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2204发布日期:2019-02-26 18:3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oled显示屏在显示行业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高端手机采用柔性oled显示屏代替传统的lcd显示屏。

但是由于柔性oled显示屏全贴合工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柔性oled显示屏的全贴合良率较低。并且,由于柔性oled显示屏的特性(封装层受到外力撕扯时易产生缝隙,导致柔性oled显示屏损坏),因此使用传统的光学胶及拆解方法,使得柔性oled显示屏的拆解利用率几乎为零,导致柔性oled显示屏无法进行返修。

因此,本发明基于此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柔性oled显示屏返修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

显示面板;

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偏光片层;

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上的盖板层;以及

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的粘结层;

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减粘型粘结层。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粘结层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盖板层包括硬质层、及位于所述硬质层与所述粘结层之间的滤光层;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在所述滤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滤光层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盖板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硬质层、及位于所述滤光层两侧的遮光层;

所述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滤光层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硬质层的面积相等。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显示面板;

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一偏光片层;

在所述偏光片层上形成一粘结层;

在所述粘结层上形成一盖板层;

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减粘型粘结层。

在本申请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粘结层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

在本申请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粘结层上形成一盖板层的步骤包括:

提供一硬质层;

在所述硬质层上形成一滤光层;

在所述滤光层两侧形成一遮光层;

利用所述粘结层将形成有所述滤光层的硬质层贴合于所述偏光片层上;

其中,所述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滤光层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硬质层的面积相等。

在本申请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在所述滤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滤光层内。

在本申请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滤光层为紫外光滤光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位于盖板层与偏光片层之间的粘结层设置为紫外光减粘型粘结层,使得所述粘结层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失去粘性,易与偏光片层分离,提高了所述显示模组的返修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模组的膜层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图;

图3a~3c为本申请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显示模组100的膜层结构图。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支撑层(未画出),所述支撑层为所述显示模组的基底,主要用于支撑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膜层结构。

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背板层10。

位于所述背板层10上的显示面板20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屏或其他种类的柔性显示屏,具体不作限制。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20及位于所述基板20上的薄膜晶体管层3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可以为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的柔性材料本申请不限制,例如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包括蚀刻阻挡层型、背沟道蚀刻型或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可以包括:阻挡层、缓冲层、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第二金属层、间绝缘层、源漏极。

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上的发光器件层40。

所述发光器件层40包括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上的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所述阴极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顶发射型oled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射白光的白光oled器件。因此,所述阳极层非透明的反射层,所述阴极层为透明金属层。

位于所述阴极层上的所述封装层50。所述封装层50可以通过cvd、sputter、ald、真空蒸镀、ijp等方式沉积而成。所述封装层50主要起阻水氧的作用,防止外部水汽对有机发光层的侵蚀,所述封装层50包括至少一有机层和至少一无机层交替叠加构成。

位于所述封装层50上的偏光片层60。

所述偏光片层60可以通过光学胶直接贴附至所述封装层5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层60还可以通过第一沉积工艺在所述封装层50上直接形成,中间无须利用光学胶进行粘接。

所述偏光片层60包括tac(三醋酸纤维素)层和pva(聚乙烯醇)层,所述tac层和所述pva层亦可统称为线偏光层。

所述tac层在偏光片中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下层的pva层的作用。所述pva层为所述偏光片层60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吸收自然光中一个偏振态的光线,透过另一个偏振态光线,获得偏振光。

位于所述偏光片层60上的粘结层80。所述粘结层80用于将位于所述粘结层80上的盖板层70与所述偏光片层60贴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80为减粘型粘结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80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

位于所述粘结层80上的盖板层70。

所述盖板层70包括硬质层701、及位于所述硬质层701与所述粘结层80之间的滤光层70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层70还包括位于所述硬质层上的遮光层703。所述遮光层703位于所述滤光层702两侧。

所述盖板层70的工艺可以在提前制备,直接通过所述粘结层80与所述偏光片层60进行粘接。

由于所述粘结层80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当显示模组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减小了所述粘接层的粘性,导致所述盖板层70与所述偏光片层60分离,降低所述显示模组的品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层702为紫外光滤光层,以避免所述粘结层80的粘性降低。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层40在所述滤光层70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滤光层702内。所述滤光层702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模组发光区域的面积。进一步,保证所述粘结层80的粘性。

