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970发布日期:2018-12-08 05:4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具有低功耗、自发光、宽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有机发光显示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

然而,oled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对水氧较为敏感,假若外界水氧进入显示面板内部,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甚至导致发光元件失效,因此,oled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封装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oled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多条用于传输信号的走线,并且至少一部分走线位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会对显示面板边缘的封装结构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位于边框区域的走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结构产生影响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挡墙结构,挡墙结构设置于非显示区,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第一挡墙位于显示区和第二挡墙之间,位于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

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柔性基板上;

中间导电层,中间导电层位于第一金属层远离柔性基板一侧,且中间导电层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在第一区内,第一金属层与中间导电层层叠设置,且中间导电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发光元件层,发光元件层设置于显示区,且发光元件层位于柔性基板靠近第一金属层一侧;

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位于发光元件层远离柔性基板一侧,且薄膜封装层至少包括第一无机层,在第一区内,第一无机层覆盖第一通孔,且通过第一通孔与位于中间导电层远离第一无机层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柔性显示面板中,中间导电层在第一区内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薄膜封装层中的第一无机层通过中间导电层的第一通孔与位于中间导电层另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在不影响中间导电层的传输电信号的功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第一无机层与中间导电层之间粘结性较差的问题,防止两者之间开裂,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封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线aa’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7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8为显示区的局部剖面图;

图9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有机层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线aa’的剖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1、挡墙结构2、第一金属层3、中间导电层4、发光元件层5和薄膜封装层6,其中,柔性基板1包括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挡墙结构2设置于非显示区12,挡墙结构2至少包括第一挡墙21和第二挡墙22,第一挡墙21位于显示区11和第二挡墙之间22,位于第一挡墙21和第二挡墙22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121;第一金属层3位于柔性基板1上;中间导电层4位于第一金属层3远离柔性基板1一侧,且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电连接,在第一区121内,第一金属层3与中间导电层4层叠设置,且中间导电层4具有第一通孔41;发光元件层5设置于显示区11,且发光元件层5位于柔性基板1靠近第一金属层3一侧;薄膜封装层6位于发光元件层5远离柔性基板1一侧,且薄膜封装层6至少包括第一无机层61,在第一区121内,第一无机层61覆盖第一通孔41,且通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

柔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柔性基板1、位于柔性基板1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上的发光元件层5以及位于发光元件层5上的薄膜封装层6。

柔性基板1为柔性显示面板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相比于采用玻璃等材料作为基板的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多种变形方式,比如弯曲、折叠和卷曲等,示例性地,柔性基板1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等,本发明对柔性基板1的材料不作限定。另外,柔性基板1包括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显示区11内设置有多个像素,用以显示画面,非显示区12内设置有封装结构、信号走线和驱动电路等。

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71,薄膜晶体管71构成像素电路,用以控制发光元件层5中的发光元件51发光。具体地,薄膜晶体管71可以包括源极711、漏极712、栅极713和有源层714,薄膜晶体管71与发光元件51之间的连接仅是示意性的,在另一种可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71的源极711可以与发光元件51连接。

发光元件层5位于显示区11,且包括多个发光元件51,发光元件51可以为有机发光元件,发光元件51可以包括阳极511、阴极512以及位于阳极511与阴极512之间的有机发光层513,分别对阳极511和阴极512施加电压后,有机发光层513发光。发光元件51,作为显示区11的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从而实现彩色显示,本发明对发光元件51的颜色不作限定。

薄膜封装层6覆盖发光元件层5,用以隔绝外界水氧,保证发光元件51免受水氧侵蚀,正常工作。具体地,薄膜封装层6至少包括第一无机层61,相比于有机膜层,无机层的结构更加致密,可以起到优异的封装效果。

可选地,薄膜封装层6还包括第二有机层62和第三无机层63,有机层和无机层交替层叠设置,有机层用于缓解无机层中的应力,减少无机层中裂纹的产生,起到更好的封装作用。本发明对于薄膜封装层6中层叠设置的膜层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结构2,挡墙结构2设置于非显示区12,挡墙结构2可以为环绕显示区11的环状结构,且与薄膜封装层6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到封装作用。具体地,挡墙结构2至少包括第一挡墙21和第二挡墙22,第一挡墙21位于第二挡墙22与显示区11之间,在制作薄膜封装层6中的第二有机层62时,第一挡墙21可以对固化前、仍具有流动性的第二有机层62起到阻挡的作用,限定第二有机层62的边界。

