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0210发布日期:2018-12-22 08:4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将大力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时带动了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迅猛发展,智能电能表作为坚强智能电网内不可或缺的仪表,以其独特的功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迫切需求新产品的开发,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作为智能电能表内重要的器件得到广泛引用,但是现有的用于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例如,申请号为201711052848.9,专利名称为一种烧结矿连续冷却方法的发明专利:

其配置带式和竖炉式2套烧结矿冷却系统,2套系统共用带式烧结矿冷却系统中的带冷式高温热矿连续输送机,并可在2种工作模式间切换;提高了设备作业率,节省了工程投资,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但是,现有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由于其内部金属零件使用较多,传热快,散热慢,在薄膜制备过程中,制件表面的高温容易导致薄膜质量受损,降低了薄膜的生产效率;

(2)现有的冷却装置驱动设备必须手动控制,不能根据需要降温的恒温值进行统一化控制,导致整个机构不仅降温效率低,而且生产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包括降温壳体、内循环降温装置和节温器,所述降温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气缸盖水套,所述气缸盖水套的轴向端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右端与内循环降温装置贯穿连接,所述分水管的左端轴向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降温壳体的上部还通过进水口连接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的循环管道与驱动组件内部的管道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泵安装座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座的右侧与降温壳体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安装座的内壁上轴向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承安装有风扇,所述水泵的驱动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轴向驱动器,所述轴向驱动器的垂直端轴向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的右侧轴向端与降温壳体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驱动器包括单向轴承和皮带轮,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单向轴承内圈和单向轴承外圈,所述单向轴承通过单向轴承内圈与曲轴外壁紧密连接,所述曲轴的轴向端轴向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内部通过单向轴承与曲轴紧密连接,所述单向轴承外圈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外部,且与皮带轮内壁形成梯形凹槽,所述曲轴的左端还卡接有盘车螺栓,所述盘车螺栓的轴向端螺纹连接有外力驱动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的上部通过上水管与散热器内壁贯通连接,所述节温器的下部通过小循环管路与驱动组件贯穿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下部通过下水管与与散热器内壁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包括不锈钢壳体和节温控制器,所述不锈钢壳体的上部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推杆帽,所述推杆帽的轴向端与节温控制器内部的推杆轴向连接,所述节温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不锈钢壳体内壁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主阀门,所述主阀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的下部轴向连接有副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降温装置包括薄膜制件槽、主轴和支撑法兰,所述薄膜制件槽的内壁通过端面密封圈与主轴轴向连接,所述主轴的下部通过支撑法兰轴向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内部还设置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两端通过支撑套与端面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的外壁上还通过密封垫圈与主轴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法兰的内部设置有芯轴,所述芯轴的轴向端与主轴轴向连接,所述芯轴的外壁上通过挡圈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向端连接有回转密封圈,所述回转密封圈固定安装在芯轴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内壁通过密封套与空心轴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采用内外循环降温的方式对薄膜制备机构进行降温,两个降温方式并行实施,不仅提高了降温效率,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2)本发明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将薄膜制备机构的冷却系与薄膜制备机构的其他机构和系统“剥离”出来,在薄膜制备机构停止运转时,使用外力驱动冷却系工作,在薄膜制备机构运转时,内外降温系统并行运行,使得薄膜制备机构的降温速度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薄膜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循环降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节温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向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降温壳体;2-内循环降温装置;3-节温器;4-驱动组件;5-轴向驱动器;6-分水管;7-散热器;8-上水管;9-小循环管路;10-气缸盖水套;11-下水管;

201-薄膜制件槽;202-主轴;203-端面密封圈;204-支撑套;205-空心轴;206-密封垫圈;207-支撑法兰;208-密封套;209-挡圈;210-轴承;211-冷却管;212-旋转接头;213-芯轴;214-回转密封圈;

301-不锈钢壳体;302-节温控制器;303-副阀门;304-推杆帽;305-推杆;306-支撑板;307-主阀门;308-蝶形弹簧;

401-水泵安装座;402-水泵;403-连接轴承;404-风扇;405-转轴;

501-曲轴;502-皮带轮;503-单向轴承外圈;504-单向轴承;505-单向轴承内圈;506-盘车螺栓;507-外力驱动接口;508-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制备用连续式冷却装置,包括降温壳体1、内循环降温装置2和节温器3,所述降温壳体1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气缸盖水套10,所述气缸盖水套10的轴向端设置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的右端与内循环降温装置2贯穿连接,所述分水管6的左端轴向连接有驱动组件4,所述降温壳体1的上部还通过进水口连接有节温器3,所述节温器3的循环管道与驱动组件4内部的管道贯通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内外部两者冷却方式,在外部利用节温器3以及驱动组件4实施降温操作,且在金属化薄膜制备结构内部利用内循环降温装置2实现物理降温,两个降温方式并行实施,不仅提高了降温效率,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水泵安装座401和水泵402,所述水泵安装座401的右侧与降温壳体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安装座401的内壁上轴向安装有水泵402,所述水泵40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承403安装有风扇404,所述水泵402的驱动端通过转轴405连接有轴向驱动器5,所述轴向驱动器5的垂直端轴向连接有曲轴501,所述曲轴501的右侧轴向端与降温壳体1内壁相连接。

