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插头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1522发布日期:2019-04-29 13:3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插头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插头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serialbus)装置主要用于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移动终端的电池充电。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的越发强大,消费者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相应的增加,因此,用来给移动终端充电的usb装置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usb装置中,其插座往往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用于连接usb装置中的插头。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插座可以包括:壳体10,设于壳体10内的塑胶本体11,以及设置在塑胶本体11上的至少一个端子12;塑胶本体11上设有交替设置的槽型结构110和塑胶隔栏111;端子12水平设置在槽型结构110内。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端子12在塑胶本体11的定位以及固定,塑胶本体11往往需要进行两次注塑成型,以得到槽型结构110之间的塑胶隔栏111。

然而,现有的技术中,在有导电杂质进入槽型结构110内的情况下,所述导电杂质很容易连接两个相邻的端子12,造成端子12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而且,由于相邻的端子12之间的距离较短,槽型结构110之间的塑胶隔栏111的厚度相应较薄,这样,在对塑胶本体11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塑胶隔栏111上很容易出现缝隙,进一步加剧端子12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此外,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对端子12之间的距离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端子12之间的距离很难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中,插座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且插座很难满足快速充电的技术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插座、一种插头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插座,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塑胶本体,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插座配合使用的插头,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朝向所述插座的第一端子。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插座。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塑胶隔栏,由于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能够增大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一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提升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一塑胶隔栏的厚度,这样,在对所述第一塑胶本体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提升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扩展所述插座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插座中的第一塑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塑胶本体的ⅰ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一塑胶本体的ⅱ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插座中的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插头的ⅲ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插头中的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塑胶本体,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一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一塑胶隔栏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所述第一塑胶本体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座的适用范围。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20和第一塑胶本体21,第一塑胶本体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212,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212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211,第一槽型结构2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2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能力较高,而且,所述插座可以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

参照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插座中的第一塑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塑胶本体的ⅰ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塑胶本体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212,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212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211,第一槽型结构2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2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一端子22设置于第一槽型结构211的侧壁,因此,第一端子22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第一槽型结构211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第一端子22连接的难度,减小第一端子22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而且,由于第一端子22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第一槽型结构211之间的第一塑胶隔栏212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第一塑胶本体21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第一塑胶隔栏212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第一端子22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第一端子22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座的适用范围。

如图4所示,第一槽型结构211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以及设置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之间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端子22设置于第一侧壁2111上;第一侧壁2111上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遮挡第一端子22的第一凸起部2113。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一凸起部2113对于第一端子22的遮挡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杂质与第一端子22接触,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可选地,第一槽型结构21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之间的第一底面2114;其中,第一侧壁2111与第一底面2114垂直。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端子22设置在第一侧壁2111上,因此,在第一侧壁2111与第一底面2114垂直的情况下,第一端子22也可以与第一底面2114垂直。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端子22与第一底面2114垂直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相邻的第一端子22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还可以使得所述插座能够进一步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第一端子22中可以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具体地,所述正极端子可以为电源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往往设置在多个第一端子22中靠近边缘的一侧,在多个第一端子22中,所述正极端子的电压往往最大,因此,在所述正极端子与其他第一端子22连接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短路或者电化学腐蚀的现象。

参照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塑胶本体的ⅱ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一塑胶本体21上的第一槽型结构211中可以包括一个正极槽型结构,所述正极端子可以设置于所述正极槽型结构的侧壁上;所述正极槽型结构上的第二侧壁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面的缺口部2115。

在实际应用中,缺口部2115可以用于排出进入所述正极槽型结构内的导电杂质,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正极端子与其他的第一端子22连接,进一步提高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参照图6,示出了图2所示的插座中的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接触部221和第一焊接部222;其中,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一槽型结构211的侧壁连接;第一焊接部222外露;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一焊接部222垂直。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焊接部222可以与移动终端的柔性电路板或者印制电路板焊接连接,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或者印制电路板实现所述插座与所述主板之间的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端子22的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一槽型结构211的侧壁连接,第一接触部221与第一焊接部222垂直,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焊接部22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或者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定位和焊接。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插座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一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一塑胶隔栏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所述第一塑胶本体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座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上述插座配合使用的插头,具体可以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朝向所述插座的第一端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二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二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二塑胶隔栏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所述第二塑胶本体进行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二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头的适用范围。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二壳体70和第二塑胶本体71,第二塑胶本体71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712,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712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711,第二槽型结构7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72,第二端子72的接触部朝向所述插座的第一端子。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能力较高,而且,所述插头可以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

参照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插头的ⅲ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由于第二塑胶本体71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712,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712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711,第二槽型结构7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72。因此,第二端子72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第二槽型结构711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第二端子72连接的难度,减小第二端子72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第二端子72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第二槽型结构711之间的第二塑胶隔栏712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第二塑胶本体71进行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第二塑胶隔栏712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第二端子72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第二端子72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头的适用范围。

如图8所示,第二槽型结构711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壁7111和第四侧壁7112,以及设置于第三侧壁7111和第四侧壁7112之间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端子72设置于第三侧壁7111上;第三侧壁7111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遮挡第二端子72的第二凸起部7113。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二凸起部7113对于第一端子72的遮挡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杂质与第二端子72接触,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可选地,第二槽型结构71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三侧壁7111和第四侧壁7112之间的第二底面7114;其中,第三侧壁7111与第二底面7114垂直。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端子72设置在第三侧壁7111上,因此,在第三侧壁7111与第二底面7114垂直的情况下,第二端子72也可以与第二底面7114垂直。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二端子72与第二底面7114垂直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相邻的第二端子72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还可以使得所述插头能够进一步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

参照图9,示出了图7所示的插头中的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部721和第二焊接部722;其中,第二接触部721与第二槽型结构711的侧壁连接;第二焊接部722外露;第二接触部721与第二焊接部722垂直;所述接触凸点723设置于第二接触部721上,并朝向所述插座的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焊接部722可以与接口连接器中的柔性电路板焊接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端子72的第二接触部721与第二槽型结构711的侧壁连接,第二接触部721与第二焊接部722垂直,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二焊接部72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定位和焊接。

可选地,第二端子72的接触凸点723表面设有镀镍层和镀金层;其中,所述镀镍层位于所述接触凸点表面与所述镀金层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镀镍层和所述镀金层可以用来增加接触凸点723的耐磨性和导通性,以提高接触凸点723在与所述插座的第一端子上的第一接触部接触连接时,二者之间的接触可靠性和导通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插头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包括多个第二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二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端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二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二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二塑胶隔栏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所述第二塑胶本体进行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二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头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头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可以包括:上述插座。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插座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主板连接,并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配合使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或者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银行系统、考勤系统以及门禁系统等移动终端,本发明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上述插头,所述插头可以用于与所述插座配合使用。具体地,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之间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接触连接实现电连接。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塑胶隔栏,相邻的第一塑胶隔栏之间具有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型结构的侧壁,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较长,这样,在导电杂质进入所述第一槽型结构内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杂质同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难度,减小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者短路的概率,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其次,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槽型结构之间的第一塑胶隔栏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较厚,这样,在对所述第一塑胶本体进行二次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塑胶隔栏上出现缝隙的可能,进一步增大所述插座的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满足快速充电技术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增大所述插座的适用范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插座、插头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