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6780发布日期:2019-01-02 23:4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幕通常为规则的矩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显示面板的形状经常被设计为规则矩形以外的形状,如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圆形、环形等等,这类显示面板通常被称为异形显示面板。异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设计可以避开显示装置中的一些功能模块,例如摄像头模块、传感器模块或扬声器模块等,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使显示效果更加突出。如何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异形显示面板,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槽体;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第一边缘、多个像素行;数据线和第一边缘均沿列方向延伸,多个像素行沿列方向排布;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槽体,第一边缘所在一侧的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槽体、第二非显示区沿列方向排布,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沿列方向排布,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槽体和第二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第二非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沿行方向排布;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和多个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驱动单元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显示区内的像素行和第二显示区内的部分像素行,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三显示区内的像素行和第二显示区内的部分像素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一非显示区、槽体和第二非显示区沿第一边缘所在一侧依次设置,第一驱动单元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驱动单元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将部分驱动第二显示区内的像素行的驱动单元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部分驱动单元分配到第二非显示区,从而使得槽体所在区域无需设置驱动单元,从而减小显示面板槽体所在区域的边框的宽度,同时,由于驱动单元设置在槽体以外的区域,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设置数据线的绕线部分,增大了数据线绕线部分之间的距离,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单元分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a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b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a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b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平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槽体01、显示区aa、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包括导线02,非显示区bb包括移位寄存器03,部分导线02需要从槽体01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绕行,从而显示面板侧边的非显示区bb需要较大的空间以容纳移位寄存器03,增加了显示面板槽体所在区域的边框的宽度,并且导线02在经过槽体01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区域时的绕线也相对密集,使得导线02绕线部分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加,对导线02传输的电信号造成了影响。

有鉴于此,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围绕显示区a的非显示区b、槽体c;显示区a包括:多条数据线1、第一边缘w1、多个像素行2;数据线1和第一边缘w1均沿列方向f1延伸,多个像素行2沿列方向f1排布;第一边缘w1朝向显示区a内部凹陷形成槽体c,第一边缘w1所在一侧的非显示区b包括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第一非显示区b1、槽体c、第二非显示区b2沿列方向f1排布,显示区a包括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沿列方向f1排布,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一显示区a1沿行方向f2排布、槽体c和第二显示区a2沿行方向f2排布、第二非显示区b2和第三显示区a3沿行方向f2排布;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31和多个第二驱动单元32,第一驱动单元3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第二驱动单元3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2,第一驱动单元31驱动第一显示区a1内的像素行2和第二显示区a2内的部分像素行2,第二驱动单元32驱动第三显示区a3内的像素行2和第二显示区a2内的部分像素行2。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线4。

具体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驱动单元31和第二驱动单元32,第一驱动单元31驱动第一显示区a1内的所有像素行2以及第二显示区a2内的部分像素行2,第二驱动单元32驱动第二显示区a2剩余的部分像素行2和第三显示区a3的所有像素行2。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一非显示区、槽体和第二非显示区沿第一边缘所在一侧依次设置,第一驱动单元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驱动单元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将驱动第二显示区内的像素行对应的驱动单元一部分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另一部分分配到第二非显示区,从而使得槽体所在区域无需设置驱动单元,从而减小显示面板槽体所在区域的边框的宽度,同时,由于驱动单元设置在槽体以外的区域,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设置数据线的绕线部分,增大了数据线绕线部分之间的距离,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2,第一显示区a1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为x1,第二显示区a2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为x2,第三显示区a3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为x3;第一驱动单元31个数为r1,第一驱动单元31驱动第二显示区a2的像素行2的行数为x21,第二驱动单元32个数为r2,第二驱动单元32驱动第二显示区a2的像素行2的行数为x22,驱动单元的个数与像素行2的行数满足:r1+r2=x1+x2+x3,x2=x21+x22,r1=x1+x21,r2=x3+x22。