所述轴向驱动器5包括单向轴承504和皮带轮502,所述单向轴承504包括单向轴承内圈505和单向轴承外圈503,所述单向轴承504通过单向轴承内圈505与曲轴501外壁紧密连接,所述曲轴501的轴向端轴向连接有皮带轮502,所述皮带轮502内部通过单向轴承504与曲轴501紧密连接,所述单向轴承外圈503设置在单向轴承504的外部,且与皮带轮502内壁形成梯形凹槽508,所述曲轴501的左端还卡接有盘车螺栓506,所述盘车螺栓506的轴向端螺纹连接有外力驱动接口507。

本实施例中,当金属化薄膜制备机构开始运转时,由于曲轴501转速超越了皮带轮502的转速,单向轴承504处于结合状态,曲轴501带动皮带轮502和外力驱动接口507一起转动,当金属化薄膜制备机构停止运转时,曲轴501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外力驱动接口507使皮带轮502转动,皮带轮502带动单向轴承外圈503转动,因单向轴承外圈503转动超越了单向轴承内圈505,单向轴承504处于分离状态,外力只驱动皮带轮502转动,曲轴501不动,因而连续式冷却装置的其他系统和机构处于静止状态。

本实施例中,若在曲轴501和曲轴上的皮带轮之间增加一单向轴承504,则可将冷却系从金属化薄膜制备中“剥离”出来,断开了冷却系与其他运动机构和系统的传动关系。

所述节温器3的上部通过上水管8与散热器7内壁贯通连接,所述节温器3的下部通过小循环管路9与驱动组件4贯穿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的下部通过下水管11与与散热器7内壁贯通连接。

所述节温器3包括不锈钢壳体301和节温控制器302,所述不锈钢壳体301的上部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推杆帽304,所述推杆帽304的轴向端与节温控制器302内部的推杆305轴向连接,所述节温控制器30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06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306的两端与不锈钢壳体301内壁紧密连接,所述支撑板30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主阀门307,所述主阀门307的内壁上设置有蝶形弹簧308,所述蝶形弹簧308的下部轴向连接有副阀门303。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散热需保持大循环畅通,所以对节温器和节温器座进行改进,将节温器推杆尾端的推杆帽延长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节温器3右侧进口设置有冷却装置进气口,节温器3的下部端口通向小循环管道,节温器3的上侧端口通向大循环管道。

本实施例中,在不锈钢壳体301上设置一个节温器大循环调节螺钉,在冷却装置大循环处于关闭位置时,调节螺钉与节温器的推杆305头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冷却装置降至80℃左右节温器关闭大循环时,向下拧动调节螺钉可强制节温器主阀门打开、副阀门关闭,通过外力驱动使冷却系继续处于大循环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因节温器3失效导致金属化薄膜制备机构内部温度过高而无备用节温器时,通过拧动调节螺钉来强制节温器3主阀门打开一定程度,以使冷却系继续工作。

所述内循环降温装置2包括薄膜制件槽201、主轴202和支撑法兰207,所述薄膜制件槽201的内壁通过端面密封圈203与主轴202轴向连接,所述主轴202的下部通过支撑法兰207轴向连接有冷却管211,所述冷却管211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接头212,所述主轴202的内部还设置有空心轴205,所述空心轴205的两端通过支撑套204与端面密封圈203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205的外壁上还通过密封垫圈206与主轴202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法兰207的内部设置有芯轴213,所述芯轴213的轴向端与主轴202轴向连接,所述芯轴213的外壁上通过挡圈209连接有轴承210,所述轴承210的轴向端连接有回转密封圈211,所述回转密封圈211固定安装在芯轴213的外壁上,所述芯轴213的内壁通过密封套208与空心轴205紧密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接头212与冷却管211连接,冷却管211穿过芯轴213,在芯轴213末端与芯轴213连接,芯轴213内孔大于冷却管211外径,密封套208安装在冷却管211与芯轴213连接处形成密封,轴承将芯轴213与支承法兰20连接,为芯轴213提供支承,由挡圈209将轴承固定在支承法兰207内,同时芯轴213上开有回水孔,与支承法兰207上的回水孔对应。

本实施例中,两件回转密封圈211分别安装在回水孔两侧,在芯轴213与支承法兰207之间形成密封,这可以将冷却液从冷却管送到主轴前端刀具内,经过冷却管211与主轴202内孔形成的密封空间,回到芯轴213与冷却管211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再从支承法兰207的回水孔回到冷却管道中,冷却管前端穿过主轴202伸入薄膜制件槽201内,芯轴213前端与主轴202末端连接,密封垫圈206在芯轴213与主轴202之间形成密封,支承套204安装在主轴202前端,为冷却管提供前部支承,端面密封圈203安装在主轴202前端与薄膜制件槽201结合处,使主轴202与薄膜制件槽201之间形成密封,支承套204不仅可以为冷却管提供支承,还可以使冷却液从支承套204中间流过,这样冷却液就可以在主轴202内部形成循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