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3597发布日期:2018-12-22 08:5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惟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电池在高负载情况下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导热水箱、循环水泵、散热排、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导热水箱设置于电池外围,并紧贴所述电池,所述导热水箱内紧贴电池的一侧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排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散热排的出水口与所述导热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排上,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循环水泵与电控器电性连接。

所述电控器由单片机、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压电陶瓷片、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十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负极、所述单片机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单片机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五引脚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散热风扇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散热风扇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散热风扇并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自动检测汽车电池的温度,并采用液体散热对电池进行散热,尤其是能够根据电池的温度情况而自动进行散热循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控器电路图。

图中:1-电池、2-导热水箱、3-循环水泵、4-散热排、5-温度传感器、6-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导热水箱2、循环水泵3、散热排4、温度传感器5和散热风扇6,所述导热水箱设置于电池1外围,并紧贴所述电池,所述导热水箱内紧贴电池的一侧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排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散热排的出水口与所述导热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排上,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循环水泵与电控器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控器由单片机、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压电陶瓷片、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单片机ic、温度传感器5、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压电陶瓷片yd、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和三极管vt,第一电源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温度传感器ds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单片机ic的第二十引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的负极、第二c2电容的负极、温度传感器ds的负极、单片机ic的第十引脚、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ds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单片机ic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单片机ic的第一引脚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同时与压电陶瓷片yd的第一端和单片机ic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同时与压电陶瓷片yd的第二端和单片机ic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单片机ic的第十九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单片机ic的第十八引脚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单片机ic的第十五引脚和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同时与散热风扇的第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散热风扇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循环水泵与散热风扇并联连接。

温度传感器5完成温度的测量并转成换数字信号,单片机ic为型号at89c2051的单片机,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字信号对三极管vt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的启动与停止。当温度高于28℃时,三极管vt完全导通,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全速旋转;当温度低于8℃时三极管vt截止,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停转;当电池温度在28℃与8℃之间时,单片机采用脉宽调制方式(pwm)为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供电,使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的平均工作电压在12v与6v之间,温度越低,平均工作电压越小,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转速就越慢。单片机ic以每变化4℃为一个控制间隔(控制点为28℃、24℃、20℃、16℃、12℃、8℃),温度降低每越过一个控制点,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工作电压便降低10%,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转速也相应降低10%,单片机ic没有脉宽调制发生器.故利用单片机ic两个定时器模拟产生可调脉宽波形,可调脉宽波形的高电平时长由定时器0决定,可调脉宽波形的低电平时长由定时器1决定,如果温度增加越过一个控制点,程序就会增加定时器0的定时长度,同时缩短定时器1的定时长度,从而使三极管vt的导通时间延长,散热风扇和循环水泵转速增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