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657发布日期:2018-12-28 19:5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注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方形铝壳(钢壳)ev电池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注液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由杯体和杯盖构成的注液装置对电芯进行注液,由于电芯对电解液的吸收时间长,一次性注液的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电芯进行加热和振动处理,以增加其对电解液的吸收速率;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芯振动装置大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电芯固定不稳,导致漏液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从而解决电芯注液时间过长,注液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增加振动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漏液等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底板,底板上方间隔安装有两块竖板,并在竖板顶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装置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整个固定板上下端,并在导柱的顶部支撑有浮动板,浮动板上表面安装有夹具,夹具内固定有注入经过加热的电解液后的电芯(加热温度<60℃);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底板上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外部套接有摆杆一端,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穿通孔,连杆的头部顶面穿过所述穿通孔并与浮动板的底面锁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摆杆成哑铃状结构,其大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及第一卡簧与偏心轮连接,其小端通过摆动销轴与连杆连接。

摆动销轴支撑于第二滚珠轴承上,第二滚珠轴承与连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卡簧。

导柱的顶部锁紧于浮动板。

位于夹具一侧及后部的浮动板上分别安装有侧挡板和后挡板,夹具另一侧的浮动板上安装有压块。

所述侧挡板成“匚”形结构,侧挡板和后挡板分别通过紧固件锁紧在夹具的外壳边缘。

所述夹具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带动摆杆和连杆运动,对浮动板上固定有电芯的夹具进行振动处理,大大提高了电芯对电解液的吸收效率,缩短注液时间。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偏心轮外套接有摆杆,摆杆上铰接有连杆,使得振动力得到有效缓冲,保证了振动力的有序传递,同时提高了振动力传动机构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固定板通过直线轴承和导柱连接浮动板,有效限定了浮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其振动的稳定性。

3、本发明的夹具夹成框架结构,其外部安装的侧挡板、后挡板以及压块保证夹具的振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夹内底部安装有垫块,用于给电芯底部施加缓冲,防止振动过于剧烈导致电芯固定不稳或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固定板;2、直线轴承装置;3、导柱;4、浮动板;5、连杆;6、摆杆;7、摆动销轴;8、第二滚珠轴承;9、第二卡簧;10、电机安装板;11、偏心轮;12、第一卡簧;13、第一滚珠轴承;14、电机;16、夹具;17、电芯;18、竖板;19、垫块;20、后挡板;21、侧挡板;22、压块;2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底板23,底板23上方间隔安装有两块竖板18,并在竖板18顶部安装有与底板23平行的固定板1,固定板1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装置2安装有导柱3,导柱3穿过整个固定板1上下端,并在导柱3的顶部支撑有浮动板4,浮动板4上表面安装有夹具16,夹具16内固定有注入经过加热的电解液后的电芯17(加热温度<60℃);位于两块竖板18之间的底板23上通过电机安装板10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11,偏心轮11外部套接有摆杆6一端,摆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5,固定板1中部开有穿通孔,连杆5的头部顶面穿过穿通孔并与浮动板4的底面锁紧。

如图2和图3所示,摆杆6成哑铃状结构,其大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3及第一卡簧12与偏心轮11连接,其小端通过摆动销轴7与连杆5连接。

摆动销轴7支撑于第二滚珠轴承8上,第二滚珠轴承8与连杆5之间安装有第二卡簧9。

导柱3的顶部锁紧于浮动板4。

夹具16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19。

如图4所示,位于夹具16一侧及后部的浮动板4上分别安装有侧挡板21和后挡板20,夹具16另一侧的浮动板4上安装有压块22。

侧挡板21成“匚”形结构,侧挡板21和后挡板20分别通过紧固件锁紧在夹具16的外壳边缘。

本实施例的电池注液振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注液前将电解液加热到<60℃,将加热后的电解液分次注入电芯17后,将电芯17放入夹具16中,开启电机14,偏心轮11转动,带动摆杆6上下运动,浮动板4在偏心轮11、摆杆6以及连杆5的作用下发生振动,同时由于直线轴承装置2的作用,带动导柱3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保证浮动板4沿竖直方向发生浮动,振动力传递给固定安装在浮动板4上的夹具16,从而加速电芯17对电解液的吸收,缩短注液时间,提高注液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振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底板,底板上方间隔安装两块竖板,并在竖板顶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通过直线轴承装置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整个固定板上下端,并在导柱的顶部支撑有浮动板,浮动板上表面安装有夹具,夹具内固定有注入热电解液后的电芯;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底板上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外部套接有摆杆一端,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穿通孔,连杆头部顶面穿过所述穿通孔并与浮动板底面锁紧。本发明解决了电芯注液时间过长,注液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增加振动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漏液等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