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93342发布日期:2018-11-27 23:1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TVS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此TVS适用于保护超低工作电压的半导体IC。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IC的集成度不断提升,半导体制造工艺最小线宽的不断降低,半导体IC能承载的最大功率变得更低,这就需要半导体IC工作电压变得比原来要低,才能有效降低半导体IC承载的功率。近些年,半导体IC的工作电压从5V降低到了3.3V,后来又从3.3V降低到了2.5V,这就需要作为过压保护的TVS击穿电压也要相应的降低,以便更好地保护半导体IC,当二极管TVS击穿电压低于5V后,齐纳击穿的隧道效应会导致击穿曲线软化,漏电增大至1E-5A的水平,漏电增大会导致功耗增大,发热量增大等等一系列问题,此发明的单向NPN穿通型TVS既能做到击穿电压低于5V,同时又能保证优秀的击穿曲线,且漏电低至1E-9A的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1、一种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结构,其结构包括:NPN区301、NP区302、DN隔离区303以及DN连通区304。

A、NPN区301结构包括:背面金属上面是衬底,衬底上面是外延层,衬底和外延层里面包含DP,DP里面包含SN,外延层上面是SiO2层,SiO2层部分打开,SiO2层上面是正面金属,正面金属部分打开,正面金属上面是钝化层,钝化层部分打开,其中,DP与衬底相连,SN与正面金属相连且通过正面金属与NP区302的SN相连。

B、NP区302结构包括:背面金属上面是衬底,衬底上面是外延层,衬底和外延层里面包含DP,DP里面包含SN和SP,外延层上面是SiO2层,SiO2层部分打开,SiO2层上面是正面金属,正面金属部分打开,正面金属上面是钝化层,其中,DP与衬底相连,SN与正面金属相连,且SN通过正面金属与NPN区301的SN相连,SP与正面金属相连,且SP通过正面金属与DN连通区304的SN相连,NP区302内的SN与SP不相连。

C、DN隔离区303结构包括:背面金属上面是衬底,衬底上面是外延层,衬底和外延层里面包含DN,DN里面包含SN,外延层上面是SiO2层,SiO2层上面是正面金属,正面金属部分打开,正面金属上面是钝化层,其中DN与衬底相连。

D、DN连通区304结构包括:背面金属上面是衬底,衬底上面是外延层,衬底和外延层里面包含DN,DN里面包含SN,外延层上面是SiO2层,SiO2层部分打开,SiO2层上面是正面金属,正面金属部分打开,正面金属上面是钝化层,其中DN与衬底相连,SN与正面金属相连,且通过正面金属与NP区302的SP相连。

2、一种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

A、衬底211的准备及外延层212的制备,在N型低阻单晶硅上,生长P型高阻单晶硅层;

B、DN221制备,通过POCL3工艺掺杂,高温扩散至DN与衬底211连通;

C、SP231制备,离子注入高浓P型杂质;

D、DP241制备,离子注入P型杂质,高温退火;

E、SN251制备,通过POCL3工艺掺杂P元素,高温退火;

F、引线孔制备,SiO2层261淀积,光刻,SiO2刻蚀;

G、正面金属271制备,金属层淀积,光刻,金属层刻蚀,去胶;

H、钝化层281制备,SiO2淀积,SiN淀积,光刻, SiN刻蚀,SiO2刻蚀,去胶;

I、背面减薄及背面金属291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此发明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此发明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的工艺截面图;

图3是此发明单向NPN穿通型超低压TVS的区域划分图。

编号说明:

101:TVS的雪崩二极管;

102:TVS的串联整流二极管;

103:TVS的并联整流二极管;

104:TVS芯片的正面电极;

105:TVS芯片的背面电极;

211:衬底,本发明衬底为N型低阻单晶硅;

212:外延层,本发明外延为P型单晶硅;

221:DN,隔离以及连接衬底211的通道;

231:SP,作用是与正面金属271形成欧姆接触;

241:DP,TVS击穿时的穿通区,雪崩二极管101P区,串联整流二极管102的P区,以及并联整流二极管103的P区;

251:SN,TVS雪崩二极管101的N区,以及DN221和正面金属271的欧姆接触区;

261:SiO2层,作用是隔离外延层212与正面金属271层,使其之间绝缘;

271:正面金属,用做二极管之间的布线及TVS的正面电极104,暴露在外的部分用做正面电极104;

281:钝化层,作用是提高器件可靠性,通常使用SiO2层+ SiN层;

291:背面金属,用做TVS芯片的背面电极105,金属材料及厚度根据封装要求制备;

301:TVS的NPN区,雪崩二极管101和串联整流二极管102所在区域;

302:TVS的NP区,并联整流二极管103所在区域;

303:TVS的DN隔离区,PN节隔离区域;

304:TVS的DN连通区,实现并联整流二极管103的P区和衬底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1.衬底211的准备及外延层212的制备,在N型低阻单晶硅上,生长P型高阻单晶硅层。衬底的浓度、外延的浓度及厚度对TVS电参数有重要影响。

2.DN221制备,通过POCL3工艺掺杂,高温扩散至DN与衬底211连通,作用是隔离及连接衬底。由于DN不是关键工艺,所以做在工艺流程的前部分,可以避免DN的热过程对关键工艺照成过多的热影响,导致工艺难以控制。

3.SP231制备,离子注入大剂量P型杂质,通常注入B元素。SP和DN金属相连,作用是引出电极至芯片背面,只要做到欧姆接触即可。

4.DP241制备,离子注入P型杂质,高温退火。DP是雪崩二极管101的P区,同时是串联整流二极管102的P区,也是TVS击穿时的穿通区域,以及并联整流二极管103的P区,作为关键工艺,直接影响到TVS的击穿电压,同时也影响串联整流二极管102和并联整流二极管103的击穿电压、电容、漏电等关键电参数。

5.SN251制备,通过POCL3工艺掺杂P元素,高温退火。除了引线功能之外,SN的结深直接关系到NPN基区的宽度,SN的浓度直接关系到TVS的击穿电压。

6.引线孔制备,SiO2层261淀积,光刻,SiO2刻蚀。

7.正面金属271制备,金属层淀积,光刻,金属层刻蚀,去胶,用做正面电极104及二极管之间的布线。

8.钝化层281制备,SiO2淀积,SiN淀积,光刻, SiN刻蚀,SiO2刻蚀,去胶。

9.背面减薄及背面金属291化,根据封装要求进行背面减薄及背面金属化,背面金属291作为TVS芯片的背面电极105。

通过上述实施例阐述了本发明,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例实现本发明。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有所附权利要求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