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5262发布日期:2018-11-30 23: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持通讯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普及,其中金属外观是目前手机最受欢迎的外观类型,但是产品外观金属化与产品无线性能两个重要特性既同样重要,又互相制约。但是为了实现天线性能,通常需要对金属后壳开缝,以便于将切割后的部分金属区域用作天线的一部分。

出于美观需求,金属开缝不能太宽,但是开缝过窄又会影响天线性能,目前主流的缝隙宽度在1.5mm左右,宽度太大,影响手机的天线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用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以及良品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该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具有金属背壳;所述天线包括:辐射单元;其中,

所述金属背壳包括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边框,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缝隙,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二缝隙,且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连通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将所述金属背壳切割成第一子背壳及第二子背壳;

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第一子背壳以及第二子背壳,其中,所述第一子背壳与所述第二子背壳耦合连接,所述第二子背壳通过所述环形缝隙形成一个环形辐射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环形缝隙在金属背壳上形成环形辐射体,使得天线可以作为环天线,改善了天线的性能,并且在采用该结构时,在金属壳的不同位置进行开缝,进而提高了加工的效果,提高了良品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边框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缝隙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且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形成一个u形的槽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与所述辐射单元耦合的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点以及馈电线,且所述馈电点与所述馈电线通过匹配网路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匹配网络包括多个并联的支路,以及用于将其中一个支路与所述馈电线连通的选择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支路上设置有电容或电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馈电线为馈电弹片或fpc柔性电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部电连接,或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分部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子背壳与所述第二子背壳通过导电件耦合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件为连接筋或者金属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环形缝隙在金属背壳上形成环形辐射体,使得天线可以作为环天线,改善了天线的性能,并且在采用该结构时,在金属壳的不同位置进行开缝,进而提高了加工的效果,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天线为应用到移动终端的天线,该移动终端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常见的移动终端。并且该移动终端具有金属背壳10,天线在设置时,采用金属背壳10上的结构作为辐射单元。

参考图1中所示,其中,图1示出了金属背壳10的结构,该金属背壳10在设置时,金属背壳10上开设了两条缝隙,分别为第一缝隙14及第二缝隙13,其中,该金属背壳10包括一个底板以及环绕该底板设置的边框,其中,第一缝隙14设置在了底板上,第二缝隙13设置在了边框上,并且第一缝隙14与第二缝隙13连通形成一个环形缝隙,该环形缝隙将金属背壳10切割成第一子背壳11以及第二子背壳12。参考图1,第一缝隙14在设置时,将金属背壳10横向(垂直于金属背壳10长度方向的方向)切割,并且从底板上延伸到边框上。而上述的边框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并且在具体设置时,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分列在第一侧壁的两侧,且第一侧壁分别与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连接,其中,第一侧壁为金属背壳10的一个端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分别为金属壳的长侧壁。在设置第二缝隙13时,该第二缝隙13设置在端侧壁上,由图1中可以看出,该第二缝隙13在设置到端侧壁上时,在端侧壁上仅有第二缝隙13一条缝隙,因此,具有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方便了第二缝隙13的加工。此外,在形成第二缝隙13时,该第二缝隙13为一个两端封闭的缝隙,并且为了保证第一缝隙14与第二缝隙13之间的连通效果,该第二缝隙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并与第一缝隙14之间存在交叉,从而保证了第一缝隙14与第二缝隙13的连通。继续参考图1,在第一缝隙14及第二缝隙13连通时,使得第二子背壳12形成一个具有环形缝隙的结构,而第一子背壳11形成一个独立的片状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天线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馈电单元以及辐射单元,其中,该天线的辐射单元采用上述的金属背壳10的第一子背壳11及第二子背壳12,并且第一子背壳11和第二子背壳12之间耦合连接,该耦合连接既可以采用直接耦合也可以采用间接耦合。在直接耦合时,第一子背壳11与所述第二子背壳12通过导电件50耦合连接。该导电件50可以为不同的导电件50,如导电件50为连接筋或者金属片。在具体设置该导电件50时,该导电件50设置在了第一缝隙14中。

在采用该结构时,在馈电单元给辐射单元进行馈电时,第一子背壳11与第二子背壳12之间耦合馈电。并且由于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形成一个换形缝隙,使得第二子背壳12可以作为一个环形辐射体,进而使得整个天线作为一个环形天线。在该天线为环形天线时,第一缝隙14的两侧不涉及到地,因此,在采用该结构时,第一缝隙14的大小不会对天线的性能造成影响,进而使得第一缝隙14的宽度可以做的更窄,其宽度可以远比1.5mm窄,极限能到0.2mm左右,相比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1.5mm的缝隙来说,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设置在金属背壳10上的第一缝隙14的宽度,从而改善金属背壳10美观性。并且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设置天线的辐射单元时,仅需在金属背壳10上开设两条缝隙,加工比较简单,从而在具体生产时,可以提高加工效果,进而提高良品率。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馈电单元来说,如图2所示,其包括馈电单元包括馈电点21以及馈电线40,且馈电点21与馈电线40通过匹配网路连接。其中,馈电点21设置在电路板20上,并且该馈电点21在通过匹配网路与馈电线40连接时,该匹配网络30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匹配网络30包括多个并联的支路,以及用于将其中一个支路与馈电线40连通的选择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支路上设置有电容或电感。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电容或者电感选择性的与馈电线40连接,从而改善天线的性能。

其中的馈电线4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导电材质来制备,如该馈电线40为馈电弹片或fpc柔性电路。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lds(激光直接成型)金属层。在馈电线40对辐射单元进行馈电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既可以采用直接馈电,也可以采用耦合馈电,在采用耦合馈电时,馈电单元与辐射单元耦合馈电。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耦合馈电指的是间接耦合,即馈电线40与辐射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馈电线40与辐射单元的电连接。

并且在具体连接时,该馈电单元既可以与所述第一子背壳11电连接,也可以与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子背壳12电连接。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馈电线与第一子背壳11电连接,此时,第二子背壳12与第一子背壳11之间耦合连接,第二子背壳12作为一个耦合枝节,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馈电线与第二子背壳12电连接,此时,第一子背壳11与第二子背壳12之间耦合连接,第一子背壳11作为一个耦合枝节。上述中的电连接包括但不限定直接电连接和间接耦合连接,只需要能够实现将馈电信号馈电到辐射单元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天线。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常见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天线可以参考上述中对于天线结构的描述,该天线通过形缝隙在金属背壳上形成环形辐射体,使得天线可以作为环天线,改善了天线的性能,并且在采用该结构时,在金属壳的不同位置进行开缝,进而提高了加工的效果,提高了良品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