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4508发布日期:2018-10-16 20:5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的市电配设规划大多埋设于墙壁内,通过墙壁上所设置的插座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进行导接。用户可将用电设备经由传输线以及接电插头插接插座,以使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连接,以获取电能或连接网络信号。传统的插座的功能模块通常采用螺钉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中框内,当中框内的功能模块出现损坏,或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功能模块时,维护人员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将螺钉全部松开拆下才能得以实现,整个更换过程较为繁琐,从而给插座的使用及维修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插座。

一种插座,包括:

中框,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

盖板,盖设于所述中框的开口端,并相对所述中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辅助口;及

功能模块,用于电性连接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辅助口相对应,以使所述功能模块由所述辅助口露出于外部,且所述功能模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卡合,以固定连接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中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开设于所述中框的内侧壁上的卡孔,所述第二卡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功能模块的外侧壁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相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孔和所述卡扣均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卡孔分布于所述中框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所述卡扣分布于所述功能模块相对的连个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卡孔与两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的第一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第一接线板具有第一插孔,所述功能模块具有第一插脚,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一插孔相配合,以使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一接线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另一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辅助口相对应,以使所述开关模块由所述辅助口露出于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内具有多个安装位,各个所述安装位的尺寸相等,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开关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市电线路的第二接线板,所述中框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中框的内部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第二接线板设置于所述中框外,并与所述连接口相对应,所述第二接线板具有第二插孔,所述开关模块具有第二插脚,所述第二插脚穿设于所述连接口并与所述第二插孔相配合,以使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接线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开设有台阶槽,所述连接口开设于所述台阶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接线板设置于所述台阶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为插座模块、网络接口模块、USB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上述插座,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内,中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功能模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当功能模块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功能模块时,功能模块与中框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可轻松进行更换,以便于插座的使用及维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插座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插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插座的中框和第一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插座的另一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插座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插座100包括中框110、盖板120及功能模块130。中框1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盖板120盖设于中框110的开口端111。盖板120上开设有辅助口121。

功能模块130设置于中框110内,并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功能模块130用于电性连接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30可以为插座模块、网络接口模块、USB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插座模块为设置有电源插座的功能模块,可为三孔或者两孔插座,为不同的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接入插口。网络接口模块为设置有以太网接入插口的功能模块,简化上网设备,轻松实现上网。

USB接口模块为设置有USB接口的功能模块,一方面可实现对依赖USB接口的电器元件充电,另一方面实现USB数据接口存储设备的数据的读取。电视信号接口模块为设置有数字节目信息接入口的功能模块,可观看数字电视节目。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130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模块,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进行组合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30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功能模块130与辅助口121相对应,以使功能模块130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通过功能模块130相对中框110的可拆卸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各种用电功能的功能模块130进行组合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因此,上述插座100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具体的可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卡合连接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螺纹连接、夹紧、粘贴等其他的连接方法,卡合连接的结构是采用模具成型的,不需要额外把他们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达到重复安装和拆卸而不损伤元件。

如图3及图4所示,具体在实施例中,中框110的内侧壁与功能模块13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12和第二卡合部131。第二卡合部131与第一卡合部112相卡合,以固定连接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当功能模块130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功能模块130时,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可轻松进行更换,以便于插座100的使用及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112为开设于中框110的内侧壁上的卡孔。第二卡合部131为设置于功能模块130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卡扣与卡孔相卡合,以使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功能模块130为盒装结构。功能模块130的至少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卡扣可设置在功能模块130相邻的两个外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功能模块130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卡扣也可以设置在功能模块130的三个外侧壁或者四个外侧壁上。

优选地,卡孔和卡扣均包括两个,两个卡孔分布于中框11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卡扣分布于功能模块130相对的连个外侧壁上,两个卡孔与两个卡扣一一对应,进一步增强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开关模块140。开关模块140设置于中框110内,并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开关模块140用于控制另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通过将功能模块130与开关模块140相结合于一体,用户不仅能够实现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的连接的用电功能,同时还可以控制另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以实现另一用电设备的开闭功能,避免了特定的控制开关的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40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开关模块140与辅助口121相对应,以使开关模块140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通过开关模块140相对中框110的可拆卸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开关模块140与功能模块130进行组合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