由于所述显示模组存在非发光区域,因此为了防止显示模组边缘区域光的泄露,所述显示模组边缘区域设置有遮光层703。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703的材料可以为墨水或黑色光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703的面积与所述滤光层702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硬质层的面积相等。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50与所述盖板层70之间的触控层(未画出)和彩膜层(未画出)。所述控住层和所述彩膜层的具体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图。

请参阅图3a~3c,图3a~3c为本申请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s10、提供一显示面板;

请参阅图3a,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层10、位于所述背板层10上的基板20、位于所述基板20上的薄膜晶体管层30、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上的发光器件层40、位于所述发光器件上的封装层5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屏或其他种类的柔性显示屏,具体不作限制。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未画出)。所述支撑层为所述显示模组的基底,主要用于支撑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膜层结构。

所述背板层10位于所述支撑层上。

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板层1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可以为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的柔性材料本申请不限制,例如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包括蚀刻阻挡层型、背沟道蚀刻型或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顶栅薄膜晶体管型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可以包括:阻挡层、缓冲层、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第二金属层、间绝缘层、源漏极。

所述发光器件层40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上。所述发光器件层40包括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30上的阳极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所述阴极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顶发射型oled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射白光的白光oled器件。因此,所述阳极层非透明的反射层,所述阴极层为透明金属层。

所述封装层50位于所述阴极层上。所述封装层50可以通过cvd、sputter、ald、真空蒸镀、ijp等方式沉积而成。所述封装层50主要起阻水氧的作用,防止外部水汽对有机发光层的侵蚀,所述封装层50包括至少一有机层和至少一无机层交替叠加构成。

s20、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一偏光片层60;

请参阅图3a,所述偏光片层60可以通过光学胶直接贴附至所述封装层5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层60还可以通过第一沉积工艺在所述封装层50上直接形成,中间无须利用光学胶进行粘接。

所述偏光片层60包括tac(三醋酸纤维素)层和pva(聚乙烯醇)层,所述tac层和所述pva层亦可统称为线偏光层。

所述tac层在偏光片中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下层的pva层的作用。所述pva层为所述偏光片层60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吸收自然光中一个偏振态的光线,透过另一个偏振态光线,获得偏振光。

s30、在所述偏光片层60上形成一粘结层80;

请参阅图3b,所述粘结层80形成与所述偏光片层60上,用于将位于所述粘结层80上的盖板层70与所述偏光片层60贴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80为减粘型粘结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80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

s40、在所述粘结层80上形成一盖板层70;

请参阅图3c,步骤s40具体包括:

s401、提供一硬质层701;

s402、在所述硬质层701上形成一滤光层702;

s403、在所述滤光层702两侧形成一遮光层703;

s404、利用所述粘结层80将形成有所述滤光层702的硬质层701贴合于所述偏光片层60上。

在本步骤中,所述盖板层70的工艺可以在提前制备,直接通过所述粘结层80与所述偏光片层60进行粘接。

由于所述粘结层80为紫外光减粘型光学胶,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当显示模组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减小了所述粘接层的粘性,导致所述盖板层70与所述偏光片层60分离,降低所述显示模组的品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层702为紫外光滤光层,以避免所述粘结层80的粘性降低。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层40在所述滤光层70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滤光层702内。所述滤光层702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模组发光区域的面积。进一步,保证所述粘结层80的粘性。

由于所述显示模组存在非发光区域,因此为了防止显示模组边缘区域光的泄露,所述显示模组边缘区域设置有遮光层703。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703的材料可以为墨水或黑色光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703的面积与所述滤光层702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硬质层701的面积相等。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50与所述盖板层70之间的触控层(未画出)和彩膜层(未画出)。所述控住层和所述彩膜层的具体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所述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工作原理相似,具体可以参考所述显示模组的工作原理,这里不做赘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上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偏光片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上的盖板层;以及位于所述偏光片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的粘结层;其中,所述粘结层为紫外光减粘型粘结层。本申请通过将位于盖板层与偏光片层之间的粘结层设置为紫外光减粘型粘结层,使得所述粘结层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失去粘性,易与偏光片层分离,提高了所述显示模组的返修成功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