具体的,请继续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将显示面板上所有的驱动单元分别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并且将驱动第二显示区a2内的像素行2对应的驱动单元的一部分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b1、另一部分分配到第二非显示区b2,减小槽体c靠近显示区a一侧的空间,从而减小显示面板在槽体所在区域的边框的宽度,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设置数据线的绕线部分,增大了数据线之间的距离,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可选的,请参见继续参见图2、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第一非显示区b1中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以及第二非显示区b2中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与槽体c的位置有关。如图2所示,如果沿列方向f1,第一非显示区b1的高度大于第二非显示区b2的高度,即槽体c的位置在显示面板第一边缘w1偏下方的位置,则第一非显示区b1中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大于第二非显示区b2中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如图3所示,如果沿列方向f1,第一非显示区b1的高度等于第二非显示区b2的高度,即槽体c的位置在显示面板第一边缘w1的中间位置,则第一非显示区b1中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等于第二非显示区b2中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如图4所示,如果沿列方向f1,第一非显示区b1的高度小于第二非显示区b2的高度,即槽体c的位置在显示面板第一边缘w1偏上方的位置,则第一非显示区b1中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小于第二非显示区b2中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的个数和第二驱动单元的个数根据槽体所在位置决定,既能减小显示面板的边缘宽度,同时又无需增加额外的制程工艺,减小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品质。

可选的,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单元分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为: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为:

具体的,如图5所示,假设显示面板没有设置槽体c,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w1包括第一非显示区b1、第二非显示区b2和虚拟非显示区bc,虚拟非显示区bc包括驱动单元3’。设置槽体c后,第一驱动单元31和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下面以具体数值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1080*1920的情况下,像素行2的行数为1920行,则共需要1920个驱动单元驱动像素行2。假设没有槽体c的情况下,第一非显示区b1原本包括570个驱动单元,第二非显示区b2原本包括1140个驱动单元,虚拟显示区bc原本包括210个驱动单元。则当显示面板设置槽体c后,由于在槽体c靠近显示区a的一侧不设置驱动单元,根据第一显示区a1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以及第三显示区a3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按比例进行分配,将原来设置在虚拟非显示区bc内的驱动单元3’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比例分配的方式的结果是:第一驱动单元31个数为640个,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为1280个,分配的方式为:第一显示区a1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显示面板内像素行2的总行数/(第一显示区a1内像素行2的行数+第三显示区a3内像素行2的行数),即因此,第一非显示区b1内的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为640个。第三显示区a3内的像素行2的行数*显示面板内像素行2的总行数/(第一显示区a1内像素行2的行数+第三显示区a3内像素行2的行数),即因此,第二非显示区b2内的第一驱动单元32的个数为1280个。

本实施例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中,既能减小显示面板的边缘宽度,同时又无需增加额外的制程工艺,减小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5,第一驱动单元31的尺寸与第二驱动单元32的尺寸相等。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内的第二驱动单元的大小相等,在设计与制作显示面板的过程中能够简化制造工艺,缩短制作时间,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可选的,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非显示区b包括第三非显示区b3,第三非显示区b3和第一非显示区b1位于显示区a相对的两侧;第三非显示区b3包括多个第三驱动单元33,第三驱动单元33的个数等于第一驱动单元31的个数与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个数之和。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采用双边驱动,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栅极信号的传输速度,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6,第三驱动单元33的尺寸相等,第三驱动单元33的尺寸大于第一驱动单元31的尺寸、且第三驱动单元33的尺寸大于第二驱动单元32的尺寸。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6,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沿行方向延伸的栅极线4,栅极线4与驱动单元电连接;栅极线4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1或者与第二驱动单元32电连接,栅极线4的另一端与第三驱动单元3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槽体所在一侧设置的驱动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三非显示区中的驱动单元的尺寸,第三非显示区内的驱动单元的尺寸较大能够使得驱动信号更稳定,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槽体c,多个槽体位于第一边缘w1所在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槽体c,在槽体c靠近显示区a的一侧没有设置驱动单元,仅在第一边缘w1其他位置的区域设置了驱动单元,能够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区面积,增大显示区内需要绕行的导线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绕行的导线之间的耦合电容,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槽体,则驱动单元在第一边缘槽体以外的区域按比例分配,例如,显示面板有两个槽体,则存在三个非显示区与该两个槽体沿列方向排布,显示面板包括五个显示区,驱动单元根据三个非显示区对应的显示区的像素行数以及总驱动单元个数按比例分配,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槽体c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圆形、矩形、椭圆形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形状的槽体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的,请参考图9-图1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a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b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0和摄像元件2000;