需要注意的是,开关模块140的外侧壁上可设置有第三卡合部141。第三卡合部141与第一卡合部112相卡合。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40为盒装结构。第三卡合部141为设置于开关模块140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开关模块140与中框110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与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的卡合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敷述,开关模块140与中框110之间的具体卡合连接方式可参照上述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的卡合连接。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中框110内具有多个安装位113。各个安装位113的尺寸相等。安装位113用于安装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由于各个安装位113的大小相等,使得安装在其上的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的尺寸相同,避免了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与安装位113的尺寸不匹配的问题,方便进行不同型号的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之间的更换。可以理解,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的尺寸可以为安装位113尺寸的多倍,以满足不同尺寸的功能模块130或开关模块140的更换需求。

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第一接线板150。第一接线板150用于电性连接功能模块130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第一接线板150设置于中框110内。第一接线板150具有第一插孔151。功能模块130具有第一插脚132。第一插脚132与第一插孔151相配合,以使功能模块130与第一接线板150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的电性连接。当功能模块130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功能模块130时,功能模块130与中框110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可轻松进行更换,以便于插座100的使用及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51可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插孔151间隔分布于第一接线板150上。通过多个第一插孔151的设置,使得第一接线板150能够同时与多个功能模块130的第一插脚132电性连接,提高第一接线板150的使用性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插孔151与多个安装位113一一对应。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第二接线板160。第二接线板160用于电性连接开关模块140与市电线路。中框110远离盖板120的一端开设有与中框110的内部相连通的连接口114。第二接线板160设置于中框110外,并与连接口114相对应。第二接线板160具有第二插孔(图未标)。开关模块140具有第二插脚142。第二插脚142穿设于连接口114并与第二插孔相配合,以使开关模块140与第二接线板160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开关模块140对另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40具有第三插脚(图未标)。第三插脚与第一插孔151相配合,以使开关模块140与第一接线板150电性连接,进而提高开关模块140对另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控制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中框110远离盖板120的一端可开设有台阶槽11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口114开设于台阶槽115的底壁上。第二接线板160设置于台阶槽115内。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用于承载功能模块130的辅助块162。辅助块162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口114内。当开关模块140未安装时,辅助块162设置于连接口114内,辅助块162能够对安装在中框110内的功能模块130提供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从而提高功能模块130相对中框110的安装稳定性。当需要安装开关模块140时,可将连接口114内的辅助块162拆离以露出连接口114,从而使得第二插脚142能够穿设于连接口114并与第二插孔相配合,实现开关模块140与第二接线板160的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插座100方便地接入市电线路中,中框110远离盖板120的一端开设有进出线口11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进出线口116包括多个。多个进出线口116沿同一直线相对间隔分布。进一步地,台阶槽115的侧壁上还可开设有辅助孔117。辅助孔117与中框110的内部相连通。辅助孔117包括多个。多个辅助孔117与多个进出线口116一一对应。外部紧固件可穿设于辅助孔117以将通过进出线口116接入的用于与第一接线板150电性连接的接电线压紧,从而使得接电线在中框110内得以适当的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20能够抵接功能模块130。即盖板120能够压制功能模块130的两侧而将功能模块130固定于中框110内,提高功能模块130相对中框11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盖板120能够抵接开关模块140。即盖板120能够压制开关模块140的两侧而将开关模块140固定于中框110内,提高开关模块140相对中框110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20相对中框110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盖板120相对中框110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盖板120可根据需求而与中框110相分离,从而使得盖板120的维修或更换较为简单容易,不需将整个中框110拆下,以便于插座100的使用及维修。