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金属层3和中间导电层4,第一金属层3位于柔性基板1上,中间导电层4位于第一金属层3远离柔性基板1一侧。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层叠设置,且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相互电连接,示例性地,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在第一挡墙21与显示区11之间具有相互电连接的部分,或者,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在第一挡墙21与显示区11之间以及第一区121内均具有相互电连接的部分。第一金属层3和中间导电层4共同作为信号走线,减小了信号走线中的电阻,利于减小信号走线中的压降过大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挡墙21和第二挡墙22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121,在第一区121内,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层叠设置,且薄膜封装层6中的第一无机层61覆盖中间导电层4,与中间导电层4直接接触。在第一区121内,中间导电层4具有第一通孔41,第一无机层61覆盖第一通孔41,且通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

将相互电连接的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均延伸至第一区121,可以在尺寸有限的非显示区12内,最大程度的加宽中间导电层4与第一金属层3的作为信号走线的线宽,从而减小中间导电层4和第一金属层3的电阻,然而,由于第一无机层61与中间导电层4之间的粘结力较小,在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前提下,第一无机层61与中间导电层4之间容易发生开裂问题,给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性能带来风险。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中间导电层4上设置第一通孔41,第一无机层61经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另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通过设置第一通孔41,在不影响中间导电层4的传输电信号的功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第一无机层61与中间导电层4之间粘结性较差的问题,防止第一无机层61与中间导电层4之间开裂,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封装效果。

第一通孔在第一区的位置设置具体如下: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3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区121内,中间导电层4环绕第一通孔41,即,第一通孔41与第一挡墙21之间的间隔d1以及第一通孔41与第二挡墙22之间的间隔d2均大于零,且沿第一挡墙21和第二挡墙22的延伸方向x,第一通孔41未贯穿中间导电层4,从而,位于第一区121内的中间导电层4可以作为一个电性整体,在确保增加第一无机层61与位于其下方的膜层之间的粘结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位于第一区121内的中间导电层4部分来降低中间导电层4的电阻,利于降低信号走线中的压降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示意了呈矩形的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弧线形、折线形、s形等,位于第一区121内的第一通孔41的形状可以为同一种形状,或者,位于第一区121内的第一通孔41可以具有多种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4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沿第一挡墙21的延伸方向x,多个第一通孔41交替排列。

在另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5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第一区121内,中间导电层4具有多个第一通孔41;多个第一通孔41沿第一挡墙21的延伸方向x排列;且在由第一挡墙21指向第二挡墙22的方向y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41具有交叠部分411。在确保中间导电层4仍为一个电性整体的基础上,沿第一挡墙21的延伸方向x,第一无机层61可以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之间实现连续的、良好的粘结性,进一步提高薄膜封装层6的封装效果。

在另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6为图1中的区域122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6与图5相比的其中一处不同在于,第一通孔41的形状呈s形,从而,在确保中间导电层4仍为一个电性整体的基础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41具有交叠部分411,不仅在沿第一挡墙21的延伸方向x,同时也在由第一挡墙21指向第二挡墙22的方向y上,实现第一无机层61可以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之间连续的、良好的粘结性,进一步提高薄膜封装层6的封装效果。

可以与第一无机层61通过第一通孔41相连的膜层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无机层61可以通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的金属膜层相连。

具体地,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区121内,第一金属层3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中间导电层4可以直接形成于第一金属层3上,并与第一金属层3直接接触,第一无机层61通过第一通孔41与第一金属层3接触,第一无机层61与第一金属层3之间的粘结力较大,可以避免在外界作用力下第一无机层61与中间导电层4之间发生开裂的问题,提高了薄膜封装层6的边缘(即薄膜封装层6位于非显示区12的部分)的封装效果。

第一无机层61可以通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的无机膜层相连。

具体地,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7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无机层8,第二无机层8位于中间导电层4与柔性基板1之间;在第一区121,第一无机层61通过第一通孔41与第二无机层8接触。第一无机层61和第二无机层8均是由无机材料形成,使得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特性。

