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622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显示屏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屏的功能也随之增多。现有的移动设备显示屏上均设置有显示屏隔离的摄像头,占据了移动设备显示区的面积,导致移动设备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提高。作为如今移动设备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将摄像头与显示屏集成,使得屏占比最大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方案通常是将移动设备的摄像头设计在显示屏外侧,显示屏因此需避让尺寸用来容纳前置摄像头,从而导致该部分区域无法正常显示内容,只能进行异形切割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域中具有遮光层,能够避免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进入透光区域,对光传感器造成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方的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的发光层;其中,

所述发光区域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和/或位于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区域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全部不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域为所述显示面板上透光区域之外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光区域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所述衬底包括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方的遮光层以及位于所示遮光层上方的第二缓冲层。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形成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遮光金属。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

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漏区;

覆盖所述有源区的栅极介质层;

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上方的栅极金属层,所述栅极金属层的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沟道区;

覆盖所述有源区的层间介质层;

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并与所述源漏区电连接的源漏金属层;

覆盖所述层间介质层和所述源漏金属层的平坦化层;

贯穿所述平坦化层并与所述源漏金属层电连接的电极层;其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栅极介质层、层间介质层、平坦化层以及电极层中的任意一层中或任意相邻的两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遮光层为所述平坦化层、栅极介质层和层间介质层中的任意一个,形成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遮光层为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共同构成所述遮光层,形成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遮光金属,形成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透光区域包括:

透光衬底,所述透光衬底由相邻的发光区域中的衬底延伸构成;

绝缘叠层,所述绝缘的叠层由相邻的发光区域中的薄膜晶体层中的绝缘层延伸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和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构成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的发光区域实现显示功能,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实现光线传导功能;

不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构成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区的发光区域实现显示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功能区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第二功能区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方的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的发光层;其中,

所述发光区域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和/或位于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其中,

所述光传感器上方至少有一个透光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和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构成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的发光区域实现显示功能,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实现光线传导功能;

不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构成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区的发光区域实现显示功能;其中,

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光传感器的数目大于等于两个,所述多个光传感器构成摄像头。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光传感器的数目大于等于两个,所述光传感器构成指纹识别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光区域,能够在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同时使显示面板外侧的光线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并到达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传感器。所述发光区域中具有遮光层,能够避免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进入透光区域,对光传感器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首先对现有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单元10和多个相同的透光单元20,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10和透光单元20间隔排列。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薄膜晶体管单元10紧邻透光单元20,因此薄膜晶体管单元10上方的发光材料发出的光线很容易进入透光区20,从而为位于该区域下方的摄像头引入了大量干扰光线,严重影响了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域中具有遮光层,能够避免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进入透光区域,对光传感器造成干扰。

具体的,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10和多个透光区域20,所述发光区域10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方的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的发光层;其中,所述发光区域10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和/或位于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区域10和多个透光区域20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包括第一隔离层210,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上方的第一缓冲层220,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20上方的第二隔离层23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上方的第二缓冲层240。所述第一隔离层210和第二隔离层23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有源区110,所述有源区110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漏区;覆盖所述有源区110的栅极介质层120;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120上方的栅极金属层130,所述栅极金属层130的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沟道区;覆盖所述栅极介质层120和栅极金属的层间介质层160;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160并与所述源漏区电连接的源漏金属层170;覆盖所述层间介质层160和所述源漏金属层170的平坦化层1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贯穿所述平坦化层180并与所述源漏金属层170电连接的电极层190;以及位于所述平坦化层180上方并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绝缘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栅控效果,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栅极金属层130上方的第二栅极绝缘层14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40上方的第二栅极金属层150,层间介质层160覆盖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40和第二栅极金属层150。

所述透光单元20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第一缓冲层220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方的第二缓冲层240;覆盖所述衬底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由相邻的薄膜晶体管单元10中的栅极介质层120的延伸构成;覆盖所述栅极介质层120的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由相邻的薄膜晶体管单元10中的层间介质层160的延伸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和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通过所述透光区域20实现光线传导功能;不与所述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所述第一功能区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第二功能区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具体的,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40中。参见图2,所述第二缓冲层240包括第一部分24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40上方的遮光层250以及位于所示遮光层250上方的第二部分260。遮光层250可以位于所述衬底的任意一个层叠结构中,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缓冲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隔离层中的任意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遮光层25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所述遮光层25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区域1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10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栅极介质层120、层间介质层160、平坦化层180以及像素定义层中的任意一层中或任意相邻的两层之间。在实施例二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具体的,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40中。参见图2,所述第二缓冲层240包括第一部分24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40上方的遮光层250以及位于所示遮光层250上方的第二部分260。遮光层250可以位于所述衬底的任意一个层叠结构中,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缓冲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隔离层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遮光层25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1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所述平坦化层180,形成所述平坦化层180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层190上方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通孔;其中,构成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优选的,所述遮光绝缘材料为黑色树脂。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所述电极层190,形成所述电极层19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层190上方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通孔;其中,构成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所述遮光绝缘材料为黑色树脂。

