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6435发布日期:2019-03-13 22:53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充电电池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便利,智能化程度高的无安全隐患无线充电式可充电电池。

[

背景技术:
]

近些年,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目前的可充电的电池仍然是通过正负极点触式接触充电,如果人手触碰到充电设备正负极就会造成回路,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无线充电技术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底部负电极为金属,容易阻断电磁波耦合与辐射;5号和7号电池底部可充电面积狭小,线圈设计难度极大,功率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在电池内部空间同时设计无线充rx接收电路,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对半导体器件尺寸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等,制约着产品的更好的推广。

基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从充电电池的具体内部构造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可充电电池小的无线充技术难度,而且根本上实现了可充电电池原来通过点触式接触充电转变为现在通过无线发射接收的无线充电模式,排除了安全隐患,使用效果突出。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智能化程度高的无安全隐患的高性能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无线充电式的方法给可充电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体、设置于所述电池体内部的负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外侧的正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内部的碳棒、设置于电池体上端且与正极材料组件电性连接的正极柱以及设置于电池体内部且与碳棒相接触的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该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柔性磁导层、pcb线圈层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且该第一柔性磁导层、第二柔性磁导层都包括粘贴材料层、保护层以及处于粘贴材料层和保护层之间的法拉第磁导层;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的第一柔性磁导层、pcb线圈层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中间部位同时做镂空处理,且碳棒贯穿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磁导层、pcb线圈层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中间部位镂空孔洞的直径大小范围为3-6mm。

优选地,所述pcb线圈层包括pcb线圈以及与pcb线圈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该pcb线圈的直径大小范围为6-17mm。

优选地,所述电池体的长度范围为28-50mm。

优选地,所述电池体的外径范围为10-2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通过同时设置电池体11、设置于所述电池体11内部的负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外侧的正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内部的碳棒111、设置于电池体上端且与正极材料组件电性连接的正极柱以及设置于电池体内部且与碳棒111相接触的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且该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都包括粘贴材料层、保护层以及处于粘贴材料层和保护层之间的法拉第磁导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采用了磁导材料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金属负电极阻断电磁波耦合问题,且线圈设计难度低,电池内部同时设置无线充rx接收电路、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此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1包括电池体11、设置于所述电池体11内部的负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外侧的正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内部的碳棒111、设置于电池体上端且与正极材料组件电性连接的正极柱以及设置于电池体内部且与碳棒111相接触的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pcb线圈层1122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且该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都包括粘贴材料层、保护层以及处于粘贴材料层和保护层之间的法拉第磁导层;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的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pcb线圈层1122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112中间部位同时做镂空处理,且碳棒111贯穿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设置。

通过同时设置电池体11、设置于所述电池体11内部的负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外侧的正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内部的碳棒111、设置于电池体上端且与正极材料组件电性连接的正极柱以及设置于电池体内部且与碳棒111相接触的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且该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都包括粘贴材料层、保护层以及处于粘贴材料层和保护层之间的法拉第磁导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采用了磁导材料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金属负电极阻断电磁波耦合问题,且线圈设计难度低,电池内部同时设置无线充rx接收电路、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突出。

本申请权利要求电池内部装入设置无线充rx接收电路(接收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达到可充电电池无线充电的方法。

此无线充rx接收电路视电池结构尺寸需要有可能安装在靠近正极的电池上端,也有可能安装在靠近负极的电池底端。

优选地,所述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的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pcb线圈层1122以及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中间部位镂空孔洞的直径大小范围为3-6mm。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的设计用于放置电磁波逸散,增加感应强度。

优选地,所述pcb线圈层1122包括pcb线圈以及与pcb线圈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1124;该pcb线圈的直径大小范围为6-17mm。

优选地,所述电池体11的长度范围为28-50mm。

优选地,所述电池体11的外径范围为10-26mm。

无线接收电路,分发射tx和接收rx.tx发射座,可采用表面下沉式结构,亦可采用图标定位法,用于界定可充电区域,其他区域用柔性磁屏蔽材料覆盖,用确定只有设定的可充电区域;接收rx电路线路板安装于可充电电池内用于接收电磁辐射,实现无线充电。

本设计的无线充电方式可以为a4wp、qi无线充以及其他方式。

与现有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方式相比,本发明首次实现无线充电给电池充电,不存在点触式的安全隐患,具有现在可充电电池充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式的可充电电池1通过同时设置电池体11、设置于所述电池体11内部的负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外侧的正极材料组件、处于负极材料组件内部的碳棒111、设置于电池体上端且与正极材料组件电性连接的正极柱以及设置于电池体内部且与碳棒111相接触的无线rx接收电路组件112,且该第一柔性磁导层1121、第二柔性磁导层1123都包括粘贴材料层、保护层以及处于粘贴材料层和保护层之间的法拉第磁导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采用了磁导材料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金属负电极阻断电磁波耦合问题,且线圈设计难度低,电池内部同时设置无线充rx接收电路、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突出。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