光电检测开关的两侧边之间,所述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的遮挡块在转动时间断遮挡所述触发位置,达到旋转幅度识别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旋钮顶部设有装饰面环,提高整体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旋钮支架背面设有pcb电路板,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和轻触开关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后通过螺钉固定在显示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旋钮支架背面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贴合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提高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钮组件通过卡扣与旋钮支架扣合在一起,提高整体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将按压部的上下压力转为旋转力,使旋钮组件与按键组件所需的空间大大减少,相比普通旋钮加按键结构所需约50mm的深度,本发明仅仅需要约10mm,且需要的开孔面积大大减小,能够运用于许多与显示屏近距离配合的情况;

2、旋钮组件实现将旋钮悬浮于显示屏盖板上而不需要改变常规显示屏的结构,旋钮中间漏空,可看见显示屏显示的信息,更好地将显示内容整合到主显示屏上,体现显示操控一体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旋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钮组件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滚珠单元正视图;

图6为滚珠单元背视图;

图7为按键组件与旋钮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按压部、按压支架和轻触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9为按键组件结构的仰视图;

图10为旋钮组件、按键组件和旋钮支架组装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旋钮支架的仰视图;

其中,1为显示面板;2为旋钮支架;3为旋钮组件;31为旋钮;32为传动齿轮;33为滚珠单元;331为滚珠;332为弹簧;333为滚珠支架;334为金属片;3331为安装槽;34为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341为遮挡块;35为装饰面环;4为定位结构;5为按键组件;51为按压部;511为按压面;512为按压块;513为按压柱;52为按压支架;521为开关槽;522为按压槽;523为弹簧槽;53为轻触开关;54为复位弹簧;6为光电检测开关;7为pcb电路板;8为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结合显示屏的旋钮按键结构,包括显示面板、圆筒状旋钮支架以及套在所述旋钮支架外的旋钮组件,其中显示面板为设置在车载多媒体显示模组表面的一块透明面板,其可以起到保护显示模组的功能,同时,也可集成触摸功能,具体的,旋钮支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上,旋钮支架底端设有穿过显示面板的定位结构。

旋钮支架内设有按键组件,如图7-图9所示,按键组件包括按压部、圆环状按压支架和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固定安装在旋钮支架内,按压部包括按压面和与按压面连接的按压块,按压支架上设有套住轻触开关的开关槽和与按压块配合的按压槽;按压槽为倒直角梯型结构,按压块下压时的下压力作用在按压槽的斜面上,使按压支架发生旋转运动,开关槽的一面挤压轻触开关,实现开关导通,从而实现按键功能。

另外,按压部还包括与按压面连接的按压柱,按压支架上设有与按压柱相配合的弹簧槽,弹簧槽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槽的侧面接触,另一端与按压柱接触,当下压力消失时,复位弹簧复位,从而按压支架复位,进而整个按键组件复位,具体的,在按压块下压时,按压块的下压力作用在按压槽的斜面上,使按压支架发生旋转运动,导通开关,同时弹簧槽内的复位弹簧受到按压柱的挤压,而当下压力消失时,此时复位弹簧不仅没有受到按压柱的挤压,同时其自身的弹力作用在按压支架上,使按压支架复位,从而使得整个按键组件复位。

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旋钮内设有传动齿轮和与传动齿轮配合的滚珠单元,如图5和图6所示,滚珠单元包括滚珠、弹簧和滚珠支架,滚珠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滚珠和弹簧抵接,并通过金属片将滚珠和弹簧压制在安装槽内,滚珠与传动齿轮咬合,传动齿轮与滚珠相配合,当转动旋钮时,滚珠受到传动齿轮的轮齿挤压,向外或向内运动,弹簧受到的压力变大或变小,弹簧对滚珠支架的力变大或变小,从而产生手感,这样将手感结构横放,大大减小了旋钮空间。

其中,旋钮内还设有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上间隔设置有遮挡块;显示面板背面设有光电检测开关,光电检测开关呈u型,光电检测开关的触发位置设置在光电检测开关的两侧边之间,其中一侧边设置发射模块,另一侧边设置接收模块,旋钮信号输出遮光环的遮挡块在转动时间断遮挡所述触发位置,从而识别不同方向波动,最终达到旋转幅度识别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旋钮顶部还设有装饰面环,提高整体美观性,另外,旋钮支架背面设有pcb电路板,光电检测开关和轻触开关设置在pcb电路板上,定位结构穿过显示面板后通过螺钉固定在显示面板上,相应的,显示面板设有与螺钉配合的螺孔,为了提高整体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旋钮支架背面还设有双面胶,如图11所示,双面胶贴合在显示面板上,同时旋钮组件通过卡扣与旋钮支架扣合在一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