对第二无机层8在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位置的说明如下。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图8为显示区的局部剖面图,结合图7和图8,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位于柔性基板1与发光元件层5之间,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包括源漏极层72和钝化层73,钝化层73位于源漏极层72远离柔性基板1一侧,且钝化层73与源漏极层72接触;第二无机层8的材料与钝化层73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在该可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121内,第二无机层8位于中间导电层4和第一金属层3之间,且第二无机层8与中间导电层4、第一金属层3均可以直接接触,第一无机层61可以仅通过设置于中间导电层4处的第一通孔41即可与第二无机层8接触,即第一无机层61与第二无机层8之间具有较少的间隔膜层,容易实现第一无机层61与第二无机层8之间的接触。另外,第二无机层8可以与钝化层73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简化了工艺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第二无机层8可以由钝化层73由显示区11向非显示区12延伸形成,即第二无机层8与钝化层73为同一膜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设计中,中间导电层4位于第一挡墙21靠近显示区11一侧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二无机层8上的通孔81与第一金属层3电连接。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图9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第一金属层3具有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与第一通孔41具有重叠部分,第一无机层61通过第一通孔41以及第二通孔31与第二无机层8接触;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可参考图2),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包括源漏极层72和层间绝缘层74,层间绝缘层74位于源漏极层72与柔性基板1之间,且层间绝缘层74与源漏极层72接触;第二无机层8的材料与层间绝缘层74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层间绝缘层74用于使源漏极层72与栅极层75相互绝缘。第二无机层8可以与层间绝缘层74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简化了工艺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第二无机层8可以由层间绝缘层74由显示区11向非显示区12延伸形成,即第二无机层8与层间绝缘层74为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沿图1中的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有机层的俯视图,在第一区121内,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机层9,第一有机层9位于第一无机层61和中间导电层4之间,第一有机层9呈环状,且至少覆盖第一通孔41的内壁。中间导电层4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的叠层结构,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若银形成的膜层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容易对该膜层造成影响,因此,在中间导电层4上形成第一通孔41后,第一通孔41的内壁上会暴露银膜层,可以在第一通孔41处形成第一有机层9,第一有机层9至少覆盖第一通孔41的内壁,且第一有机层9呈环状,这样设置,既可以完全覆盖第一通孔41的内壁,又不会影响第一无机层61贯穿第一通孔41与其他膜层接触。

进一步地,参考图2,发光元件层5包括像素定义层52和多个发光元件51,像素定义层52具有多个开口,发光元件51位于开口内;第一有机层9的材料与像素定义层52的材料相同,且第一有机层9与像素定义层52同层设置。第一有机层9可以与像素定义层52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区121内,第一无机层61通过第一通孔41与位于中间导电层4远离第一无机层61一侧的金属膜层或无机膜层接触,第一金属层3还包括由第一区121延伸至第一挡墙21远离第二挡墙22一侧的部分,中间导电层4还包括由第一区121延伸至第一挡墙21远离第二挡墙22一侧的部分;发光元件层5包括阴极层512,在第一挡墙21与显示区11之间,第一金属层3、中间导电层4和阴极层512三者具有交叠部分,且阴极层512与中间导电层4电连接,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第一金属层3、中间导电层4和阴极层512三者具有的交叠部分123围绕显示区11设置,有利于阴极层512的各个位置处的电位趋于一致。第一金属层3、中间导电层4均与阴极层512并联,在作为信号走线为阴极层512传输信号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信号走线的电阻,减小信号走线中的压降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层5还包括阳极层53,中间导电层4的材料与阳极层53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包括源漏极层72,第一金属层3的材料和源漏极层72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阳极层53包括多个阳极511,中间导电层4可以与阳极层53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第一金属层3与源漏极层72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氮化硅和氧化硅以及和其他材料形成的复合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8中仅示意了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还可以包括底栅型薄膜晶体管。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的区域122以及图12中的区域123仅示意了局部区域,对应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区域122以及区域123所示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图13所示的手机,也可以包括平板电脑、电视、智能穿戴装置、车载显示装置等。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该显示装置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不再赘述于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