优选的,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俯视图。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阻挡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全部不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域为所述显示面板上透光区域之外的区域。

具体的,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俯视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由金属走线310、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320和遮光层330构成的发光区域。未被所述金属走线310、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320和遮光层330覆盖的区域构成透光区域。遮光层330覆盖所述透光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以确保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不会被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所干扰。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10和多个透光区域20,所述发光区域10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方的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区域10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和/或位于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其中,所述光传感器上方至少有一个透光区域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和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通过所述透光区域20实现光线传导功能;不与所述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其中,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下方。

优选的,所述光传感器的数目大于等于两个,所述多个光传感器构成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光传感器的数目大于等于两个,所述光传感器构成指纹识别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区域10和多个透光区域20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包括第一隔离层210,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层上方的第一缓冲层220,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20上方的第二隔离层23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上方的第二缓冲层240。所述第一隔离层210和第二隔离层23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有源区110,所述有源区110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漏区;覆盖所述有源区110的栅极介质层120;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120上方的栅极金属层130,所述栅极金属层130的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沟道区;覆盖所述栅极介质层120和栅极金属的层间介质层160;贯穿所述层间介质层160并与所述源漏区电连接的源漏金属层170;覆盖所述层间介质层160和所述源漏金属层170的平坦化层1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贯穿所述平坦化层180并与所述源漏金属层170电连接的电极层190;以及位于所述平坦化层180上方并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绝缘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栅控效果,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栅极金属层130上方的第二栅极绝缘层14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40上方的第二栅极金属层150,层间介质层160覆盖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40和第二栅极金属层150。

所述透光单元20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第一缓冲层220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方的第二缓冲层240;覆盖所述衬底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由相邻的薄膜晶体管单元10中的栅极介质层120的延伸构成;覆盖所述栅极介质层120的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由相邻的薄膜晶体管单元10中的层间介质层160的延伸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和与所述多个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通过所述透光区域20实现光线传导功能;不与所述透光区域20相邻的发光区域10构成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区的发光区域10实现显示功能。所述第一功能区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第二功能区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具体的,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40中。参见图2,所述第二缓冲层240包括第一部分24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40上方的遮光层250以及位于所示遮光层250上方的第二部分260。遮光层250可以位于所述衬底的任意一个层叠结构中,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缓冲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隔离层中的任意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遮光层25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所述遮光层25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区域1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优选的,所述遮光层25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全部不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域为所述显示面板上透光区域之外的区域。

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10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栅极介质层120、层间介质层160、平坦化层180以及像素定义层中的任意一层中或任意相邻的两层之间。在实施例二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中,具体的,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40中。参见图2,所述第二缓冲层240包括第一部分24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40上方的遮光层250以及位于所示遮光层250上方的第二部分260。遮光层250可以位于所述衬底的任意一个层叠结构中,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缓冲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隔离层中的任意一个。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遮光层25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1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所述平坦化层180,形成所述平坦化层180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层190上方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通孔;其中,构成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

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所述遮光绝缘材料为黑色树脂。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所述电极层190,形成所述电极层190的材料为遮光金属。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层190上方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暴露出所述电极层190的通孔;其中,构成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遮光绝缘材料,所述遮光绝缘材料为黑色树脂。

优选的,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俯视图。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阻挡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所述遮光层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全部不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域为所述显示面板上透光区域之外的区域。

具体的,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俯视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由金属走线310、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320和遮光层330构成的发光区域。未被所述金属走线310、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320和遮光层330覆盖的区域构成透光区域。遮光层330覆盖所述透光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以确保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不会被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所干扰。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光区域,能够在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同时使显示面板外侧的光线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并到达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传感器。所述发光区域中具有遮光层,能够避免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进入透光区域,对光传感器造成干扰。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