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5204发布日期:2018-10-12 22:30阅读:18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装
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自其商业化以来,迅速应用在各类电子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领域。目前随着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芯体积越来越大,但为了保持电池体积较小,壳体尺寸却不能变大。电芯与壳体之间能够留有的间隙越来越小,因此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产品的加工都是存在误差的,因此无法保证每个产品的尺寸都是一致的。在电芯入壳的过程中,当要将因加工误差而尺寸偏大的电芯插入因加工误差而尺寸偏小的壳体时,时常会发生电芯不能入壳的情况。目前行业内的解决方法是将壳体设计成锥形,并使得用于插入电芯的开口处较大,当将电芯入壳后,再将壳体的开口处进行缩口,但是这种方法不但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而且容易对壳体的镀层造成破坏,导致不良品率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易且能够保证产品的良品率的用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测量n个电芯中每个电芯的直径;s2:计算所述步骤s1中所有电芯的直径的中值x;s3:根据中值x对所述电芯进行分类,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x的为a类电芯,直径小于平均值的为b类电芯;s4:测量n个壳体中每个壳体的直径;s5:计算所述步骤s4中所有壳体的直径的中值y;s6:根据中值y对所述壳体进行分类,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y的为c类壳体,直径小于中值y的为d类壳体;s7:将a类电芯和c类壳体逐一配对,将b类电芯和d类壳体逐一配对。作为优选,n大于或等于30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n个电芯根据其直径的中值分类,将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的电芯分为a类,将直径小于中值的电芯分为b类,并将n个壳体根据其直径的中值分类,将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的壳体分为c类,将直径小于中值的壳体分为d类,随后将a类电芯和c类电芯配对,将b类电芯和d类电芯配对,从而保证电芯能够顺利插入壳体,而不会发生因将直径较大的电芯插入直径较小的壳体而导致无法入壳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入壳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测量n个电芯中每个电芯的直径;s2:计算所述步骤s1中所有电芯的直径的中值x;s3:根据中值x对所述电芯进行分类,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x的为a类电芯,直径小于平均值的为b类电芯;s4:测量n个壳体中每个壳体的直径;s5:计算所述步骤s4中所有壳体的直径的中值y;s6:根据中值y对所述壳体进行分类,直径大于或等于中值y的为c类壳体,直径小于中值y的为d类壳体;s7:将a类电芯和c类壳体逐一配对,将b类电芯和d类壳体逐一配对。进一步地,n大于或等于300。根据实践测试发现,行业内电芯的加工精度为±0.09mm,壳体的加工精度为±0.225mm,且电芯的直径分布以及壳体的直径分布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行业内为防止壳体与电芯之间的间隙过大,常规情况下均将壳体的直径尺寸设计为大于电芯的直径尺寸0.3mm。以随机30个直径排布符合正态分布的电芯以及随机30个直径排布符合正态分布的壳体为例,对以随机方式入壳的成功率以及以本实施例的方法入壳的成功率进行对比。下表为各个电芯的直径值,单位为mm,根据表格计算得出电芯直径的中值x为17.45。17.1917.1917.2817.2917.3117.3717.3717.4017.4117.4317.4317.4317.4417.4417.4517.4517.4517.4617.4917.5117.5117.5317.5317.5417.5517.5617.6417.6617.6617.68下表为各个壳体的直径值,单位为mm,根据表格计算得出壳体直径的中值y为17.74。17.6717.6917.7017.7017.7117.7117.7217.7217.7217.7317.7317.7317.7317.7317.7417.7417.7417.7517.7517.7517.7617.7717.7817.7817.7817.7817.7917.7918.8218.83在随机入壳的情况下,当尺寸最小的壳体与尺寸最大的电芯进行配对时,由于壳体的直径小于电芯的直径,会发生入壳失败的情况。当使用本方法进行配对时,直径17.19mm至直径17.45mm的电芯为a类电芯,直径17.45mm至直径17.68的电芯为b类电芯,直径17.67mm至直径17.74mm的壳体为c类壳体,直径17.74mm至直径18.83mm的壳体为d类壳体,可见c类壳体中所有壳体的直径均大于a类电芯中所有电芯的直径,d类壳体中所有壳体的直径均大于b类电芯中所有电芯的直径,从而实现使得每个电芯都能成功入壳的效果。本发明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解决直径较大的电芯无法插入直径较小的壳体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无需对壳体进行二次加工,能够有效保证成品的良品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