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压缩离子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78058发布日期:2020-05-26 16:5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级压缩离子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迁移谱离子门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迁移谱由于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体积小巧,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毒剂,炸药,毒品等的检测。[1]此外由于离子迁移谱能分离同分异构体,还经常和质谱联用检测生物样品。[2]近年来,离子迁移谱的应用深入到医疗诊断领域,例如检测呼出气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血液中的麻醉剂等。[3,4]对复杂样品的检测,需要更高的分辨能力和灵敏度。离子门是迁移管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作用是周期性的将一团离子注入到迁移区进行分离和检测。所以,离子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迁移谱的分辨能力和灵敏度。

离子迁移管中最常用的离子门是bradbury-nielsengate(bn门),[1]这种离子门由两组平行,绝缘,依次交替,处于同一平面的金属丝组成。在开门时,两组丝上的电势相同。在关门时,在其中一组丝上叠加一个电压,或者在两组丝上叠加相反的电压,使相邻的两根丝之间形成和迁移电场垂直的电场,以阻止离子的通过。但是实际上离子门关门时,关门电压会在离子门前后的区域产生不均匀的电场,并在离子门后形成清空区,稀释区和压缩区。[5]这些区域的存在,一方面会使注入的离子成锯齿状,开门时间越小,注入的离子越不均匀,产生峰拖尾现象。

离子迁移管中另一种比较常用的离子门是场切换离子门。[1]这种离子门的结构为一个金属栅网。在关门时,离子源的电势比离子门的电势稍微低,使离子被局限在离子源和离子门之间,开门时,将离子源处的电势提高几百甚至上千伏,将电离区的离子全部注入迁移区。这种离子门不会造成离子门附近的不均匀电场。但是它的应用范围比价窄,不适用于电离范围比较长的电离源,如真空紫外灯,或者本身需要维持一定电势才能工作的电离源,如电喷雾或者电晕放电电离源。[6]

离子门注入离子团的过程中,如果设法使离子团由高电场向低电场运动时,那么离子团会被压缩,离子厚度变窄,密度增大。因此法拉第盘接收到的信号峰更高,更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被提高。

[1]eicemanga,karpasz,hilljrhh.ionmobilityspectrometry[m].3rded.:crcpress,2013;

[2]jiangw,robinsonras.ionmobility-massspectrometry[m].johnwiley&sons,ltd,2013;

[3]jiangd,lie,zhouq,etal.onlinemonitoringofintraoperativeexhaledpropofolbyacetone-assistednegativephotoionizationionmobilityspectrometrycoupledwithtime-resolvedpurgeintroduction[j].analyticalchemistry,2018,90(8):5280-9;

[4]wangx,zhouq,jiangd,etal.ionmobilityspectrometryasasimpleandrapidmethodtomeasuretheplasmapropofolconcentrationsforintravenousanaesthesiamonitoring[j].scientificreports,2016,6;

[5]duy,wangw,lih.resolutionenhancementofionmobilityspectrometrybyimprovingthethree-zonepropertiesofthebradbury-nielsengate[j].analchem,2012,84(3):1725-31;

[6]chenc,tabrizchim,wangw,etal.fieldswitchingcombinedwithbradbury-nielsengateforionmobilityspectrometry[j].analchem,2015,87(15):7925-3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压缩离子门及控制方法,对离子门开门时注入的离子进行两次空间压缩,从而同时提高迁移谱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于圆筒状离子迁移管内部离子源和法拉第盘之间依次同轴、平行、间隔、绝缘设置三个圆形栅网构成离子门,三个圆形栅网依次定义为栅网1、栅网2和栅网3;栅网1和离子源之间的区域为反应区,栅网3与法拉第盘之间的区域为迁移区。

离子源、栅网1、栅网2和栅网3、法拉第盘依次间隔设置,栅网1、栅网2和栅网3之间依次用两个圆环状绝缘片隔开,每个绝缘片与相邻的金属栅网平行、同轴设置,紧密配合。

构成离子门的三个栅网为表面平整的丝状栅网或孔状金属栅网。

可通过周期性控制该离子门中三个栅网之间的电场,精确控制离子的通过;

每个周期有连续的三种状态:

第一状态时,离子门开门,离子源,栅网1、栅网2和栅网3和法拉第盘上的电势依次降低;第一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提高栅网2上的电位使其高于栅网1上的电位,开始第二状态,第二状态时离子门关门;第二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降低栅网2上的电势使其回到和第一状态相同的电位,同时提高第三栅网的电位使其高于栅网2上的电位,开始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时离子门关门;第三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整个过程一周期;

一周期完成后,再次切换到第一状态,进行下一个周期。

第二状态开始时间应该是在第一状态维持过程中通过栅网2的离子未到达栅网3之前。

第一状态维持过程中通过栅网2的离子,在第二状态维持的时间段内全部或部分通过栅网3,才能开启第三状态。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维持的一段时间可为几至几百微秒,通常1-999微秒;第三阶段维持的一段时间可为几至一百毫秒,通常1-100毫秒。