如图7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第一螺纹紧固件164。盖板120上可开设有连接孔122。中框110的开口端111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图未标)。第一紧固件穿设于连接孔122并与第一螺纹孔相螺合,以固定连接盖板120与中框110。盖板120与中框1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既保证了盖板120安装的稳定性,又可方便实现盖板120的维修或更换。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20朝向中框110的一侧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66。中框110的开口端111可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图未标)。第一磁性件166与第二磁性件相吸附,以固定连接盖板120与中框110。盖板120与中框110之间采用磁吸的固定方式,既保证了盖板120安装的稳定性,又可方便实现盖板120相对中框110的开启。

如图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20相对中框110可转动。通过将盖板120相对中框110可转动的设置,以便于盖板120相对中框110的开启,从而方便实现中框110内的功能模块130的维修或更换。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中框110的开口端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1a和第二面111b。插座100还可包括卡勾170。盖板12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23。第一面111a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111c。卡勾170可滑动地穿设于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11c。第二面111b还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11c相连通的卡槽111d。卡勾170能够与卡槽111d相卡合,以使盖板120与中框110固定连接。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用户可通过使用手指来回滑动卡勾170即可实现盖板120的开启或锁闭,操作方便,提高了插座100的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盖板120的一侧还可开设有滑动槽1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3开设于滑动槽124的底壁上。卡勾170包括滑动部171和第一卡勾部172。滑动部17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124内。第一卡勾部172穿设于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11c并与滑动部171固定连接。第一卡勾部172能够与卡槽111d相卡合,以使盖板120与中框11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卡勾170还可包括凸出部173。凸出部173连接于第一卡勾部172上。卡槽111d的内侧壁上可开设有定位槽111e。凸出部173能够与定位槽111e相卡合。

用户可驱动卡勾170的滑动部171在滑动槽124内滑动,当卡勾170的凸出部173与定位槽111e相卡合时会产生一定的反馈声响,用户可以根据产生的反馈声响停止对卡勾170的滑动部171的继续驱动,从而提高盖板120的锁闭效率。

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地,卡勾170还可包括第二卡勾部174。第二卡勾部174用于滑动抵接盖板120的另一侧。第二卡勾部174穿设于第一通孔123并与滑动部17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勾部174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卡勾部174对称设置于滑动部171的两端。第二卡勾部174能够与盖板120的另一侧抵接,以限制滑动部171相对盖板120的移动,防止卡勾170从盖板120上脱落下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底盒180。底盒18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底盒180套设于中框110远离盖板120的一端。底盒180用于安装于墙壁上。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插座100更加方便地接入市电线路中,底盒180的外侧壁上可开设有进出线孔181。进出线孔181与底盒180的内部相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进出线孔181可包括多个。多个进出线孔181分布于底盒180的外侧壁上。通过多个进出线孔181的设置,以便于接电线的接入和接出,同时也可根据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的接线方式选择不同的进出线方案,使得接电线的接入和接出更加具有条理。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接线套管182。接线套管182的一端设置于进出线孔181内。通过接线套管182的设置,能够对接电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插座100整体的安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接线套管182为S型结构。接线套管182的两端具有高度差。在本实施例中,接线套管182远离进出线孔181的一端高于接线套管182的一端。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克服市电线路与进出线孔181的高度差,以便于接电线与市电线路的连接,进而方便插座100的使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插座100还可包括第一连接柱183、第二连接柱184及第二螺纹紧固件(图未标)。第一连接柱183设置于中框110外。第一连接柱183上开设有贯穿孔。第二连接柱184设置于底盒180内。第二连接柱184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紧固件穿设于贯穿孔并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以固定连接中框110与底盒180。由于第一连接柱183位于中框110的外部,相比传统的在中框110内设置连接柱的固定方式,第一连接柱183不会占据中框110的内部空间,避免对中框110内的功能模块130的安装造成干扰,进一步地提高了插座100的使用性能。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连接柱183与第二连接柱184相互对接的一端为锥形结构。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接入至底盒180内的接电线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183与第二连接柱184的过程中对接入至底盒180内的接电线造成夹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