显示面板1000包括:

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

显示分区一aa1包括平面区100和弯折区200;

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一方向x排列,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位于弯折区200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侧;

平面区100沿第二方向y的最大长度为l1,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二方向y的最小长度为l2,l2<l1;

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垂直于平面区100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

弯折区200为弯折状态,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三方向z相交叠;摄像元件2000和显示分区二aa2位于平面区100的同一侧,且摄像元件2000的镜头20a位于摄像元件2000远离平面区100的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具有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例如,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中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图中未示意出)。

显示分区一aa1包括平面区100和弯折区200,平面区100为平板状态,弯折区200具有可弯折功能。可选的,显示面板使用耐弯折的柔性材料制作。

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的长度不是完全相同的。具体而言,沿第二方向y,平面区100的最大长度l1较大,显示分区二aa2的最小长度为l2较小,l2<l1。本实施例仅以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均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显示分区二aa2一侧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边缘a1和边缘b1,显示分区一aa1一侧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边缘c1和边缘d1,边缘a1和边缘b1沿第二方向y位于显示分区二aa2相对的两侧,边缘c1和边缘d1沿第二方向y位于显示分区一aa1相对的两侧。其中,边缘a1和边缘c1不是平齐的,边缘b1和边缘d1不是平齐的。

由于显示分区二aa2的长度较短一些,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显示分区二aa2一侧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摄像元件2000避让空间,有利于将摄像元件2000和显示面板高度集成,并且使得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不占用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面板的空间,使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装置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9-图11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具有双面显示的功能,图9示意了手机的a面,图10示意了手机的b面,手机的a面为全面屏显示效果,手机的b面集成了摄像元件。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使用场景使用a面或者b面,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显示分区一aa1中的部分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分区二aa2中的至少部分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由于电泳显示面板的功耗较低,因此当用户仅使用b面时,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功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双面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9和图10,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第一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显示状态,显示分区二aa2为非显示状态;

在第二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非显示状态,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仅以显示装置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显示状态,用户使用a面,可以观看显示分区一aa1所显示的图片、视频等。显示分区二aa2不执行显示功能。

第二模式下,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用户使用b面,可以观看显示分区二aa2所显示的图片、视频等。显示分区一aa1不执行显示功能。

可选的,第二模式为拍照模式或者聊天模式。当显示装置启用摄像元件2000以执行拍照功能时,用户可以观察显示分区二aa2以完成自拍。

用户在聊天时,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以显示简单的文字和图像信息,显示分区一aa1为非显示状态,可以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可选的,显示分区一aa1中的部分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分区二aa2中的至少部分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图14,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a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b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显示面板包括异形边缘t,显示分区二aa2包括多条数据线1,数据线1和异形边缘t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

异形边缘t朝向显示分区二aa2内部凹陷形成第一槽体cc1;

摄像元件2000位于第一槽体cc1中。

本实施例中,显示分区二aa2可以适应第一槽体cc1的形状,显示分区二aa2的一段边缘t向内凹陷,显示分区二aa2半包围第一槽体cc1设置。由于显示分区二aa2的一段边缘t向内凹陷,因而显示分区二aa2最小长度l2较小,小于平面区100的最大长度l1。可选的,弯折区200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分别设置了第二槽体cc2和第三槽体cc3,使弯折区200更加易于弯折。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槽体cc1,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可以设置在第一槽体cc1中,有利于将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和显示面板1000高度集成,并且使得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不占用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面板的空间,使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装置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显示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盖板3000,盖板3000的横截面为u形;

