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813发布日期:2019-04-03 04:1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开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



背景技术:

电闸是一种常用的电流通断设备,常常用于大型设备或总闸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设备设施采用自动电闸,现有的自动电闸多采用继电器结构,故障率低,长期使用也能够保持高度的可靠性,但继电器响应速度极快,在电闸这类使用率低、误触后果相对严重的开关设备上便成为一大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闸刀组,第一触点组,第二触点组,所述闸刀组设置于横轴上,所述横轴两端匹配有弧形滑轨和行走臂,行走臂设置有丝母,丝母匹配有丝杠,丝杠匹配动力单元。

所述的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臂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槽,所述闸刀组铰接于横轴上,所述横轴端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的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点组、第二触点组之间设置有中间触点组。

本发明采用丝杆和丝母传动,使闸刀组切换触点时动作快慢的可调范围更宽,从而大大降低因一时操作失误而产生误触的情况。设置中间触点组,可使闸刀组在两组触点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进一步降低由于误触风险,同时,中间触点也可以起到放电作用,保证线路切换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闸刀组,3-第一触点组,4-第二触点组,5-中间触点组,6-连杆,7-横轴,8-弧形滑轨,9-行走臂,91-导向槽,10-丝母,11-丝杆,12-第一伞齿轮,13-电机,14-第二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闸刀组2,第一触点组3,第二触点组4,连杆6,弧形滑轨8,丝母10,电机13,连杆6一端铰接于机架1上、另一端安装横轴7,闸刀组2安装于横轴7上,横轴7两端设置弧形滑轨8和行走臂9,行走臂9上端部设置有u形的导向槽91,横轴7端部安装于导向槽91内,滑轨8和导向槽9分别对横轴7,行走臂9底部连接丝母10,丝母10匹配有横向设置的丝杆11,丝杆11一端设置第一伞齿轮12,电机13连接与第一伞齿轮匹配的第二伞齿轮。

当闸刀组需要移动时,启动电机1,带动丝杆转动,行走臂横向移动,从而带动闸刀组动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闸刀组2,第一触点组3,第二触点组4,连杆6,弧形滑轨8,丝母10,电机13,第一触点组3与第二触点组4之间设置中间触点组5,连杆6一端铰接于机架1上、另一端安装横轴7,闸刀组2安装于横轴7上,横轴7两端设置弧形滑轨8和行走臂9,行走臂9上端部设置有u形的导向槽91,横轴7端部安装于导向槽91内,滑轨8和导向槽9分别对横轴7,行走臂9底部连接丝母10,丝母10匹配有横向设置的丝杆11,丝杆11一端设置第一伞齿轮12,电机13连接与第一伞齿轮匹配的第二伞齿轮。

当闸刀组需要移动时,启动电机1,带动丝杆转动,行走臂横向移动,从而带动闸刀组动作。

假设第一触点组3为常规电源,第二触点4为检修电源。当正常供电时,闸刀组与第一触点接触,当线路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启动电机13,将闸刀组切换至第二触点,检修完毕后再切换回第一触点,在实施例二中,电闸切换过程中闸刀组与中间触点组接触,可在中间触点处设置限位开关或设置相关电控程序,使闸刀组在接触中间触点组时电机停机,从而防止在线路检查或维修中人员误触接通电源发生意外,同时,中间触点还可以起到放电作用,使其在逻辑与物理两方面同时防止意外发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闸刀组,第一触点组,第二触点组,所述闸刀组设置于横轴上,所述横轴两端匹配有弧形滑轨和行走臂,行走臂设置有丝母,丝母匹配有丝杠,丝杠匹配动力单元。本发明采用丝杆和丝母传动,使闸刀组切换触点时动作快慢的可调范围更宽,从而大大降低因一时操作失误而产生误触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郝海珍;王宏;焦仙宏;张月光;陈刚;高天伟;王海文;孟新斌;弓剑亮;霍俊生;张爱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寿阳县供电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