第二状态时,栅网1和栅网2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电场方向相反,阻止离子通过栅网2,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电场方向相同,且电场强度被提高,使离子在穿过栅网3后,由于电场强度降低被压缩一次;

第三状态时,栅网1和栅网2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电场方向相同,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电场方向相反,阻止离子通过,同时栅网3与后面的导电环之间的电场强度被提高,使离子在穿过该导电环后由于电场强度降低被再次压缩。

本发明的优点是:

对离子门开门时注入的离子进行两级压缩。

同时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子迁移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离子迁移管腔体,(2)为离子源,(3)为法拉第盘,(4)为反应区,(5)为迁移区,(6)为栅网1,(7)为栅网2,(8)为栅网3,(9)为导电环1,(10)为导电环2,(11)为漂气入口,(12)为载气入口,(13)为尾气出口。

图2为栅网2和栅网3上的脉冲施加方式示意图。

图3为一个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电势和离子运动示意图。

图4为一个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电场和离子运动示意图。

图5为使用该发明的离子门和控制方式得到的谱图与使用bn门得到的谱图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离子迁移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脉冲施加方式示意图,图3,为一个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电势示意图,图4,为一个周期各个阶段的电场示意图。

离子迁移管(1)为一中空圆柱形腔体,在腔体一端设置样品离子产生装置离子源(2),在腔体另一端设置离子接收装置法拉第盘(3)。于离子源和法拉第盘之间依次同轴、间隔、平行设置构成该离子门的三个栅网,三个栅网依次定义为栅网1(6)、栅网2(7)和栅网3(8)。栅网1、栅网2和栅网3之间依次用两个环状绝缘片隔开,每个绝缘环与相邻的金属栅网平行、同轴设置,紧密配合。栅网1和离子源之间的区域为反应区(4),栅网3与法拉第盘之间的区域为迁移区(5)。

通过周期性控制该离子门中三个栅网之间的电场,精确控制离子的通过。每个周期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时(0~t1),离子源,栅网1、栅网2、栅网3和法拉第盘上的电势依次降低,相邻两栅网之间的电场方向均和反应区及迁移区的电场方向相同,离子可以从反应区经过三个栅网进入迁移区;第一状态维持一段时间t1后,将栅网2上的电压提高至高于栅网1上的电压,其他位置电势不变,开启第二状态(t1~t2),其电场特征为栅网1和栅网2之间的电场方向与反应区及迁移区的电场方向相反,阻止离子通过,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区及反应区的电场方向相同;第二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在保证第一状态开启阶段通过栅网2的离子全部或部分通过栅网3,但未到达栅网3后面的导电环时,将栅网2的电势降低到和第一状态时相同的电势,同时将栅网3上的电势提高到高于栅网2上的电势,开启第三状态(t2~t),其电场特征为栅网1和栅网2之间的电场方向与反应区及迁移区的电场方向相同,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电场方向与迁移区及反应区的电场方向相反。第三状态维持至一个周期结束时(t=t),再次切换到第一状态,开启下一个周期。

在第二状态中,由于栅网2上的电势提高,使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电场,高于栅网3之后的电场。离子在从栅网2和栅网3之间的高电场向栅网3后的低电场运动时,第一次被压缩,厚度变小,密度变大。

在第三状态中,由于栅网3上的电势提高,使栅网3与电极环2之间的电场,高于电极环2后的电场,离子在从栅网3与电极环2之间的高电场向电极环2后的低电场运动时,第二次被压缩,厚度进一步变小,密度进一步变大。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为在63ni电离源-正离子模式离子迁移谱中,采用该发明的两级压缩离子门及控制方法和采用常规的bn门检测丙酮的谱图对比。其中该实施例中所用的栅网50μm厚的方孔不锈钢金属栅网,孔径的大小为1mm。在两种离子门中,相邻两栅网之间的间距为4mm。使用该离子门时,第一状态时离子门开门,栅网1、栅网2和栅网3上的电势分别为5100v,5050v,5000v,开门时间为50μs;第二状态时栅网1、栅网2和栅网3上的电势分别为5100v,5450v,5000v,维持时间为100μs。第三状态时栅网1、栅网2和栅网3上的电势分别为5100v,5050v,5500v维持时间为9.75ms。使用bn门时,开门时bn门两组丝上的电势均为5000v,开门时间为50μs。关门时将其中一组丝上的电势提高到5100v,另一组丝上的电势不变,关门时间为9.92ms。使用两种离子门的其它实验条件相同。由图3可以看出,使用该发明所述的离子门及控制方法和使用bn门,所获得丙酮的峰高前者远远高于后者,而半峰宽比后者明显低。说明使用该离子门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