显示面板1000包括出光面s1、以及与出光面s1相对设置的底面s2,盖板3000位于出光面s1远离底面s2的一侧,且盖板3000覆盖出光面s1。

由于本实施提供的显示装置为双面显示装置,显示面板1000为弯折状态,相应的,盖板3000的形状适应显示面板1000的形状以保护显示面板。图15所示的剖面图中,盖板3000的横截面即为u形的。盖板3000位于出光面s1远离底面s2的一侧。出光面s1即为有光线进入用户的眼睛,使用户可以感知图像的一面,底面s2即为不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一面,通常底面s2无光线出射。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设置了盖板3000,盖板3000使用透明材料制作,且具有一定的刚性,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000。例如,改变300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或者透明树脂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盖板3000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的,一体成型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避免拼接制作造成的可靠性较低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请结合参考图16和图17,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0;

显示面板1000包括:

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

显示分区一aa1包括平面区100和弯折区200;

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一方向x排列,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位于弯折区200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侧;

平面区100沿第二方向y的最大长度为l1,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二方向y的最小长度为l2,l2<l1;

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请参考图16,在第一状态,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位于同一平面;

请参考图17,在第二状态,垂直于平面区100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弯折区200为弯折状态,平面区100和显示分区二aa2沿第三方向z相交叠。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显示装置的状态。可选的,显示分区一aa1中的部分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分区二aa2中的至少部分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由于电泳显示面板的功耗较低,因此当用户仅使用b面时,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功耗。

在第一状态下,显示面板1000为平板状态,可折叠显示装置也为平板状态,用户可以同时观看使用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为用户提供大屏的显示体验。

在第二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弯折区200为弯折状态,可折叠显示装置为折叠状态。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分别观看使用显示分区一aa1和显示分区二aa2。并且,折叠后的显示装置更加便携,便于用户放入口袋或者包中收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6和图17,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第一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显示状态,显示分区二aa2为非显示状态;

在第二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非显示状态,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仅以可折叠显示装置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模式下,显示分区一aa1为显示状态,用户可以观看显示分区一aa1所显示的图片、视频等。显示分区二aa2不执行显示功能。

第二模式下,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用户可以观看显示分区二aa2所显示的图片、视频等。显示分区一aa1不执行显示功能。

可选的,第二模式为拍照模式或者聊天模式。当可折叠显示装置启用摄像元件2000以执行拍照功能时,用户可以观察显示分区二aa2以完成自拍。用户在聊天时,显示分区二aa2为显示状态以显示简单的文字和图像信息,显示分区一aa1为非显示状态,可以节省显示装置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平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包括异形边缘t,显示分区二aa2包括多条数据线1,数据线1和异形边缘t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

异形边缘t朝向显示分区二aa2内部凹陷形成第一槽体cc1;

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摄像元件2000,摄像元件2000位于第一槽体cc1中。

本实施例中,显示分区二aa2可以适应第一槽体cc1的形状,显示分区二aa2的一段边缘t向内凹陷,显示分区二aa2半包围第一槽体cc1设置。由于显示分区二aa2的一段边缘t向内凹陷,因而显示分区二aa2最小长度l2较小,小于平面区100的最大长度l1。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槽体cc1,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可以设置在第一槽体cc1中,有利于将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和显示面板1000高度集成,并且使得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元件2000不占用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面板的空间,使平面区100一侧的显示装置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一非显示区、槽体和第二非显示区沿第一边缘所在一侧依次设置,第一驱动单元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驱动单元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将部分驱动第二显示区内的像素行的驱动单元分配到第一非显示区、部分驱动单元分配到第二非显示区,从而使得槽体所在区域无需设置驱动单元,从而减小显示面板槽体所在区域的边框的宽度,同时,由于驱动单元设置在槽体以外的区域,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设置数据线的绕线部分,增大了数据线绕线部分之间的距离,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